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安置点里,他们的陪伴让群众安心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7-31 06:5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厦门日报

安置点里,他们的陪伴让群众安心

翔安区做好防台防汛工作,建立联动机制,党员志愿者当先锋冲在前,做好保障服务 杨东燕在群众转移安置点给小朋友讲故事。

沈水根和洪小梅夫妻积极参与安置点的志愿服务。

文/本报记者 曾嫣艳

通讯员 张建鑫 叶晓菲 修玲

图/翔安区融媒体 提供

经过相关部门的综合研判,金柄村及古宅村安全风险已消除。昨日中午,吃完政府用心准备的午餐后,被安置于新圩中心小学和新圩学校的群众乘坐专车,安全有序返回家中,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有序恢复。

三餐有保障,洗浴有安排,医生、护士24小时轮值……在临时安置点,除了有舒适的居住环境及充足的物资保障,还有来自翔安区各界党员志愿者的暖心帮助和陪伴。据悉,为防抗此次台风,翔安区建立“区级领导包镇(街)、镇(街)领导包村(社区)、村(社区)‘两委’包户到人”联动机制,全区下沉干部700多名,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268支,设立党员先锋岗1154个。翔安区委组织部第一时间组织79名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志愿者,到新圩镇2个临时安置点开展服务保障工作。闻“风”而动,先锋先行,翔安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再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使命。

镜头

1

做好保障

积极回应村民诉求

“你帮我买的茶杯我带走了。有空记得来我们家喝茶。”古宅村民返家前,亲切地跟蔡燕玲打招呼留言。

蔡燕玲是新圩镇党委组织委员、统战委员,也是一名从新圩成长起来的党员干部。得知金柄村和古宅村的包村组和其他同事都忙得不可开交,她处理好自己挂钩村的工作后,带着包村组长林金超、组织干事朱燕婷迅速加入支援行列。

29日,他们协助转移2名老人到新圩学校,并叮嘱志愿者老人所需药品的冷藏事宜,还给老人留下联系方式,方便当晚取药用药。得知新圩中心小学安置点人手较为紧张,他们随即加入工作队,与区教育局、工作专班共同抓好安置点后勤保障服务工作,组织开会,协调明确安保组、物资组、医疗组、转移接收组、志愿服务组等分工与纪律要求,快速安排人员按教室安置,并做好用餐、洗漱、就寝等物资发放……志愿者在群里反映的情况,蔡燕玲也都一一回应化解。

用心用情做好服务保障,蔡燕玲穿梭于安置点的教室,边聊家常边了解村民诉求,安抚村民。她了解到转移过程中有一名黄姓老年村民主动购买矿泉水和面包帮助同行村民,她主动找到对方,为老人报销了费用。许多老人家忧心家里牲畜无人喂养,她也一一耐心宽慰。在上级领导的带领下,翔安区机关党工委、教育党工委及新圩镇党委的志愿者齐心协力,有序完成了本次保障服务工作。

镜头

2

用心用情 带来绘本给小朋友讲故事

离家前,杨东燕往包里塞了一些儿子平日最爱的绘本。于是,这个穿着红马甲、会讲故事的漂亮阿姨,迅速融入安置点内小朋友的圈子。

“陪伴,能让他们安身更安心。”防台防汛第一线是体现党员干部责任担当的前沿阵地,翔安区委宣传部杨东燕主动到新圩的群众转移安置点——新圩中心小学参加志愿服务。她认真做好转移安置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耐心安抚他们离家思家的焦虑情绪,积极做好人员用餐、信息核对、秩序维护等工作。得知安置点有一些与她儿子年纪相仿的孩子,她特地从家中带来了儿童故事绘本、游戏卡片和趣味百科书,通过讲绘本故事、做互动游戏来陪伴孩子度过安置的时光,抚慰孩子的心灵。

“大家在这好好休息,有事随时找我”。得知自己的父老乡亲需要支援,翔安区检察院的沈水根也坐不住了,急匆匆赶到安置点,主动帮起忙。“我是新圩桂林村人,既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这个时候来帮忙我义不容辞。”他的妻子洪小梅作为新圩镇综治办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投入到了现场安置工作中。这对夫妻积极参与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看着村民群众在大家的帮助下安全返回住所,他们坚持留下来完成最后的整理收尾工作。

