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提起清朝官员贪污的手段,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的话,那就是既高明又安全。说白了,我不仅敢贪污,而且你就是知道我贪污了,你也不能去揭发我。今天这个小故事看完保证你是大开眼界。
话说清朝中后期有个官员叫作张吉新,有一年,从天而降一个美差刚好就砸到了张吉新的头上,朝廷让他去赴任陕西省的督粮道,这可是当时天下数一数二的肥差。陕西是西北的门户,无论是往内地运粮,还是朝廷往西北调拨粮食,都得从这里过。假如一口袋粮食,你留下一两,这笔账算下来,那可就是堆积如山了,所以说这是个肥差。
可是张吉新得到这个消息,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开始犯愁了,愁什么呢?没钱打点。因为京城的官员多如牛毛,京官想要发财,那只有靠地方官员的孝敬。跟你工作有交集的京官,如果你有一个没打点到位,那他稍微给你使点绊子,到时候可能就不是花钱能解决得了的,所以这张吉新就开始四处借钱,前后总共借了一万七千两的白银,上到军机大臣,下到什么章京书办,一万七千两是几天之内全部散尽,因为他要离京上任,所以这笔钱就叫做别敬,就是离别的时候一点敬意。
别敬送还,还不算完。到了地方,平常还得往京城里边塞钱,冬天有什么炭敬,夏天有冰敬,逢年有年敬,过节有节敬。对于地方的官员,那你也得有所表示,因为县官不如县管,当地的都统,八旗的协统、总督、巡抚,一个也不能落下,都得意思意思。可想而知这个肥差他得有多来钱呀,这还没上任就散出去这么多银子。
张吉新刚到了西安,就听说上一任的都粮道方用仪在临卸任之前,从粮库里边贪污了4000石的麦子,又在大雁塔旁边市场上买了4000石的麦壳掺到粮食里边去了。张吉新一听,赶紧说那咱们今天要是不把这个麦子给说清楚,我肯定是不能在交接手续上签字上任的。这时候他旁边的官员就劝他说,张大人,我劝你还是签了。张吉新说我如果签了,这4000石粮食就得算到我的头上,我凭什么当这个冤大头呢?下边就说了,大人呀,这个账可不能这么算,你看上任督粮道的方用仪为什么要贪污4000石,而不是5000石,也不是3500石呢?这是人家提前算好的呀。
这位下属接着算了一笔帐,他说你如果上报朝廷追查此事,朝廷啊要是追查。可方用仪他回江西去了,这事他没几个月就不会有结果。可是你现在如果默认下来,用这几个月的时间稍微动动手脚,光是收下办人的孝敬,就绝对能把这4000袋粮食的窟窿给补上,而且你还能落在自己口袋里边一部分。你要不默认首先你啥也捞不着,而且你还在官场上给自己留下一个不通情达理的名誉损失,以后让别人看见你,都觉得你是个愣头青,那您还怎么在官场上混呢?
张吉新一听有道理,我何必纠结这么点粮食呢。于是就签字默许。后来张吉新在陕西督粮道上干了一年,京城借贷的一万七千两银子,连本带利是全部还清,日常孝敬京官钱,再加上自己的日常开销用度全部刨除,一年到头他还往老家寄回去一万多两。
张吉新就这么干,在当时他也算不上是一个贪官,因为他干的那都是大家默许的,潜规则就是你当这个官,就应该发这么多财,那你想如果是一个贪官,他玩的可能就更大更花了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02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