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展示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8 20:56: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展示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

图①:殷墟王陵区出土的石兽。

图②:大司空村东地出土无字卜骨。

图③:陶家营遗址出土的青铜钺。

图④:邵家棚遗址出土的饕餮纹分裆柱足青铜鼎。

图⑤:观众们参观“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成果展”。

图①至图⑤均由周伟提供

版式设计:赵偲汝

近年来,在考古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王陵区、小屯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和传统殷墟周边区域不断有新发现,相关研究与甲骨文所记录的大邑商逐步印证,进一步揭示、呈现、还原出全面鲜活的商代文明。

殷墟考古与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在殷墟大邑商布局、方国考古、甲骨文、以商为代表的中国文明早期发展源流与内部驱动力等课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

前不久,国家文物局联合中央文明办、中央网信办共同发布了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名单,河南安阳博物馆“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成果展”入选。近年来,在考古新理念、新方法的指导下,考古工作者在殷墟王陵区、小屯宫殿宗庙区、洹北手工业作坊区和传统殷墟周边区域不断有新发现,相关研究与甲骨文所记录的大邑商逐步印证,进一步揭示、呈现、还原出全面鲜活的商代文明。展览是对这些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

展览以新时代以来殷墟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375件出土文物、95块图文版面,分为“城现——洹北商城和它的时代”“天邑——繁盛的晚商帝都”“文字——维系中华民族的基因”三部分,将考古新发现及时转化为准确、生动的知识,传播给大众,让大众感受辉煌文明。

呈现中商时期都城洹北商城

参观展览,观众可以看到洹北商城每一年的发掘区域航拍图,还有依次摆放的洹北商城出土的陶管、陶熔炉残块、陶模、陶范、陶觚、陶爵以及铜爵、铜觚。

考古学中,将商文化分为以偃师商城和郑州商城为代表的早商文化、以安阳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和两者之间的中商文化。1999年,考古工作者在传统殷墟的东北发现了时代早于殷墟的中商时期都城洹北商城。洹北商城城址总面积约470万平方米,由外城和宫城构成,西南部与殷墟相交。近年来,由田野考古、科技考古、多学科联合参与,以城址布局、功能分区和手工业格局为重点,系统揭示了铸铜、制骨、制陶等手工业生产方式和“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模式。

在洹北商城时期即商代中期,洹北商城是商王朝的都城,位于西北冈的王陵区此时可能已经启用,1978年发掘的侯家庄北地可能是第一座埋入王陵区的王室墓葬。展览展出了这里出土的石琮、石兽、白陶残片、骨镞、骨笄、青铜器残片、象牙器残片。

陶家营遗址出土的青铜斝、壶、鼎、爵、钺、戈等文物都是第一次展出。2021年,在殷墟宫殿区以北约7.2公里、洹北商城以北约4公里处,发现了面积约18.5万平方米的陶家营遗址。遗址内发现了陶器生产区、居址区和墓葬区,25座墓葬中出土了丰富的青铜器、玉器和陶器。考古工作者认为,这是目前所知为数极少的商代中期环壕聚落遗址,与洹北商城共同构成了结构清晰、级差分明的聚落遗址形态,是洹北商城北部同一时期的重要卫城。

陶器是解读商代文明的密码

陶器是殷墟遗址中最常见、变化最频繁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文物,是考古学解读商代文明的密码。1956年,考古学家邹衡首次对殷墟文化分期,分别对应相应的商王王世。1961年开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一步根据地层学、类型学新成果,以陶器的变化为主体对殷墟文化分期进行了深入探讨,最终确立了沿用至今的殷墟文化四期说的结论。展览对不同时期的陶器进行了集中展陈,可以让观众看出其中的变化。

道路是城市文化的“物质骨架”。既区隔不同建筑,又连通彼此。殷墟自发掘以来陆续发现了多条道路遗迹。2008年随着宫殿区以南刘家庄北地大型道路的发现,在“殷墟都城布局”课题的引领下,陆续在洹河南北两岸发现多条道路。特别是刘家庄北地两纵一横、大司空村两横一纵大型道路的发现,使得都邑内部的道路网络初步显现。道路最宽达15米,多用鹅卵石、有意打碎的陶片等铺设,道路之上的车辙清晰可辨。道路两侧是分布密集的居址、墓葬、手工业作坊等遗存。由道路形成的“街区”,对于探讨殷墟族邑分布及社会形态具有重要意义。

族邑聚落是殷墟考古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面积约36平方公里、拥有10余万人口的“大都市”,显然不仅有商王与王族成员,还应有以家族为主的族邑遍布都城。这些家族承担着服务商王的不同职责。位于殷墟东南的邵家棚遗址是2019年以来重要的发现。据青铜器铭文可知,这里应是商代史官“册”族族邑所在,保存较好的多排连进四合院式夯土建筑院落、“中”字型双墓道大墓及中小型墓、6座车马坑等进一步鲜活呈现了当时“居葬合一”的族邑布局形式。

殷墟宫殿区与王陵区发掘时间最早,发掘收获也最大,但时至今日的未解之谜仍俯拾皆是。持续进行的殷墟商王陵及周边遗存考古入选“202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20年至2022年,牛世山等考古工作者经系统地勘探与发掘,确认王陵西部大墓区及东部祭祀区分别有两个方形壕沟环绕,并在东区新发现460余座祭祀坑。方形环壕是目前所知最早的陵墓“兆沟”,最终确定了王陵区的范围。这改变了以前对商王陵陵园的认知,有力推动商代陵墓制度研究。

