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本报记者陶相银
本报通讯员李钟芸
走进荣成市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会诧异于这个村的干净整洁,村路上车来车往却没有一片垃圾,路边空地栽树种花铺草,就连村民家门口也没有杂物。“2018年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到处都乱七八糟,4个保洁员都打扫不过来。”东岛刘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俊军说,“现在,保洁员已经‘下岗’五六年了,全村卫生由30名志愿者负责。”
村子中央是一处红瓦白墙的“幸福大院”,“暖心食堂”“乡村书吧”“利民服务社”等一排排大字赫然醒目。暖心食堂的后厨内,几名身着“巧厨娘志愿者”红马甲的妇女正忙碌着煎炒烹炸。“每天要准备30多口人的午饭,都是免费吃。”“巧厨娘”刘凤英说,“30多口人”是村里70周岁及以上的老人、孤寡老人、五保户等,“对腿脚不方便的,我们送餐上门。”
村里的卫生费要支出多少钱?供养30多名老人吃饭要多少钱?“巧厨娘”的工资又怎么算?“如果有成本,人工是最大的部分,但志愿服务把这部分支出都省了。”刘俊军说,以暖心食堂为例,财政补助解决了冰柜、厨具等大件,“巧厨娘”们的志愿服务省去了人工成本,村里还开辟了20亩地的“爱心农场”,由志愿者耕种,收获的果蔬、粮食除了供应食堂所需外还有盈余。
如今的东岛刘家村是省级文明村,但就在几年前还曾是出名的“挠头村”。“干啥都干不起来,开个会都凑不齐人。”刘俊军对村庄的“脱胎换骨”记忆犹新。近几年,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东岛刘家村创新实施“信用+志愿服务+福利待遇”的管理模式,为每户村民定制了专属的“信用身份证”,村民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为自己信用加分,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越多,信用等级就越高,获得的福利待遇也越多,逐渐形成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局面。“志愿服务让我们一个村过上了一家人的日子。”刘俊军说,“我们组建了‘美丽东岛’志愿服务团,成立了红先锋、好家园、巧工匠等14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把村里的各种事儿都管了起来。”
以往,东岛刘家村的集体收入一年只有几万元。随着村民们对村“两委”的信任不断提升,东岛刘家村借势成片流转土地3600亩,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建设了花田林海观光基地、薰衣草庄园、房车露营地等项目。2022年,东岛刘家村的集体收入突破100万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3-16 11: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