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当人情成为困扰,大学生如何“破局”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2-12 10:28:00 来源:红星新闻

“给新室友多带些家乡特产。”“记得礼尚往来,不要让别人吃亏。”“实习的时候对公司领导要谦卑,记得加满水,多问候。”上大学和参加实习的时候,刘黎的父母总是在电话里跟她念叨这些人情世故。

刘黎也常常被父母带去商务饭局,向不认识的叔叔阿姨敬酒,有时候还会因为专业是新闻传播被叫去发表饭桌演讲。“娃娃既然学传媒,那肯定很会演讲。来给我们展示一下,把我们感动到哭……”刘黎只能尴尬而不失礼貌地笑着。

刘黎总是突然想起没给快过生日的同学买礼物,急匆匆骑车去礼品店,随便拿一件等价的礼物。她吐槽道:“送生日礼物必须等价,你送我,我必须送你。我觉得普通朋友之间生日礼物互送没什么必要和意义。”

“除了你爸妈,没人关心你过得有多好,炫富是社交生活大忌”“散财童子在任何场合都吃得开”“少用反问的语气说话”“送礼物是比请客更好拉近距离的方法”……刘黎曾搜索过“大学里必须要懂的人情世故”之类的帖子。她尝试过融入人情世故的圈子里,也认识了很多人,但发现在这个圈子里容易变得浮躁和警惕,忘记如何潜心汲取知识和寻找自己。于是她决定抽离,发现自己更喜欢不受人情世故困扰的生活,“也许是我太理想主义,我真的难以跟人情世故和解”。

杨峰知道人情世故的普遍存在,但他觉得别人对他好,一定是有所求。“我会跟他聊天,了解他是不是性格天生这样。我还会问其他同学他是不是对所有人都这样。”刘黎也提到,面对积极热情帮助她的同学,她会有些害怕不能作出相应的回馈。

“即使人情世故普遍存在,但不要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杨峰看来,人情世故是目的性很强的社交。“人情世故不应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但在现在人们的生活里,人人皆如此,人情的来往反而成为生活很大的一部分,甚至是主旋律。”

为什么年轻人越来越不喜欢“人情世故”这4个字了?北京大学精神卫生学博士汪冰认为,年轻人对人情世故的定义决定了他们的态度。

“年轻人真的不懂、不喜欢人情世故吗?我觉得不一定。他们排斥的是他们不喜欢的那部分,是无效的社交、无谓的社交、目的性过强的社交。”汪冰认为,在传统中国的关系社会里,人情世故是一项生存技能,不管喜不喜欢都要去做。许多父母希望孩子懂得人情世故,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被社会接纳。但这时,人情世故就成为一种压力,一个不可抗拒的因素。社交成了任务,毫无快乐可言。

“我既是人情的受害者,也是既得利益者”

成绩名列前茅的张深,深受人情世故的困扰,在评优评奖活动中总是获得零星票数。人际交往过程中,班上同学对他评价不高,觉得他的功利心太过明显。“正是因为人情世故是困扰我的问题,所以我才会选择通过人情世故来达到目的。”

张深并不觉得麻烦别人帮忙难以启齿。他将朋友圈层划分为三等——“从小接触关系亲密的好朋友”“积极性强但是关系没有那么好的好朋友”“认识但不熟悉的普通朋友”。他认为好朋友之间不会受到人情世故的影响,相互帮助能建立更多的联系。但麻烦普通朋友,一定需要算清,即使对方觉得没有必要。

“通过人情消费维系人际关系是必要的。”张深认为,如果只通过人情消费去交朋友,所带来的利益与人情消费额度是对等的,因此利益往来能最快拉近关系。比起坐以待毙接受人情世故带来的伤害,倒不如学会利用人情世故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我既是人情的受害者,也是既得利益者。”

汪冰认为,张深在人际关系里总是进入计算模式而不是体验模式,难以在关系中真正放松。美国著名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提出“自我实现预言”,指如果人们假定某种情境的真实性,这种情境将在现实生活中发生。“人际关系的互动常是自我实现的预言。”汪冰表示,当张深把痛苦变成人际关系利益化的理由,他就只能看到和得到更多的利益交换而不是真情,从而在关系中越发孤独,这种孤独让他内心更加封闭,最终变成恶性循环。但是人际关系中的痛苦何尝不是反思和成长的机会。

