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今日发文,微电子所刘明院士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TiN/TiOxNy/TiOx/NbOx/Ru结构的非细丝型自选通阻变存储器,并在16层三维垂直结构上实现。
据介绍,该存储器实现了50倍开态电流密度的提升,并达到了高非线性(>5000)。TiOx内部峰状势垒的形成有效提升了器件的非线性。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表明Nb2O5的氧空位聚合能为正值,这表明氧空位不容易发生聚集,器件可在较高电流下工作而不会发生击穿,从而实现高电流密度。

▲ 图(a)16层三维垂直RRAM的TEM截面图、图(b)I-V特性曲线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表示,由于电流的提升,该器件的读延迟缩短至18ns。该工作为实现具有高速、高密度的3DVRRAM提供了可能途径。
查询获悉,该成果以题为“16-layer3DVerticalRRAMwithLowReadLatency(18ns),HighNonlinearity(>5000)andUltra-lowLeakageCurrent(~pA)Self-SelectiveCells”入选2023VLSI。微电子所博士生丁亚欣为第一作者,微电子所罗庆研究员和华中科技大学薛堪豪教授为通讯作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20 00: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