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2-05 02:0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创新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视觉中国供图

【聚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③】

◎胡小鹿

近期在京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坚持不懈抓好‘三农’工作”列为9项重点任务之一。会议指出,要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随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又指出,要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改革完善“三农”工作体制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增动力、添活力。

科技创新是驱动农业产业发展的根本动力。近年来,随着国家各类科技计划,特别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涉农专项的实施,我国在农业科技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技术应用集成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科技创新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重要支撑,我国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显著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15年的56%增至2023年的62.4%,年均提升0.8个百分点。

在新形势下,按照新的要求,既要扎实推进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为“三农”工作赋能,也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整合资源,逐步建立更高水平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提高农业产业发展水平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的要求。农业产业发展对粮食安全、重要农产品供给具有重大意义,种业和装备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应围绕相关重大需求进行系列部署。

一是持续为种业振兴行动提供支撑。自2021年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启动以来,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为全面推进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创新攻关等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对农业生物重要性状形成与环境适应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加快破解农业生物遗传基础科学问题,提升设计育种能力。此外,还应加强农业种质资源挖掘与创新利用,将种业重要基因和技术牢牢攥在自己手里。

二是加快先进农业机械装备研发应用。应聚焦农业生产急需的大型大马力机械、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以及智能化农业机械进行部署,集中开展研发攻关。加强农业传感器、农业大数据、农业领域数据处理技术的研究,破解共性关键技术难题。继续加强工厂化种养、无人化智慧农场关键技术研发,创建有中国特色的智慧农业技术体系,提高农业产业产出效能。

三是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在后续研发部署中,应开展环境与作物模型监测、智慧管控系统等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研究,构建适宜不同种植条件的设施园艺高效生产技术与装备体系。开展精准饲喂、畜禽智能养殖等领域的智能装备研究,提升养殖集约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加强渔业机械化成套装备、自动化配套及特色养殖装备研发,提高水产养殖机械化、智能化水平。

持续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在内的全面振兴。推进乡村振兴要瞄准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重点目标,开展关键技术创新、生态循环模式创建、典型示范引领等工作。

一是支撑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强乡村产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解决制约我国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推动优良品种和适用技术向乡村下沉,提高乡村特色产品品质和经济效益。

二是重点推进农业绿色生产、农业生态系统养护修复。加强节水节肥节药、绿色防控、农业废弃物处理等领域技术研究,开展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盐碱地改造等科技创新,提高地力和产能,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是推广价值高效益好的农产品。加强经济效益好的作物和畜禽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高效养殖等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解决技术瓶颈问题。

四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加强农产品产地处理、分级与收储运技术创新,提升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物流与食品制造科技支撑,完善升级相应产业体系,加快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

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目前,我国已形成相对完备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科技整体水平已从世界第二方阵跨入第一方阵,但仍然存在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有待提高等问题。在新形势下,应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充分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开展有组织科研,逐步建立起梯次分明、分工协作、适度竞争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引领能力。

一是提倡跨界融合,发挥尖端科研力量前沿引领作用。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世界,以精准基因编辑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给农业科技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在这种形势下,需要跨界融合,充分发挥综合性大学、大院大所的基础前沿研究优势,为农业科技工作提供支撑和引领。同时,在国家对基础前沿研究的部署中,也应充分考虑农业科技发展的实际需求,谋划布局相关研究。

二是完善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平台的作用,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性。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等科技计划,组织研发团队,充分发挥农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研究平台的力量,统筹推进基础研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加快动植物资源挖掘利用和培育、绿色农业生产技术、大马力和丘陵山区智能农机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创新科研项目管理机制,在项目选题上立足产业实际征集需求,在组织实施上针对项目特点优化管理,在评价验收上注重用户反馈和实际效果。要优化农业科技创新生态,在严守廉洁底线的基础上,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健全有力的约束办法,充分调动农业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三是继续加强产学研合作,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通过科技投入、政策扶持等手段,引导农业高新技术企业更多投入产品研发,与高校院所共同建立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载体,提高企业创新能力。结合农业科技园区、创新型县市建设等工作,加快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导社会资本、新兴企业参与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发展。

(作者系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研究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5 05: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红利(人民观点)——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④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靠科技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加快建设农业强
2023-01-16 05:35:00
...化,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业农村发展还面临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粮食安全仍有风险、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依然艰巨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
2022-12-23 16:09:00
科技为擎,博创佳禾引领农业迈向新纪元
...新的生机与活力。广东博创佳禾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先锋,正以科技为擎,引领农业迈向一个全新的纪元。博创佳禾深知,科技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我们始终致力
2025-02-27 19:32:00
...强国之路。循迹“荆楚之行”,于“上下求索”中找准“科技创新”关键词,走好“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农业强国”之路。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可
2024-11-16 12:04:00
...准确把握内涵要义新质生产力本质是先进生产力,特点是科技创新、关键在质优,核心要义是要以“新”提“质”、以“质”促“新”。以“新”提“质”,发挥农业科技创新优势,优化农业生产力
2024-06-12 06:21:00
高水平开放促农业现代化
...此,需不断深化和拓展农业领域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条、拓展国际贸易,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以高水平开放促农业现代化。一是
2024-04-18 08:37:00
...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只有让科技创新的活水渗透到田间地头,以科技之‘长’,补传统农业之‘短’,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蓄势赋能。”胡冰川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2022-12-28 13:24:00
大同:从科技、能源、文旅、农业“四大赛道”看“新”经济发展活力
...” 产业攻“尖”“如何发展新质生产力?”“如何打造科技创新硬支撑?”3月22日,参加大同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的科协、科技、教育界别委员聚焦热点,纷纷献出“金点子”,建议抢占先
2024-03-31 10:03:00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吉林隆源农业:锚定现代化大农业 为农业强省添活力
...现“墙内开花、就地结果”,开启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农业科技创新应用模式。 现代化大农业进程中,如何大步前进? 隆源农业抓住了关键词! 隆源农业以“四个百”
2024-04-23 13:45: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