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纯臣为何要投降李自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30 15:03: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崇祯十七年(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的大顺军攻破北京,崇祯帝与贴身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缢身亡。临死之前,这位亡国之君说道:“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在此之前,困在宫中不得而出的崇祯帝还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以图后举,挽救社稷于危亡。然而令他意想不到的是,此时的朝中众臣、外戚勋贵们已经决定投奔到闯王李自成的这一边,他们要在新朝再谋划自己的荣华富贵,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最后的成国公朱纯臣。

朱纯臣为何要投降李自成

朱纯臣,明朝最后一位成国公。他的祖上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靖难功臣,朱能。朱能早年任燕山中护卫副千户,随燕王征漠北,骁勇善战。他在靖难之役期间夺取北平九门,先后击败耿炳文、李景隆,在灵璧俘虏平安等南军名将,收降十万南军,累功至左军都督府左都督,封成国公,加太子太傅。朱能死后,成国公爵位一直由他的后代世袭,成国公共世袭九世、十二位,朱纯臣正是最后的那一位,当然,他人生中最后结局和他的名字(纯臣)相差甚远。万历三十九年,朱纯臣袭爵成国公,崇祯三年十一月加太傅。崇祯九年五月,崇祯帝命朱纯臣总督京营兵马,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崇祯帝对于朱纯臣是非常信任的。

但随着天下形势的巨变,明王朝的覆灭已经是不可避免,崇祯十四年(1641年)正月,原本被明军围剿损失惨重,仅余十八人而逃出的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提出“均田免赋”口号,即民歌之“迎闯王,不纳粮”,一时之间,其众集数十万人。崇祯十五年(1642年),李自成先后杀死陕西总督傅宗龙、汪乔年,并在河南败陕西巡抚孙传庭部。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督师孙传庭拥兵10万出关,两军对垒于郏县,李自成军坚壁清野,以大将刘宗敏率万余轻骑出汝州,截断明军粮道,明军大败,十万大军全军覆没,明王朝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由此失去。

朱纯臣为何要投降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军逼近京师,为了阻止李自成进入北京,崇祯帝派朱纯臣督守京城的齐化门。然而,在李自成攻破北京之后,京城内一片大乱。十八日,走投无路的崇祯帝回宫逼迫后妃自缢,用剑刺死了年仅六岁的昭仁公主,砍伤15岁的长平公主,又砍死了妃嫔数人,并命令左右去催懿安张皇后自尽。十九日凌晨,李自成军从彰义门杀入北京城,崇祯帝手执三眼枪与数十名太监骑马出东华门,被乱箭所阻,再跑到齐化门(朝阳门),成国公朱纯臣闭门不纳,此时的朱纯臣已经决定另投新主了,他知道明王朝的倾覆只在眼前,自己虽然累世深受皇恩,但抛不下荣华富贵的他绝对不愿意陪着这个亡国之君一起送死。所以,无论崇祯帝如何呼喊请求,朱纯臣依旧闭门不出,充耳不闻。李自成军一到,这位成国公就立刻献出了齐化门。最终,崇祯帝与太监王承恩登上煤山自缢身亡。