汪冰认为,友情的意义不是利益交换,而是情感支持。“如果大学里有一两位朋友能够给予彼此无条件的接纳和支持,便能支撑你渡过难关。”

人与人不是孤岛,是交错的轨道

社会越来越现实了。“年轻人进入某种意义上的早熟,在知道社会的游戏规则后就在为未来打算了。”汪冰回忆自己的学生时代,“我们当时没有觉得人情世故是很大的困扰”。早熟所带来的现实感,已经从社会蔓延到校园,让大学生不得不考虑如何拿到更好的进入社会的门票。社会资源有限,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被激发出自我保护的本能,在紧张焦虑的氛围里,他人变成了假想敌,人情世故也成了竞争手段。

刘黎也觉得,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我想去适应复杂的人情社会,但是发现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只能生活在孤岛里,既然改变不了别人,就独善其身。”

“大家开始思考人情世故对我意味着什么,我需不需要这些,我需要的是什么。”汪冰表示,大学生越来越追求可控性和自主性,开始从自我的角度思考关系,而不是只从取悦别人或者利用别人的角度,这是一种觉醒。

汪冰建议,年轻人要学会享受人际关系本身的美好和过程中互动的美好,享受助人的快乐。“助人者有两种,一种是能照顾好自己,另外一种是过度透支自己去帮助他人。实际上透支自己的帮助背后是有期待的。但在照顾好自己的同时,有余力去帮助他人时,没有太多期待,更是善意的自然流露。”

刚进校园,我们的列车到达同一停靠站,大家在站台互相交流。而快毕业时,大家是即将出发的列车,拥有不同的目的地,驶向自己的未来。“年轻人追求的是不会越界的人际关系,大家默契地给彼此空间。”在汪冰看来,人生的旅程不只有目的地,旅途本身也是风景。“欣赏并善待与我们擦肩而过的同路人,你的心也会变得愈发宽容和柔软。没人会拒绝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友善的微笑,一句真挚的问候。抛下头脑的计算和内心的恐惧,试着用简单而真诚的态度去面对他人和世界,无论别人如何反应,你都将收获内心的从容和自在。”

杨峰希望,人和人不是孤岛,而是交错的轨道。“我们行驶在自己的轨道上,相遇时因为善意流露,互相问好就好。”

(应受访者要求,刘黎、杨峰、张深均为化名)

