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南宁晚报
爱心人士陈词离世 广西公益圈痛别
本报多次报道他的公益善举,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
◀陈词在山区做公益
▼陈词与孩子们在一起 (爱心蚂蚁公益组织黄惜燕供图)
扫码看多图
■本报记者凌剑伊
2月3日21时18分,广西公益组织“爱心蚂蚁”创始人、队长陈词的生命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消息一出,不少公益人士纷纷在网上悼念,称他是“广西公益圈不灭的蜡烛、不倒的脊梁”;不少人更是回忆起陈词的“爱心公益之旅”,为“这只坚韧顽强的蚂蚁”离开而悲痛惋惜。
8年抗癌 从未停下爱心公益脚步
2015年底,陈词患上鼻咽癌,当时已是中晚期。抗癌8年,即便病痛缠身,他也没有停下爱心公益的脚步。
“人人怀有希望,人人‘人间值得’。”即使在生命倒计时的最后时刻,被病痛折磨的他依然幽默、顽强,他笑称自己是“歪脖子大叔”,“虽然很痛苦,但我要苦中作乐!”
他的“歪脖子大叔”视频号里曾记录了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与山区孩子们互动的场景——“他每天都躺在‘床上玩手机’!为什么在床上玩手机?其实他并不在是玩手机,而是在手机里关注每一名山区孩子的生活情况,以及爱心蚂蚁团队运营的情况和计划。”
虽然他躺在病床上,但他的朋友圈几乎没有“断档”,一直坚持做公益。
他的朋友圈更新停留在2023年1月1日。最后一条信息中有这样一张照片,病床上的他,虽然鼻腔里插着鼻饲管,但眼神依然坚毅如初,画面里的他与儿子深情对望,儿子靠着病床,依偎在他身旁,享受难得的亲子时光。如今再看,斯人已逝,这场景令人泪目。
虽然躺在病床上,但他始终放心不下他一手带大的“爱心蚂蚁”。陈词曾经说过:“我希望尽我最大的能力,帮助爱心蚂蚁的公益继续坚持下去。如果时间还能重来,我依然选择公益。”
公益路上 他用行动温暖不少人
陈词的“公益之旅”,始于汶川地震的千里驰援。当时《南宁晚报》还对他的爱心事迹给予了多次报道。2008年,举国悲痛,在灾难中“野蛮生长”的公益力量成为裂缝中的光。而陈词就是这其中的一束光。
在震中,他创立了广西“爱心蚂蚁”公益协会,致力于贫困山区孩子的教育问题。从汶川到雅安,从四川到广西、云南,从冬令营、夏令营支教到“爱心早餐”,从驻校社工支教项目到图书阅读项目,从小蜜蜂计划到小蚂蚁乐园项目,再到如今遍地开花的校园“青葱课堂”系列公益课程,每次活动,都在广西公益圈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他的“爱心蚂蚁”不仅走进校园,为未成年人带来“头脑风暴”式的讲座,还为山区留守儿童提供各种帮助,带贫困家庭的孩子到上海等大城市游学,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依然如斗士般,用半残的病躯,远程关注着“爱心蚂蚁”的日常运营——开展“爱心蛋奶”计划,用实际行动展现坚韧、顽强、倔强。
生命定格 公益圈含泪痛悼送别
陈词与《南宁晚报》的缘分不浅,《南宁晚报》多年来也一直关注着他的公益成长之路。
陈词患病引发全城关注。2016年1月13日,《南宁晚报》报道的《草根公益人有难,谁来救助他们?》,更是引起强烈反响,大家用爱心接力筹集善款,仅14个小时就筹到了30万元爱心款。但无数次的抗癌化疗,掏空了家底,花光了积蓄。巨额的医药费用,让这个普通的家庭陷入了窘境。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还在惦记他的身后事——“我希望用我去世后的爱心捐款余额设立‘桂花奖’——八桂公益人奖励计划。”
陈词的离世,在全城公益圈引起了震动。不少爱心公益机构纷纷在网上悼念,并回忆跟他一起并肩进行公益事业的点点滴滴——
“抗癌这8年里,他曾说过还有很多事没有做好,不想认命。抗癌这8年,也是他把广西公益品牌,更深刻的公益理念、公益思考带给了更多的公益人。儿童性教育青葱课堂,生命教育,大蜜蜂、小蜜蜂成长计划研学游……让很多山区青少年儿童从无助困惑、迷茫中找到了方向。”玉林蒲公英之家王艳说道。
“他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们钦佩的公益人!非常遗憾,‘桂花奖’——八桂公益人奖励计划目前夭折了。希望后续广西公益同仁能推动落地,帮他圆这个梦想。大家共同努力,完成陈队的夙愿。”交通安全志愿者张凌瑞说道。
愿天堂没有病痛。
陈词,一路走好!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05 06: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