• 我的订阅
  • 国内

漳州:土地“减肥” 乡村更美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6-04 23:27:00 来源:东南网

漳州市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土壤改善了、果蔬品质提升了、乡村环境变美了——

土地“减肥” 乡村更美

东南网6月4日讯(福建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潘园园 杨凌怡 李妙珠)“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这是长期以来农民种地的观念。然而,过量施肥会导致土壤和环境“生病”。随着“千万工程”不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各地如火如荼开展,农村环境问题更加受到关注。

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0年提及“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记者从今年3月在漳州召开的2025年全国科学施肥增效推进会上获悉,福建省农用化肥使用量连续8年负增长,从2016年的123.8万吨减少到2023年的89.2万吨。

如何通过“减肥”,让土壤更健康、乡村更美丽?记者日前来到农业大市漳州的田间地头展开调研。

蚯蚓回来水果更甜

“都说漳州‘扁担插土里也能发芽’。这里无论是气候还是土壤,都有得天独厚的条件。”2007年,龙海区紫泥镇西良村的郭叶龙在自家果园种下第一棵芭乐树。为了让果树长得快,他使劲施肥,结果导致果园杂草丛生,结出的芭乐口感差。“土里的蚯蚓越来越少,后来几乎看不到了。”郭叶龙陷入忧虑。

漳州市土壤肥料与生态能源站站长林映升曾有同样的担忧:“漳州是鱼米花果之乡,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广。农民为了追求高产快熟,过度施用化肥,虽然产量提上来了,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水果品质的下滑。更为严重的是,长期不当施肥造成酸碱失衡,土壤不断酸化板结,甚至危害环境。”

2006年,国家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力度,我省划定龙海等11个地区为测土配方施肥试点,在龙海全区27万亩农田取了2700个测试土样,为农田开出“体检单”。龙海区土壤肥料站站长王惠珠比喻道:“依据测土配方给土壤量身定做‘营养餐’。”

“诊断”后,为土地“减肥”被提上日程。2015年,农业部发布《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自2016年起,漳州乃至全省的化肥使用量逐年下降。

“政府开办了高素质农民培训班,由福建农林大学专家授课。我积极报名,系统学习科学施肥。”郭叶龙说,通过培训,他成为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成立了龙海紫泥绿丰家庭农场,减掉了70%的化肥用量。他还专门建设了生物有机肥发酵车间,使用生物有机肥种植的芭乐和玉女果在市场上大受欢迎。

“土壤更好了,蚯蚓回来了,水果更甜了,腰包更鼓了。”郭叶龙乐呵呵地说。

种养结合循环利用

在漳州,一场更大的生态农业改革悄然来临。

俗话说“人靠五谷养,田靠粪土长”,眼下正是蜜柚挂果期,南靖县山城镇坎仔头村村民黄建生正施用沼肥。“我这6亩果蔬改用沼肥后,化肥用量减半,每年节省3000元肥料费用;同时改良了土壤,提升了果蔬品质。”

漳州近年来推广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探索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

“禽畜粪便用不好,就是最大的污染;用好了,就是有效的土壤修复剂。”漳州联南强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海兴感慨道,过去,两大难题困扰着农民,一边是过量使用化肥导致土壤退化,另一边是养殖粪污处置难。

如何让养殖粪污成为有机肥?关键在于打通循环。

近年来,随着漳州推进“种养加一体化”,王海兴团队在坎仔头村打造联南强种养结合研发产业园,开启种养两端托管。在养殖端,与养殖大户达成托管协议,将养猪场的粪污进行无害化处理,加工成不同形态的粪肥;在种植端,与周边种植大户签订托管协议,负责日常管理他们的农田、果园、牧草和林地等,并铺设管道直达田间地头,用于施肥和施药。“我们根据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肥特点进行科学施肥。”王海兴介绍,产业园的智慧运行中心能够远程定时、定量进行科学施肥和灌溉,打通了循环利用“最后一公里”。

该产业园负责3家养殖企业的粪污处理,年产固态农家肥约500吨、沼肥2.19万吨,粪肥替代化肥80多吨,改良土壤1200亩。目前,联南强的粪肥资源化利用技术已为40多家规模养殖场打造种养结合模式。