2016年,考古工作者在与殷墟宫殿区直线距离约10公里的殷墟东北部新发现面积约100万平方米的辛店遗址,其中铸铜作坊约50万平方米。新发现的青铜铸造相关遗迹与遗物数量巨大、保存较好、生产工序完整、持续时间长久,是迄今所知商周时期面积最大的铸铜作坊。作为商都大邑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辛店遗址也佐证了中国早期文明的“低密度城市化”。展览还展出了袁小屯遗址、老六庄遗址、桑园遗址等最新考古发现出土的觚、爵、鼎、簋、瓿等青铜礼器。这些考古都为研究殷墟大邑商范围、布局、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由考古调查及发掘资料可知,晚商时期,殷墟由洹北商城发展为超大型商王朝都邑。洹河流域至少存在着洹北商城与殷墟为一级、陶家营与辛店遗址为二级、其他小型遗址为三级的聚落结构形态。甲骨文与金文所记载的“大邑商”“天邑商”应非虚指,有着丰富、多样的实物佐证。

依托甲骨文藏品讲好汉字故事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篇章“文字——维系中华民族的基因”,介绍了甲骨文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考古出土的甲骨文虽然较少,但发现的相关遗物却极为重要。比如安钢二炼厂区M11嵌绿松石骨柶、大司空村H37刻辞牛骨等,丰富了对甲骨文辞例、契刻与装饰方式的认识。2016至2017年,大司空村东地发掘的无字甲骨坑出土甲骨165片,这是在殷墟宫殿区之外发现无字甲骨最多的一次,增加了殷墟卜骨整治方式的内容。2009年在王裕口村南发现的贞人墓地,以考古发掘的方法确认了甲骨文中贞人的遗存,这在殷墟尚属首次。

从最初取龟甲、兽骨备料,到最终刻辞等诸多环节,卜骨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王裕口村南地两座贞人墓主随葬了多件与甲骨占卜相关的工具,铜刀、铜锛、铜凿、铜刻刀、玉刻刀、磨石等一应俱全,在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相关的工具磨石、刻刀等。

展览中还有一件邵家棚遗址出土的带铭文青铜觥盖,有铭文12字:“己亥,箙赐贝二朋,用作彝。”记载了箙官给其臣赐贝之事,是反映殷王朝赐贝制度的新材料。青铜器是晚商时期重要的文字载体。辛店遗址的“戈”族、邵家棚遗址的“册”族、任家庄南地的“齿”族等,都是近些年来的重要发现。

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汉字的维系。如何依托甲骨文藏品将汉字故事讲好,是安阳博物馆一直在探索的课题。

90多年来,殷墟考古与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但在殷墟大邑商布局、方国考古、甲骨文、以商为代表的中国文明早期发展源流与内部驱动力等课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深化、完善。未来仍需深入开展主动性、精细化考古工作,深入挖掘殷墟文化内涵,为殷墟保护、展示、利用、活化等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9 00: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殷墟博物馆新馆开馆!近3000件套文物首次亮相
...表示。 带您打卡殷墟博物馆新馆专家眼中的殷墟博物馆新时代殷墟保护利用工作的新起点——访国家文物局考古司司长闫亚林“殷墟博物馆新馆的建成开放,既是殷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面梳
2024-02-26 10:34:00
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丨殷墟发现大邑商三横三纵骨干道路
大河网讯 3月12日,在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论坛上,殷墟主持工作的考古工作人员李潇檬发布了最新考古成果。殷墟面积30平方千米(不包括洹北商城),考古发掘面积60多万平方米,占遗
2025-03-12 16:48:00
呈现殷墟考古研究成果的殷墟博物馆即将开业了
...步清晰,多学科合作和科技考古研究成果丰硕。新馆作为新时代遗址博物馆的又一代表力作,是殷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文明殿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
2024-02-19 15:48:00
殷墟博物馆新馆2月26日开馆,近3000件文物首次亮相
...墟已有考古研究成果的全面梳理总结和全方位呈现,也是新时代殷墟保护利用工作的一个新起点,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殷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为考古发
2024-02-19 11:03:00
十大考古新发现探秘之七|这里发现中国最早双辕车,距今3000多年!
...渐渐面目清晰。这一遗址日前入选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寨沟遗址规模巨大、遗存丰富、要素齐全,考古发掘新成果不断出现,让人惊喜!”项目负责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
2024-03-27 14:11:00
郑州博物馆“大河文明展”入选重点推介项目
...入选重点推介项目;安阳博物馆的“从殷墟到大邑商——新时代殷墟考古新发现展”等4个展览入选推介项目。自2015年起,国家文物局连续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
2023-05-19 16:58:00
殷墟风格纹饰有何特点?龙山时期石头城长啥样?来看这些考古新发现
202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将于后天(22日)上午揭晓。目前,22个项目进入最终的评选。在今年参评的项目中,商代考古新发现格外引人瞩目。陕西清涧寨沟商代考古发现是近年来商代方
2024-03-20 14:52:00
“天地之中——河南夏商周三代文明展”在香港展出
...,是夏商周三代文明的核心区。在河南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55个项目中,与夏商周有关的考古项目占了24项,近乎半壁江山。禹铸九鼎 中原立国从“营建古国”到“王朝建立”。中原新
2024-04-03 09:36:00
百年纱厂蝶变新潮文旅小镇 复古与时尚在安阳碰到一块儿了
...计,计划2023年启动建设,2024年全面完成。二期工程将对新发现的殷墟大型道路进行情景复原,增设铜车马、行人、游商等雕塑,真实反映殷商时期的市井繁荣景象。此外,景区将运用多
2023-01-15 08: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