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新疆日报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康颢严
托木尔峰下的阿克苏地区温宿县,距离国境线仅六七十公里。这个西北边陲的小城,建成从学前到高中一体化的现代教育体系,正引领南疆教育从“洼地”向“高地”转变。
8月初,正值新学期招生前夕,温宿县第七中学迎来一批批实地探访的家长。这里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让慕名前来的家长与学生们,在体验式、互动式教育新模式中,沉浸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璀璨光芒里。
温宿县第七中学建于2022年9月,是集小学、初中、高中为一体的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占地279亩,建筑面积达12.47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950名学生就读。
走进校区,夏古楼、唐韵楼、宋致楼等10栋建筑展示着中华五千年历史脉络,每栋楼通过墙面布置、实景陈设、声光电影等多种方式,呈现出历朝历代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鲜明特征,表达了“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鲜明主题。
“这里处处是景,处处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打破了我对学校教室、食堂、宿舍的刻板印象。”学生家长李海平参观后兴奋不已。很多家长带着孩子在宋致楼流连忘返,大厅古香古色的文化长廊中,正在巡展《千里江山图》《清明上河图》等400余件宋朝文化展品;二楼还原了古代四大书院之首“白鹿洞书院”的场景,阳光洒在沉香色的桌椅上,孩子们可以在这个“第二课堂”诵读诗词、挥毫作画,沉浸式感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文化传承。
明德塑身,培根铸魂。当地举全县之力建设的学校,每间教室都配备了86寸纳米触控黑板、可升降课桌、午休躺椅、新型护眼灯等硬件设施。更重要的是,校园内随处可见的“以文育人、以文化人”的互动体验场景,让知识不仅停留于课本书页之间,还让全校师生在享受优质资源的同时,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
“这次夏令营活动中,我看到祖国江山如画,交了很多同龄朋友,我们的‘大家庭’又多了很多亲人。”温宿县第七中学四年级学生尼加提·阿不都赛买提说,这个暑假他参加了“小小石榴籽同心享亚运”金温(金华市与温宿县)融情夏令营研学之旅,现在很想邀请金华市的“家人们”来温宿做客,带他们看看自己引以为傲的学校和家乡。
8月1日,教育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在乌鲁木齐召开,会议指出要“充分发挥援疆机制优势,主动做好沟通对接,统筹用好援疆教育资源,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虽然建校仅一年时间,温宿县第七中学在“智力援疆”合作中已收获诸多成果。目前该校已被确立为清华附中对口支援帮扶学校。一年来,北京大学、上海音乐学院、华东交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江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10余所高等学府的专家学者、名师团队,通过揭榜挂帅、研究生支教团、双向交往交流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学校骨干队伍建设,引入了先进教育理念、管理模式和教学方式。
近年来,温宿县始终将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文化润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前沿阵地,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守正创新,全面提升当地教育水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4 11: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