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绵阳日报
江油关镇:
精准“滴灌”“贷”动乡村产业大发展
本报讯(张祎记者任露潇)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江油关镇积极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精准落实县委“产业富县”发展战略,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科学谋划布局产业发展,把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作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路径,切实带动群众就地就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当前,全镇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养殖户共计9户,其中年出栏2000头以上养殖户(企业)6户、5000头以上养殖户(企业)2户。
为进一步提振升级生猪养殖产业,有效带动养殖大户发展,切实为养殖户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无门”问题,今年以来,江油关镇抢抓金融政策机遇,积极推广“绵州农房增信贷”,引金融活水精准浇灌乡村产业。
“这个‘绵州农房增信贷’对我们老百姓来说可太实惠了,镇政府和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来宣传,只要有农房不动产权证和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就可以直接办理,我申请了200万元贷款,多亏了这场‘及时雨’,今年购买种猪、配套设施的资金都不用发愁了!同时,银行也对其他养殖户授信30-50万元的贷款。”省人大代表、苏家河村党支部书记、养殖大户刘正平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
刘正平的生猪养殖场位于江油关镇苏家河村,从最初的200余头生猪起步,规模一步步扩大,如今已有种猪400余头、年出栏生猪8000头,实现年产值达3000万元。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饲料投入、基础设施消毒、人工清扫等方面费用也日益增加,资金缺口成了现阶段亟须解决的难题,这笔资金注入为刘正平解决了燃眉之急,更添了产业发展的后劲和动力。
据了解,刘正平作为村书记,同样是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产业发展的带头人,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抱团发展模式,推动苏家河村发展生猪养殖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当前,苏家河村集体经济与四川铁骑力士实业有限公司已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养殖川藏黑猪5000头,将辐射带动江油关镇洪溪、垭头坪、凤鹤等片区川藏黑猪生态养殖产业发展,助推平武县川藏黑猪生态养殖示范基地建设。同时,江油关镇引进正大集团等龙头企业,落地种猪和育肥养殖场,力争新增生猪出栏1万头以上。
“自去年9月,‘绵州农房增信贷’推出以来,因其放款快、额度高、利率低等特点,受到广大农户的青睐。江油关镇作为抓经济发展激励市级试点乡镇,镇党委政府致力于深耕强村富民特色产业发展。一直以来,我们聚焦‘政策+金融+服务’,将普惠金融服务送到田间、地头,着力打通农村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切实发挥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江油关镇相关负责人表示:“‘绵州农房增信贷’是为农业生产量身定制的一款产品,我们要抢抓机遇,不仅要‘贷’动生猪养殖业发展,加快推进生猪产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更要全面推进一产扩面提质增效,将金融活水注入双黄、林油等特色产业,助推‘天府森林粮库’更高质量建设”。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1 12:45:1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