镜头

3

勇当先锋 志愿服务温暖人心

党员志愿者们,在关键时刻亮身份、当先锋、树形象,他们的贴心服务得到了转移安置群众的充分肯定。

得知急缺志愿人手后,家在岛内的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青年突击队队长陈悦超赶忙抓起手机,建立志愿者微信群,发布车辆、物资和协调等信息,并驾车直奔离家40公里的新圩镇。在新圩中心小学临时安置点,陈悦超开着自己的车一箱一箱地搬运方便面、面包和矿泉水,把折叠床和被褥一一搬到教室安置点,积极联系捐赠单位和安置点医务室进行物资对接,并和青年突击队的成员一起,挨个在教室张贴驻点人员信息。他说:“这是公职人员应尽的职责。”

听说组织村民转移需要志愿者,翔安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马巷所新圩中队队长王慧拉上女儿赶往支援。“让孩子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王慧是一名有15年党龄的老党员,也是支部班子成员。在新圩中心小学安置点,她忙着对接物资和安置工作,女儿叶昕灵则帮忙搬运物资、给村民分发餐食等。

镜头

4

带头抢险

转移腿脚不便的老人

转移安置的前一夜,马巷消防救援站副站长甘志强带领一组救援队员,前置到了新圩镇。这里村社多、地势低,暴雨下容易造成内涝。

作为党员突击队的一员,甘志强主动亮身份,当先锋,打头阵,带头开展救援保障工作,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

强降雨造成新圩镇后埔村人员被困——29日清晨,甘志强带着救援人员赶到。他们涉水进入村庄,在后埔村下溪32号找到被困的一家三口,将70多岁腿脚不便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有人吗!请回应一声!”一路上,甘志强拍打村民住宅窗户,大声喊叫搜救。听到求救声,甘志强循声搜救过去,在一幢民房内找到一名被困人员。救援队员搀扶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地带。