在此之前,困在宫中不得而出的崇祯帝还写下诏书,命成国公朱纯臣统领诸军和辅助太子朱慈烺,以图后举,挽救社稷于危亡。但事实证明他看错了人,李自成占领北京后,三月二十二日,朱纯臣与陈演等率百官劝进,希望李自成早登帝位,以成为拥戴有功之人,在新朝谋求自己的荣华富贵。但或许是天日昭昭,住进了皇宫中的李自成在文渊阁的桌子上发现了崇祯帝写下的那一份诏书,最恨叛臣的他立命将朱纯臣拿下并抄没家产,并在三日后斩首。这位成国公最终也没能逃过家破人亡的下场。纯臣不纯也,死有余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30 17:45:2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京畿一带,除宁武关等少数孤城据点外,其余府县全部向李自成投降。作为大明王朝心脏的北京城,已俨然成为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我们知道,李自成正月称帝,匆忙发动此次东征,主要目的是
2024-07-23 17:27:00
大明王朝最后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崇祯松了一口气。关宁铁骑月余之后肯定能到达京师;李自成目下还刚过黄河,一个多月无论如何攻不到北京城下;只要关宁铁骑劲旅一到京畿,北京城就可变成金城汤池……然而,所发生的一切
2024-03-11 19:59:00
从李自成处置崇祯及子女的手法,可以窥见其败亡的原因
...量,只能以施仁政仁德招揽民意,瞻前顾后为名声所累。李自成的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能攻进北京。太子办公室主任李明睿私下建议崇祯,迁都南京。老祖宗朱元璋当年就定都南京,朱棣迁都
2022-12-13 16:33:00
崇祯帝朱由检,他有着怎样的经历
...势崛起,国家处于内忧外患的境地。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时,朱由检自缢于煤山,终年三十四岁。清军入关后,以礼改葬于明十三陵中的思陵,庙号怀宗(后取消),谥号钦
2024-06-24 21:32:00
明朝末代皇帝崇祯的最后时刻,竟这样处置儿女和后妃
众所周知,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攻克北京,崇祯走投无路之下,和贴身太监王承恩自缢煤山。那么,从听闻城破到最后自缢,崇祯到底在想什么又做了什么呢?崇祯皇帝自尽三
2023-09-25 01:19:00
明朝灭亡后,崇祯皇帝的子女最后结果如何
...朝灭亡前夕,崇祯在宫里做了什么?当时,崇祯已经知晓李自成的军队就要逼近皇城,他没有做仓皇出逃的打算,他自嘲是朱氏皇族的罪人,将祖宗们辛苦打拼下的基业败死在他手里,周皇后陪在他
2023-08-03 20:36:00
崇祯十七年,明帝国的最后108天
...王朝的最后挽歌。本文记述的就是从崇祯十七年正月初一李自成西安称帝,至三月十九李自成攻破北京城,这大明王朝的最后108天里面,所发生的故事,本文较长,请诸君耐心阅读。崇祯十七年
2023-02-21 20:36:00
从李自成西安称帝,到崇祯煤山自缢,大明至少有三次续命机会
...后,明朝基本上就已经注定了灭亡的命运。同时,西北的李自成也发展的很快。在1644年的1月份,居然打进了西安,并且在西安称帝,建立了大顺王朝。李自成在这个时候还是比较积极进取的
2024-09-03 12:24:00
崇祯上吊自杀后三个儿子是什么下场
...9年生,不久薨;定哀王朱慈炯,母周皇后,1641年封定王,李自成攻占北京后下落不明;永悼王朱慈照,出生于1633年,其母为田贵妃,1642年被封永王,清兵攻入北京后在乱军中失
2023-06-05 13: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
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
萧山博物馆馆藏文物显德五年舍利铜塔之一五代显德五年舍利铜塔是萧山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这两座铜塔分别于1966年、1967年出土于萧山祇园寺的东
2025-08-08 17:19:00
长留学士住西湖
西泠印社“岁青岩”西泠印社“四照阁”孤山“四照亭” 孤山岁寒崖《新建苏文忠公祠记》吴山“感花岩” 净慈寺东坡问茶亭孤山“白苏二公祠”杭州历史上能被称作“西湖长”的
2025-08-08 17:49:00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 第六期精彩回顾
8月8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精心策划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系列活动第六期顺利举行。走进张养浩纪念馆,展厅内的古籍拓片
2025-08-08 22:39: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彦明初定都南京,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都城建设,对今天的南京依然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在大历史的叙事中
2025-08-08 07:46:00
十余年访古积累大量一手资料 100张照片,打开南京“成长史”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从山脉到水系,从古建筑到石刻,从秦汉以前到近现代……古都南京,文学昌盛、人物俊彦,各种历史遗迹如珠玑般散落在大街小巷
2025-08-08 07:46:00
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后代向潍坊捐赠集中营日军指挥官手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昊 王钟玉8月7日,潍县集中营实物捐赠仪式在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博物馆举办。英国籍人士保罗·基尔布莱德及家人将其岳父——潍县集中营被关押侨民罗伯特・杰里米
2025-08-07 23:41:00
激荡八十年的山海回响 | “为人民而战”,汪口蹈海七烈士的如山誓言
大众网记者 宁晓洁 林啸 威海报道在胶东半岛最东端,荣成市宁津街道办事处东南,那片惊涛骇浪的汪口海域,七名八路军战士曾以身躯守护黎明
2025-08-07 10:44:00
李丹平长诗《北海道山神》出版,礼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鲁网8月7日讯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前夕,潍坊高密诗人李丹平根据二战劳工刘连仁生前经历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北海道山神》由新加坡浩宇出版社出版
2025-08-07 15:01:00
电影《长安的荔枝》看来像一场紧凑又扎心的“职场历险记”,把一个小吏李善德为杨贵妃送荔枝的荒诞任务,写得既充满烟火气,又藏着对人性和当时体制的叩问
2025-08-07 15: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