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陇南日报
重走新生路
——在蒲文波作品座谈会上的发言
李小平
寒冬之晨,昏暗还未散去,朦胧中山川披着银装,西汉水被一块块坚冰封锁,于是,灵魂在寒风的漩涡里摧击突围。冰冷中,我浑身的一阵颤动惊醒了雪花盛开的梦。在这些雪花中闪现着蒲文波的诗和远方,闪现着一条他用病痛与孤苦铺砌的文学之路。这条路上,他一次又一次冲破病魔的围攻,一次又一次跌倒,一次又一次挺起身躯;这条路上,他保持着学生时代的自信与进取心,有自己的想法,而且从来不会认输。
文学是人学,它比其他种类的艺术能够更为广泛而深刻、生动而形象地反映和再现生活,透露人的本来面目和心灵。然而,文学不仅是一面镜子,它还可以直观地影响人的生活,干涉人的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文学似乎只是一种爱好,似乎只是一种喜怒哀乐的宣泄和自我情感抒发的途径,似乎也是一种记录生活、认识生活和洞察人世的最佳方式。但现在,我还认为,文学是一个渐冻症患者重走新生路,在困境中实现生命价值的不凡选择。
蒲文波的著作《重获新生》中闪烁着文学和人性最为纯真的光芒。书中写到:“女朋友因为我疾病的原因,离我而去,这刺激我再次去上班,无奈,症状如影随形;此时,大概是她可怜我吧?出现一个女人,愿意陪我走出疾病;我和她去杭州旅行,我相信她是愿意嫁给我的;接下来,我被误诊,开颅手术;一年后,正式确诊为渐冻症;在对患病前后生活及心理发生的变化进行的描写中,蒲文波开始在痛苦中思考活着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思索渐冻人的渴望,思索如果“造物主”具有基因突变的力量,对抗这种力量的力量又是什么?其实,蒲文波是在对这些问题的思索中探寻新的出路,进一步实现生命的另一种价值。
小说中写道:“我是在两个手指头还能动的情况下,才着手写这本书的。逐渐地,我的手臂无法举上键盘了,只能靠母亲帮忙把右手放在鼠标上,才可以通过输入法软键盘写文字。”“我不知道下一步等待我的是什么,但是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会全力以赴,写下这些文字。”“我写这个小说有三个目的。首先是宣传渐冻症,让更多的人关注这个群体,整合更多的医疗资源;其次希望能给渐冻症患者带去希望与生活的勇气;最后希望自己能够实现自我突破,由我来掌控自己的命运。”小说中还说:“人生如舞台,即使跌倒了,也要挺起胸膛,继续前行;我们不是被失败击败的,而是从中汲取力量,重新启程;终点似乎很遥远,但每迈出一步,我们都在接近新的起点;勇敢面对过去的伤痛,才能迎接未来的喜悦……”
今天我们阅读《重获新生》,从中不仅知道了一个渐冻症患者的昨天和今天,以及在磨难中一步步走向未来的感人故事,还明白了正常的我们,真的是一种幸运,是一种幸福。当生活中稍有困难和挫折,我们有何理由萎靡不振,怨天怨地,尤其是我们现在的这些学生,在无忧无虑的学习环境中,又有何理由不努力拼搏呢?《重获新生》这本书会给我们励志上进的力量和敢于挑战困难的勇气。
曾经,史铁生在他的小说中回答了“人究竟靠什么而活?为什么而生?为什么而活?”的问题,其实我们每个人的活法和所走的路都是不一样的,一路上所欣赏的风景也自然不同。《重获新生》让我感受到人的一生,困境和逆旅真的是无法预知,或许一切都是冥冥之中安排好的,正因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在艰难困苦中坚定脚步,不断前行。
无情的病魔削弱不了文波同学执着的目光和坚定创作的决心;孤独的时光更毁灭不了他奋进的意志和拼搏的精神。相信文波同学在文学创作的新生路上,还有更多的风景等着去欣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19 06: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