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经济日报:“慢就业”需要两面看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9-23 15:15:00 来源:关注健康

来源:极目新闻对于“慢就业”现象,要区分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两种情况。

经济日报:“慢就业”需要两面看

最近,2023届毕业生陆续离开校园。“慢就业”被越来越多人提及,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23年应届生选择“慢就业”的比例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虽然存在争议,但是具体分析不同个体可以发现,“慢就业”并非贬义词。毕竟,大多数“慢就业”不是不就业,更不是“躺平”。对于“慢就业”现象,要区分被动选择和主动选择两种情况。毕业离校了,部分毕业生工作却还没着落,今年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未就业毕业生和失业青年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不得不被动处于“慢就业”的状态中继续搜寻合适的岗位。针对这种情况,应当持续不断提供就业服务,让有就业意愿的青年尽快就业或参与就业准备活动。6月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时启动了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人社部门制定了相当详实的计划,在7月至12月期间,对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服务,提供1次政策宣介、1次职业指导、3次岗位推介、1次技能培训或就业见习机会;对未就业困难毕业生及长期失业青年,通过家门口就业服务站、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实践引导、职业指导、就业援助;对通过市场渠道难以就业的,运用公益性岗位予以安置。对主动选择“慢就业”的青年人,也应当区别引导。调查显示,相当一部分大学生选择“慢就业”,是为了提升学历、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也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增加实习和参加社会活动。不少青年人对新职业、先进制造业等领域有一定技术要求的岗位比较青睐,多掌握一些技术技能,能够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应当开发更多有针对性的专项技能培训课程和服务,增强青年群体适应产业发展、岗位需求和基层就业的能力。同时,鼓励企业对新招用的毕业生等青年开展学徒制培训,通过企校双师带徒、工学交替,培养适合企业发展和岗位需要的高技能人才。需要注意的是,毕业后留出过长时间去观望,一味求稳求好,也有可能造成心理焦虑,挫伤自信甚至逃避现实。家庭、学校和青年人应当做好合理规划和调控,提升个人适应社会的能力,以免“高不成低不就”。应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信息桥梁作用,阻断毕业生向“消极就业”“懒就业”方向变化,通过改善劳动条件、规范企业行为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工作岗位是人生最好的历练场,无论对就业前景有什么样的预期,归根到底要靠实践和奋斗来实现。只要方向清晰、方法对路,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23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经济日报:确保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财联社6月19日电,经济日报文章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不断企稳回升,但劳动力市场的恢复程度低于预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问题仍不容忽视,青年人就业压
2023-06-19 08:02:00
【经济日报金观平:从战略高度抓好稳就业】财联社7月31日电,经济日报金观平文章指出,要把就业优先上升到战略高度,从劳动力市场两端发力,通过促进供需匹配,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
2023-07-31 08:17:00
...此,白重恩表示,直接发钱是不可持续的,要看到事情的两面性。“比如说美国在疫情期间给消费者发钱,带来的后果是它后期出现通货膨胀
2023-03-12 16:05:00
...胎换骨”培育基层治理新路径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是一体两面。光明村坚持党建引领,全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用“数智”思维破解治理难题,有效推动基层治理向“自治智治”转变。通过“网格化
2023-03-09 07:33:00
新任女部长首次公开亮相,提到一个关键词
...部长王晓萍接受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日报等多家记者采访,介绍稳就业相关情况。1月1日起,央视推出系列报道《稳经济 促发展 强信心·权威访谈》,包括王晓萍在内
2023-01-12 08:38:00
...经济”固然有益,但也要注意将风险拒之门外。凡事都有两面性,“上门经济”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隐患。对消费者而言,从业人员的素质、上门服务的水平、收费的标准、解决纠纷的渠道等诸
2023-08-01 08:29:00
...主,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建筑行业,表明沙特女性的就业范围在进一步扩大。2016年,沙特提出“2030愿景”,致力于实现经济多元化,其中目标之一是到2030年使适龄女性就业率
2023-06-12 05:55:00
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能实现吗
本文转自:经济日报视频报道请扫二维码每年两会,民生话题都牵动人心。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这一目标高于过去几年,凸显了今年就业工作的
2023-03-08 06:56:00
江苏前11个月城镇新增就业122.5万人
...人社厅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江苏城镇新增就业122.5万人,提前完成全年120万人的目标任务,新增就业人数占全国1/10以上,帮扶失业人员和困难人员就业也已超额完
2022-12-26 22:22:00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