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网-上海频道

人民网上海11月20日电 (记者葛俊俊)11月15日至18日,由复旦大学主办,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与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承办,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等协办的“第四届铁环境化学及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在开幕致辞中,复旦大学校长助理陈焱教授表示,以铁为核心的环境化学与污染控制技术是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热点领域。希望各位院士、专家学者对复旦环境地球科学的未来发展“把脉问诊”,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平台发展“传经送宝”,助力学科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彭平安院士对“活力地球与铁循环”的科学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吴丰昌院士系统回顾了自己在铁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的研究历程,并勉励参会的环保“铁”军通过学术研讨成为“铁”杆朋友,深化合作,共创共赢。
本次研讨会共安排了9个大会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王焰新院士、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朱永官院士等就铁碳耦合关系、铁矿物界面物质与能量的转换过程、活性铁物种在污染控制中的应用、土壤多界面协同治理中的铁循环功能等学术前沿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
本次研讨会围绕铁碳耦合作用、污染物行为的铁化学调控、铁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活性铁基材料研发,以及铁化学减污降碳的应用等主题分设了5个专题分会场、1个研究生论坛,安排口头学术报告近200个。

闭幕式上,会议为获得优秀报告奖的参会研究生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并宣布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为下一届会议的主办单位。会后,部分参会代表赴复旦大学长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开展了生态考察。
据悉,全国“铁环境化学及污染控制技术研讨会”自2016年发起以来,已先后由同济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和浙江工业大学成功举办三届,有力推动了铁环境化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本次研讨会的举办,全面展示了我国在铁环境化学领域的前沿成果,促进了合作交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0 17: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