“基地现有存栏生猪2000多头,年产生粪污5110吨。如今就地还田利用,变废为宝。”南靖县德新远畜牧有限公司总经理林仁钱介绍,为解决粪污处理问题,养殖场与联南强合作,引进粪肥资源化利用设备,将生猪排泄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固态部分卖给有机肥厂加工,沼肥用于周边600亩竹林和果园施肥、灌溉,实现粪污全面利用。

2023年底,漳州全面启动10个“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漳州市农业农村局畜牧站站长陈永贵介绍,漳州已形成“种养加一体化”的化肥减量技术模式,以全市71家有机肥厂为桥梁,年提供优质有机肥53.5万吨,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提升至95%。

催生“美丽经济”

在平和县国强乡花溪梦田景区,一场亲子农旅研学活动正在进行,孩子们拿起锄头、戴上斗笠,下地种菜,溯溪抓鱼。这里曾是围绕土楼与花山溪的30亩果园,现在是包括围炉煮茶、花溪梯田、六成楼手工文创体验馆等10余个农文旅体验项目的景区。

过去,蜜柚种植是国强乡的主要产业,种植面积达6.5万亩。长期单一的种植结构与化肥农药的不当施用,产生了土壤和水质变差的问题。“不破不立。”国强乡副乡长林绿鸿说,首要就是减少蜜柚种植面积。从2022年开始,国强乡从花山溪沿岸开始,累计减少了8361.36亩的蜜柚种植面积。

不种蜜柚,种什么?在花溪梦田景区,记者看到了改造成果之一,曾经品种单一的柚子园,现在成了粮、油、菜轮作示范片。“春天种油菜花、夏天种向日葵、秋天种洛神花、冬天种贝贝南瓜,四季轮作,保持土壤的活力。”乡干部指着溪边的一片田介绍。路旁的半坡上是贝贝南瓜种植区,已经结出了巴掌大小的南瓜。去年冬天,这片南瓜田首次收成3000余斤,供游客采摘购买。