来不及歇一口气,新的警情又来了——新圩云头曾坝洋往同光村路段有人员被困。10分钟后,他们在积水的农田里,找到了一名60多岁的老人。他坐在三轮摩托车上等待救援。

“等着我们,千万别动!”甘志强安抚被困老人,随后带领队员,在安全绳的保护下,一边探路一边蹚水将老人救出。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31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翔安市政集团党委仅用了半个小时,就组建起支援临时安置点的党员突击队。昨天下午2时30分,这支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等共6人组成的“党员+”突击队就抵达了临时安置点,
2023-07-30 07:07:00
灌阳新圩:主题活动强引领 助力产业促振兴
...的意见建议。在活动当天,该镇8个脱贫村、1个重点村和安置点的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除详细了解生产和质量把关等问题外,主动提出为共耕源食品加工厂红薯粉丝代言,表示将发挥自身优
2023-12-13 18:30:00
翔安人民拧成一股绳 台风后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多小时的紧急搜寻,成功找到老蒋,顺利将他转移到社区安置点。昨天上午风雨交加,马巷街道五美社区接到一户居民求助电话,称家中进水。社区领导立即带队前往现场,采取毛巾围挡、清除积水
2023-07-29 08:36:00
福建厦门:安置转移群众
...本文转自:人民网7月29日,在福建省厦门市新圩学校临时安置点,志愿者与受灾转移安置的小朋友在互动。受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影响,福建省厦门市普降暴雨,部分村庄被淹。当地设立
2023-07-30 09:55:00
...,邻里互帮互助的和谐氛围反而更浓了。”近日,蒙山县新圩镇新圩村红白事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队长卓严勇说。今年以来,蒙山县立足本地实际,把农村移风易俗工作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
2022-12-27 07:10:00
深化农村综合性试点改革 以“3+N”机制助推移风易俗
...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为契机,由县委宣传部牵头,在新圩镇新圩村实施乡风文明建设项目,逐步探索实施“3+N”新机制,推动移风易俗融入群众日常、践行在经常,让文明乡风润泽农村大地
2022-12-29 03:20:00
“满格电”护航春耕生产
本文转自:人民网-广西频道党员服务队到广西灵山县新圩镇尧家村强坤种苗基地走访,了解蔬菜种苗培育大棚用电需求。陈心诚摄2月24日一大早,在广西灵山县文笔山脚下,距离县城4公里的新圩
2025-02-26 17:12:00
北流:打造研学线路 激发清廉文化\
...承线”的其中一环。该家风馆与北流镇鸭埌村、中灵村、新圩镇司马第、西埌镇木棉村清风竹林廉洁文化园、白马镇扶阳书院串珠成链,充分发挥家庭家教家风文化阵地的教化作用。参观“家风传承
2023-07-04 18:06:00
...自:玉林日报本报讯(记者 钟勇)2月6日,2024年北流市新圩镇首届“佼佼村”新春文化节在河村开幕。天气虽然有些寒冷,天空还下着细雨,却挡不住群众及游客“佼村”的热情。活动现
2024-02-07 19: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第十四届大美西城美术作品展在京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8月20日,“铭记历史 圆梦中华——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第十四届大美西城美术作品展”
2025-08-22 21:25:00
十堰“的姐”用暖心善举传递城市温度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张陈堰 通讯员 尚宏厅)在城市交通这一流动的风景线上,十堰女性出租车驾驶员以周到的服务和温暖的关怀
2025-08-22 21:04:00
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机器人打辅助,精准完成膝关节置换术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自强 通讯员 马华近日,康复大学青岛中心医院骨科骨肿瘤科运用骨科机器人成功实施高难度膝关节置换手术
2025-08-22 19:55:00
合肥61名环卫工子女领助学金踏上大学路
大皖新闻讯 又到一年金秋助学季,合肥市环卫工人家庭喜讯频传。8月22日,合肥市关爱环卫工人基金会举行2025年度"关爱环卫工 金秋助学情"活动
2025-08-22 19:28:00
46岁男子命悬一线 牡丹人民医院五分钟内镜止血创造奇迹
大众网记者 王文文 菏泽报道“快快快,患者发生休克了……”近日,家住牡丹区46岁的吴先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发致命性大出血
2025-08-22 18:29:00
丹青铭记历史 精神薪火相传——山东能源新矿集团职工大学开展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主题写生活动
鲁网8月22日讯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英烈、弘扬伟大抗战精神,8月16日至20日
2025-08-22 19:24:00
我们的抗战丨地下医院:胶东抗战的生命防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岩松 徐宁 岳致呈 张琪 范华栋 陈晨从乳山民房的土炕到莱州地窖的手术室,从东海医院颠簸的马背药箱到西海地道里的门板手术台
2025-08-22 09:39:00
邯郸火车司机李学艺4次跳入滏阳河勇救落水者“只想着尽快把人救上岸”河北日报讯(刘剑英、赵鸿粼)面对落水者,他不顾危险,接连4次跳入滏阳河
2025-08-22 08:01:00
全国糖酒会“踢”进比赛现场和“第二现场”,新品吸引观众“尝鲜”甜!“苏超”中场变“秋糖”秀场本报讯(记者张甜甜实习生高冰洁)8月17日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田诗雨在南京一座普通写字楼狭窄的楼道里,南京森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人员正熟练地操控着一台造型独特的无人机
2025-08-22 07:40:00
南报网讯(记者张希)就像一场接力赛,药企“出海”节奏不断加快。记者近日从江宁区获悉,今年以来,从单抗、镇痛药,再到医疗器械产品
2025-08-22 07:40: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2公里射频锁定,36米遥感精标,3分钟星上解算……“星眸载荷”是我国首个基于天基计算的北斗导航地面辐射源在轨定位装置
2025-08-22 07:41:00
文化消费是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主要包括教育、文化娱乐、体育健身、旅游观光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2025-08-22 07:54:00
让沂蒙精神在新时代“声”生不息,90后讲解员话筒里的星火传承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 赵彦辰8月20日,晨光穿透沂蒙党性教育郯城现场教学基地,讲解员徐雅丰将党员徽章仔细别在藏青色制服领口
2025-08-22 07:56:00
烟台市心理康复医院姜洪涛:31载影像坚守 做精神科诊疗的幕后守护者
胶东在线8月21日讯(通讯员 丛冰)作为医院诊疗的“侦查前线”,放射科一直都是临床信赖的“眼睛”。放射科医生每天与各种检查仪器为伴
2025-08-22 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