当人情成为困扰,大学生如何“破局”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12:45:1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45岁女子被19岁暑假工叫阿姨,要赔偿2800?
暑假到来,不少在校大学生都会选择好好利用假期,大三、大四的学生可以备考、找实习,而大一、大二的学生如果没有什么规划,一般会选择找兼职,打一份暑假工,不仅能锻炼自己,还能赚一些生活
2024-07-17 12:04:00
撒贝宁“给领导打电话”,被评为教科书,大学生:我能学一辈子
...默工作,因为他们确实难以获得领导的赏识与认可。许多大学生都在思考着毕业后该如何锻炼自己的心眼子。而就在最近,撒贝宁在一个综艺节目中给领导打电话的那个场面,被大家赞誉为教科书式
2024-11-25 10:13:00
13个社会生存的“人情世故”!越早明白越好,别等待吃亏才醒悟
13个社会生存的“人情世故”!越早明白越好,别等待吃亏才醒悟“人情世故”1、人性复杂,人心难测,对于他人不要太过期待,更不必去苛求。有能力、得势的时候,可以考虑去帮助更多的人,否
2023-05-28 18:30:00
社会生存,你不可不知的15条“人情世故”
社会生存,你不可不知的15条“人情世故”!(醍醐灌顶)“人情世故”1、买东西,就是要找熟人,不要怕“杀熟”,即便被杀熟,把东西给买贵了,也值得,因为你虽然亏了些钱,却赢得了人情债
2023-05-28 17:04:00
只要懂得人情世故,就能活得轻松舒适
01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世故,一个人,若不懂得人情世故。纵然有才,有钱,你也会处处碰壁,活得不轻松。而懂人情世故的人,总能处处逢源,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并在这个社会上,混得风生水起
2023-09-06 10:11:00
人际交往的16个“人情世故”!行走社会必备
人际交往的16个“人情世故”!(行走社会必备)“人情世故”1、别人说话的时候,尽量不要插嘴打断,实在有什么想说的,也等到别人说完再发表你的高论。“人情世故”2、朋友邀你一聚,你因
2023-05-29 21:06:00
中国式人情世故的七个“潜规则”!行走社会必备
众所周知,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不懂这个社会的人情世故,你在这个社会上,就是寸步难行,更别提出人头地了。不过,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有很多是可以写出来,是需要切实去做的,却是不能
2023-05-28 15:29:00
四十岁以后,最好的活法不过“看淡”二字
...乎别人的看法,从而丢了真实的自我。寒窗苦读十几年的大学生明知融不进北上广深,却非要坚持待在那里。他们宁愿住出租屋,挤公交地铁,一直过着节衣缩食的日子,也不愿意回老家小城。不是
2023-02-25 20:40:00
六条让你瞬间清醒的人情世故!行走社会必备
六条让你瞬间清醒的人情世故!行走社会必备,也都是人际交往必须掌握的奥秘!人情世故一、在社会上行走,难免会有找人办事或者说求人办事的时候。这时,给人送礼或者请人吃饭,就都是很有必要
2023-05-29 06:1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当书页遇上音符,让阅读“声”动有趣南京昨举行音乐阅读分享会,新添“图书漂流”驿站30家南报网讯(记者王峰)让旧书流通,让读者流动
2025-10-08 08:06: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李子俊储笑抒这个假期,钟山风景区吸引了众多五湖四海的游客前来打卡。南京智慧旅游大数据运行监测平台显示
2025-10-08 08:07:00
国际金价史上首次触及4000美元/盎司,国内金饰越过1100元/克“金”彩长假,黄金热登上热搜话题□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国俊长假以来
2025-10-08 07:32:00
记者走基层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 观众过足瘾
10月6日,在廊坊市御龙河公园,炊庄高腔戏第九代传人李书芝(右一)教授观众表演技巧。河北日报记者 刘 杰摄“少打关西闯定邦
2025-10-08 07:56:00
郑州一中学就“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致歉:感恩教育细节考虑不周
华商网讯 10月7日,河南郑州中牟新区第三高级中学通报:10月6日,有媒体发布我校有学生从家长身上踩过的报道,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2025-10-08 07:35:00
广州铁路警方通报:34岁男子在动车上猥亵7岁女童被刑拘
华商网讯 广州铁路公安处发布警情通报:2025年10月3日17时37分,D1819次列车乘警值乘中接报一起涉嫌猥亵警情
2025-10-08 07:34:00
一群学生演员将“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的故事搬上了舞台。近日,哈尔滨工程大学传承弘扬哈军工精神的舞台剧《杨士莪》在启航剧场首演
2025-10-08 06:51:00
10月2日,河北吴桥杂技艺术学校综合训练馆内,38名来自老挝、肯尼亚、坦桑尼亚等国的学员,正在潜心学习吴桥杂技的各种绝技
2025-10-07 08:31:00
月到中秋分外明人到中秋情更浓今天让我们一起点亮家乡月亮月是故乡明千里“冀”相思愿你阖家幸福中秋快乐策划:郭伟、王博统筹:兰翠娟编辑:高二会视觉:衡成亮技术:许润泽、赵小博
2025-10-07 08:36:00
“秋糖季”助力户外消费市场持续火热组个“户外局” 共赴山水间□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甜甜清新的景区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
2025-10-07 08:41:00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参观热潮“有国才有家,在这里感悟如此真切”□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杜莹这个假期,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如潮的参观者
2025-10-07 08:41:00
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列车、车站联动救助晕倒旅客
大皖新闻讯 10月4日中午,合肥至庐江方向的K8451次列车上突发紧急情况:旅客小吴突然晕倒,列车长第一时间行动,进行广播寻医后
2025-10-07 10:02:00
唐尧古镇绕着古调飘,瓷韵沾着乐声半山腰,千年乐魂 DNA 动了,保定等你来!
2025-10-07 10:45:00
10月3日20时45分许,夜色渐浓,西安市公安局莲湖分局北关派出所民辅警正按照安排开展执勤工作。期间,一名独自徘徊的女孩引起了民辅警的注意——女孩神情焦急
2025-10-07 11:39:00
外省游客在西安遗失卡包 西安莲湖公安民警出差时送还
“没想到西安民警不仅联系到我,还特意利用出差间隙送过来,你们把群众的小事放在心上,太暖心了!”10 月 5 日,外省游客从西安莲湖民警手中接过遗失的卡包时
2025-10-07 1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