生态农业催生“美丽经济”。越来越多游客选择来到乡间,领略生态之美,感受野趣乡愁,品味乡村慢生活。去年,平和县共接待国内游客630.77万人次,同比增长16.4%;游客旅游花费72.13亿元,同比增长20.7%。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6-0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漳州融合“碳汇+女科技特派员联盟”“妇女微家”机制,为农业发展贡献“她”力量与农户“打成一片”让成果“落地成金”眼下正是漳州市平和县蜜柚施肥的季节,平和蜜柚科技
2023-03-18 07:34:00
漳州芗城天宝镇:打造立体农业 建设都市田园
本文转自:人民网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地处九龙江西溪冲积平原,土壤肥沃,物产丰富。近年来,该镇紧紧围绕漳州市“田园都市,文化名城”和芗城区高品质中心城区建设目标,坚持产业优先、实干兴
2024-12-09 17:21:00
“甘”于田间 自找“苦”吃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在漳州科技小院有一批热血青年,他们厚植爱农情怀,勤练兴农本领——“甘”于田间 自找“苦”吃▶在平和蜜柚科技小院,研究生在做蜜柚叶面镁肥相关试验。 本报记者 蔡楠
2023-07-20 03:08:00
漳州芗城推进种养加一体化 力促农业转型升级
...现代农业、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具体路径。近年来,地处漳州市中心城区的芗城区以工业化思维规划建设种养加一体化现代农业产业园,在有限空间内,进一步促进生态与产业融合发展,为中心城区
2024-11-28 14:24:00
漳州“拿地即开工”进入2.0时代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审批再优化 模式常态化漳州“拿地即开工”进入2.0时代本报讯(记者 蔡楠楠)近日,我市印发《工业投资项目“拿地即开工2.0”实施方案》,加快产业项目“拿地即开工
2024-02-26 02:58:00
...度国家级生态农场评价结果,洋顶岽有机茶种植基地——漳州御品茶业有限公司榜上有名,成为漳州首个国家级生态农场。生态农场不同于常规农场,它是依据生态学原理,遵循整体、协调、循环、
2024-03-17 02:50:00
金融活水灌溉 云霄枇杷成致富“黄金果”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邮储银行 漳州分行金融活水灌溉 云霄枇杷成致富“黄金果”该行客户经理正在为枇杷种植户介绍“福果贷” 云霄县是全国地标第一县,是著名的“中国枇杷之乡”,也是中国优
2024-03-27 02:43:00
本报讯 (陈 永 江 岱)日前从福建省漳州市市场监管局获悉,经福建省市场监管局批准,两项福建省地方标准《地理标志产品 浮宫杨梅》《浮宫杨梅 栽培技术规范》正式施行。据了解,浮宫杨
2023-02-03 13:25:00
漳州芗城区天宝镇庭院经济:“小院景”激发“大钱景”
本文转自:人民网走进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过塘村,篱笆栅栏排列有序,蔬菜果苗茁壮成长,小孩老人往来种作,俨然一幅乡村乐居美景图。天宝镇庭院种养农业一角。芗城区农业农村局供图近年来,天
2024-11-05 17:2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8月13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何良军在武汉调研基层党建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
2025-08-14 18:58:00
河北新闻网讯(王磊平、张乐兵)近日,石家庄市北杜小学开展了暑期家访活动,重点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通过面对面的交流
2025-08-14 19:02:00
大型民族歌剧《汉水丹心》在十堰上演,揭秘南水北调背后的感人故事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何旭)礼赞南水北调世纪工程,致敬库区儿女家国情怀。8月13日晚,由湖北省歌剧舞剧院主创、十堰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大型民族歌剧《汉水丹心》在二汽工人俱乐部上演
2025-08-14 19:05:00
企业半年报|贵州出版集团:改革增效 企业利润增长超15%
今年以来,贵州出版集团聚焦“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工作要求,高质量推动年度发展改革各项工作。在国家“双减”政策背景下
2025-08-14 19:05:00
倪岳峰主持召开省委财经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指出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王正谱王陆进出席河北新闻网讯(河北日报记者四建磊)8月13日
2025-08-14 19:08:00
免费体检!汇川区50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享福利
多彩贵州网讯近期,遵义市汇川区总工会在南京路“司机之家”开展免费健康体检活动。500余名网约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奔忙于城市角落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
2025-08-14 19:16:00
“乡村振兴·数商兴黔”杯62强决战遵义辣博会
多彩贵州网讯8月13日,笔者从遵义开放大学获悉,备受关注的贵州省第五届“乡村振兴?数商兴黔”杯大学生直播电商大赛线上直播销售环节正在电商平台火热进行
2025-08-14 19:17:00
即将开幕!辣博会准备工作就绪
多彩贵州网讯金秋八月,椒香四溢。第十届贵州·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以下简称“辣博会”)将于8月17日至19日在遵义盛大启幕
2025-08-14 19:17:00
权威发布丨淄博:多措并举筑牢夏秋季传染病防控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荐博8月14日,淄博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鲁医健康说”——筑牢健康防线·夏秋季重点传染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2025-08-14 19:18:00
委员化身“主播” 绘就助农好“丰”景
大河网讯 镜头前,一颗颗饱满的水蜜桃泛着诱人的光泽。“大家都来看看!我手中的这个水蜜桃,个头均匀、色泽鲜艳,含糖量高,口感很好……”近日
2025-08-14 19:29:00
毕节七星关:20.6万亩林下天麻种植撬动18亿产值
入秋的乌蒙山区色彩斑斓,在七星关区小吉场镇的林下仿野生天麻种植基地里,一场热闹的丰收场景正在上演。数十名农户穿梭于林间
2025-08-14 19:36:00
马中企业家大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秘书处秘书长杨雁雁: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势头强劲
近年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往来保持良好增长势头,展现出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2024年,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达6.99万亿元,同比增长9
2025-08-14 19:36:00
毕节七星关:稻田青青美如画
近日,走进七星关区碧海街道张家寨社区,240余亩稻田里,秧苗在夏日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稻穗低垂、颗粒渐满,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2025-08-14 19:36:00
让优质医疗资源离老百姓更近|贵州加速建设省级区域医疗中心
4岁9个月的小女孩从14楼意外坠落,命悬一线。在六盘水市人民医院,一场与死神赛跑的救援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濒临死亡的小石头(化名)被成功救回
2025-08-14 19:36:00
聚焦马中企业家大会|贵州黔睢银饰工艺传承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石婧:让更多人了解和喜爱水族文化
贵州省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水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水族文化,其中马尾绣和银饰服饰更是水族文化的精髓所在
2025-08-14 19: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