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青年报
电影《爱情神话》有了音乐剧版
爵士+探戈 在舞台中感受上海气息

演员合影。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电影《爱情神话》要改编成音乐剧了。8月11日,上海文广演艺宣布,电影的监制、主演徐峥将继续担任由何念执导的音乐剧版监制,这也是他监制的首部音乐剧。接下来,该剧将在临港完成孵化与前期制作,10月1日在临港演艺中心正式试演,并将作为“演艺大世界·2023第九届上海国际喜剧节”的开幕大戏,10月5日-8日在上海文化广场完成首轮6场演出。青年报记者获悉,这部音乐剧将延续电影版浓郁的上海文化特色。
改编后的故事仍然生活化
2021年底,《爱情神话》热映时,堪称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口碑和话题居高不下。仅上海一地就撑起半壁江山,250万人次上海人进入影院观看,每12个上海人中,就有1人观看《爱情神话》,票房长期雄踞全国城市榜第一。
“从城市文化和影视剧作品来说,我们太缺少这样的题材了——把生活中非常简单、生活化、意识流的日常编织到一起串联。没有大的情节,没有特别的戏剧性的冲突,但只言片语中透露出了烟火气。在情感波澜不惊的背后,有一种淡然处之的感觉。”正是这份“难得”促使电影里的“老白”徐峥再次挑起“监制”的重任,全程参与音乐剧版的生产制作、创排、演员甄选以及技术合成、预演等全流程。
“电影描摹的都市故事,也是观众身边的故事。它成熟的爱情观与世界观给广大观众带来强烈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将这一电影IP改编成音乐剧的动力所在。”出品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近年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成功推出的‘全沪语’舞台剧《繁花》系列大获成功。音乐剧《爱情神话》又是一部讲述上海故事的舞台作品,我们希望其能吸引全国观众前来上海,在音乐剧的语言中听懂上海故事。”
音乐剧《爱情神话》的制作人张楠说:“这是一部非常让人上头的电影。剧情慢慢推进,就像小火在慢炖一锅高汤,电影最后观众掀锅一看一品,回味无穷。我们把这个有味道的上海故事搬上音乐剧的舞台,会很有趣但又具有挑战。”
据悉,改编后的《爱情神话》故事背景仍将立足于现代人之间微妙的情感关系,将对上海的观察和当代女性爱情的思考,以成熟的创作能力,精妙地编织进一则轻盈灵动的市井故事里。
另外,音乐剧作为一种现代视觉综合艺术,主创团队也试图在本剧中呈现当代的上海审美,用朴实而真诚的戏剧叙事手法,敏锐而精准地把握上海城市独有的“精、气、神”,尽力用舞台技术去平衡故事与音乐。
更扎劲“上海味道”将走向全国
除了台词幽默、金句迭出,电影IP《爱情神话》的成功,还有其用心之处。比如在影片音乐的选择上,就使用了很多小众的独立音乐作品。监制徐峥表示说:“西区百老汇把很多经典电影编成了舞台剧,《少年派》《漂亮女人》都改编得很好。让我有了小小的野心,我们也可以把IP多元化。当何念提出我们可以做音乐剧的时候,我是充满想象的。它和普通的音乐剧不一样,有爵士风,有探戈……”
音乐方面,最让人期待的作曲——著名电影作曲家、流行音乐编曲家、音乐制作人彭飞再次回归音乐剧舞台,为《爱情神话》创作了近20首歌曲。他曾为许多优秀的电影创作配乐,作为电影主创的累计票房已超过260亿人民币(猫眼数据),是中国目前最有商业价值的电影音乐作曲家。在几个月的创作过程中,他倾注了极大的热情与爱,“憋着股劲儿的创作”将为本剧带来颇多音乐亮点;凭《隐婚男女》获得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佳国际音乐剧奖、曾打造了《摇滚浮士德》《水曜日》《危险游戏》等多部作品的魏诗泉担纲音乐总监;加之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桑琦、中国国家话剧院一级灯光设计邢辛等加盟组成了原创音乐剧“天花板阵容”。在建组当天,这样的梦幻组合即获得广大观众的高度期待。
沪上都市题材是原创剧目中非常稀缺的类型,这种题材受到Z世代的追捧,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从现象级舞台剧《繁花》已得到证明。而作为首个都市轻喜剧音乐剧,《爱情神话》将有望延续电影版出圈的涟漪效应,继续掀起一阵上海文化的热潮。按照计划,音乐剧《爱情神话》未来还将从上海出发,前往国内更多城市,向全国观众传递上海的文化气韵。
青年报记者 陈宏
本报讯 电影《爱情神话》要改编成音乐剧了。8月11日,上海文广演艺宣布,电影的监制、主演徐峥将继续担任由何念执导的音乐剧版监制,这也是他监制的首部音乐剧。接下来,该剧将在临港完成孵化与前期制作,10月1日在临港演艺中心正式试演,并将作为“演艺大世界·2023第九届上海国际喜剧节”的开幕大戏,10月5日-8日在上海文化广场完成首轮6场演出。青年报记者获悉,这部音乐剧将延续电影版浓郁的上海文化特色。
改编后的故事仍然生活化
2021年底,《爱情神话》热映时,堪称电影市场的一匹黑马,口碑和话题居高不下。仅上海一地就撑起半壁江山,250万人次上海人进入影院观看,每12个上海人中,就有1人观看《爱情神话》,票房长期雄踞全国城市榜第一。
“从城市文化和影视剧作品来说,我们太缺少这样的题材了——把生活中非常简单、生活化、意识流的日常编织到一起串联。没有大的情节,没有特别的戏剧性的冲突,但只言片语中透露出了烟火气。在情感波澜不惊的背后,有一种淡然处之的感觉。”正是这份“难得”促使电影里的“老白”徐峥再次挑起“监制”的重任,全程参与音乐剧版的生产制作、创排、演员甄选以及技术合成、预演等全流程。
“电影描摹的都市故事,也是观众身边的故事。它成熟的爱情观与世界观给广大观众带来强烈的共鸣。这也是我们将这一电影IP改编成音乐剧的动力所在。”出品方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总裁马晨骋说,“近年来,上海文广演艺集团成功推出的‘全沪语’舞台剧《繁花》系列大获成功。音乐剧《爱情神话》又是一部讲述上海故事的舞台作品,我们希望其能吸引全国观众前来上海,在音乐剧的语言中听懂上海故事。”
沪上都市题材是原创剧目中非常稀缺的类型,这种题材受到Z世代的追捧,拥有巨大的市场价值和市场潜力,这一点从现象级舞台剧《繁花》已得到证明。而作为首个都市轻喜剧音乐剧,《爱情神话》将有望延续电影版出圈的涟漪效应,继续掀起一阵上海文化的热潮。按照计划,音乐剧《爱情神话》未来还将从上海出发,前往国内更多城市,向全国观众传递上海的文化气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12 14: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