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大鹁鸽胡同学堂旧址。
位于东城区的大鹁鸽胡同,看似寻常的小巷,却藏匿着一段不平凡的历史。路北的13号,一座独特而气派的西洋式门楼引人注目。门楼上面刻有一块大匾额,上书“陶氏私立两等小学堂”几个大字。这里,就是清末重臣端方为培养新人才而创立的学堂。
先解释下为何称“陶氏”。端方,满洲姓托忒克氏,字午樵,号陶斋,所以学校命名“陶氏”。再来看学校名字“两等小学堂”,这在今人听起来有些陌生。但揭开历史的面纱,就会发现它是清末教育制度的一种独特存在。彼时小学堂分为初等和高等两种,而合并设立的称为“两等小学堂”,相当于现今小学初中连读的学校。
端方曾任直隶总督、北洋大臣,也是中国新式教育的创始人之一。他在代任两江总督期间,就在南京鼓楼创办过暨南学堂,同时开设了中国第一所幼儿园。“陶氏私立两等小学堂”最初是为陶氏族人而设,专门用于教育族中子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学堂逐渐开放,吸纳了更多学生,成为当时京城最有名的学堂之一。
梁实秋就是陶氏学堂的学生。不过,在其回忆录中,对该学堂印象并不甚佳。梁实秋称之为“贵族学堂”。比如陶氏子弟上课时可以带老妈子,听讲时可以唤老妈子外出买一壶酸梅汤送到书桌前。还有的子弟飞扬跋扈,动辄动手打人等。蒋晨明 文并摄
小贴士
繁华的王府井大街两侧有一些小岔道,看上去比较破旧,一般人轻易不会拐进去,大鹁鸽胡同便是其中之一。千万不要被表面误导,错过看点。13号院现在是居民杂院,仍能看出原学堂格局。但因非开放宅院,故非请勿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