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明辨是“非”|去旅游还能赚钱?当心是非法集资陷阱!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7-24 09:1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近年来,我国非法集资案件高发频发,严重危害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在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的指导下,中国经济网策划推出系列宣传教育短视频节目——《明辨是“非”》,节目将以各类典型的非法集资案例为主要题材,开展防范非法集资知识普及和风险警示,提升全民“防非”意识和能力。

近年来,一些不法机构打着“旅游业务”的幌子,用“免费”旅游、储值投资、消费返利等方式诱骗消费者特别是中老年群体投资,非法吸收资金。

当前,以“旅游业务”为名的非法集资形式主要有四种。

一是“会员卡游”,通过诱导消费者成为会员来吸收资金,向消费者承诺交纳会费后可享受免费旅游或低成本旅游,并定期给予分红,消费者如不参加公司组织的旅游项目,可按照该旅游项目的标价获得超额退款。

二是“投资项目游”,借由投资、加盟、入股旅游项目等名义,通过参与推介会、发放礼品、外出旅游考察项目等骗取群众信任,以高收益为诱饵吸引资金。

三是“预付款游”,采取“先交钱再旅游”预付款经营模式,以廉价产品为噱头吸引消费者,向消费者承诺回购付息,吸引消费者支付预付款项。

四是“出境旅游保证金”,以出境游保证金为幌子,收取高额押金、保证金等作为投资额或者旅游团费使用,并承诺给付高息,吸引消费者缴纳高额费用。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陈胜涛在接受中国经济网采访时指出,分辨一个文旅类项目是否合法,就看在参与这个项目时,消费者图的是什么——图的是它的旅游产品,还是图钱投进去能够保值增值甚至获得收益。

中国经济网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时,记得回归您的初心,千万不要把一次简单的旅行,异化成一场投资。付一次费,旅一场游就很好。免费的、低价的往往都是最贵的。

陈胜涛表示,非法集资类犯罪有比较大的社会危害性,它给投资人造成经济损失,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巨额资金投出去,结果血本无归,使自己的生活出现困难。

陈胜涛指出,2021年国务院颁布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在行政处罚上对非法集资案件做了较详细的规定,对于参与非法集资情节比较轻微,尚达不到刑法处罚的,国家相关部门会给予行政处罚;而一旦触犯了法律,就会面临刑法的制裁。

陈胜涛强调,消费者需要谨记,任何经营活动风险和收益总是成正比例关系,预期收益越高的投资,可能承担的风险也越大。一旦发现自己卷入非法集资陷阱,要果断维权,迅速报案,及时止损,不要存侥幸心理。

防范和远离非法集资,别做下一个受害者。了解更多内容,欢迎收看中国经济网防范非法集资系列视频节目《明辨是“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24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预付费式旅游产品,不能从“馅饼”变“陷阱”
消费者“囤旅游”也要避免掉进“预付消费陷阱”。撰稿/戴先任(职员) 编辑/马小龙 校对/李立军▲资料图。图/新华社在价格合适时,提前购买机票、门票、住宿等,有利于节省旅行开支,消
2024-03-15 09:51:00
...水摸鱼,别让预付费式旅游产品成为“空头支票”和消费陷阱据《武汉晚报》报道,近期,有不少市民通过市民服务热线、城市留言板等渠道投诉反映:某些旅游公司以发展会员、办理VIP、交钱
2023-12-21 06:59:00
...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合理规划行程,警惕不合理低价游陷阱,理性消费。陕西省消保委指出,低价团通常是旅行社利用低于经营成本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参团,然后在旅游过程中通过压缩旅游品质、
2023-06-30 09:31:00
低价老年旅游团暗藏消费陷阱
...文旅局已立案,将从严查办。 低价老年旅游团暗藏消费陷阱近年来,随着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老年人出游意愿强烈,需求旺盛。然而相较于年轻人,老年游客更容易遭遇旅游陷阱或纠纷
2023-05-07 19:24:00
...上边,若继续放任不管,它有可能沦为新的预付式“消费陷阱”。事实上,从眼下激增的投诉量可见,这并非危言耸听。细数各类“囤旅游”产品的投诉,规则不清、责任不明是引发纠纷的重要原因
2024-06-13 04:15:00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记者顾艳伟)龙年春节将至,旅游市场火热,消费“避坑”不能少。2月2日,滇黔桂消费维权联盟发布旅游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节假日消费过程中要注意妥善保管消费单
2024-02-04 12:25:00
...提示,引导老年消费者安全、科学、理性消费,防范消费陷阱,安度舒心、放心晚年生活。关键词:保健品保健产品噱头多树立正确消费观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治疗疾病,选购保健食品要理性。老
2023-10-24 10:34:00
...还要询问或查看计价单位,避免落入个别商家的报价标价陷阱。据悉,近期有部分消费者通过网络反映其在购买散装食品等商品时遭遇“报价陷阱”。消费者称其询问价格时,店员口头只报价格,却
2024-04-23 19:14:00
厦门开展联合执法净化暑期旅游市场 这些消费陷阱要注意
...进行“回头看”检查。【消费提示】假期来了,这些消费陷阱要注意“假期模式”开启,学生暑期消费市场拉开序幕。厦门市消保委昨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学生和家长们,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科学
2023-07-15 08:1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