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24 08:09:00 来源:历史图馆

说到长江,就不能不提三峡。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三峡的壮美与生俱来,是天赐华夏大地的自然杰作。下面你将会看到一组震撼你的照片,会让你眼前一亮:三峡,原来是这样的啊!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1946年,美国摄影师德米特里•凯塞尔来到长江三峡,立刻被这里的美景折服,拍摄了大量峡江照片。他用了7个月时间,走遍了三峡每个角落,还乘坐飞机进行航拍,留下的每一张照片,都有历史研究价值。

通过这些老照片(黑白照片后期上色),我们真切领略到了70多年前三峡的雄姿和独特人文风貌。这些历史照片很值得收藏。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座造型优美的石拱桥,就是40年代的万州桥。清澈的苎溪河水静静地从桥下穿过。两岸矗立着很多民居,人们聚集在河边洗衣服,充满了生活气息。

万州桥始建于清同治元年(1870年),长33米,宽9.3米,高19.2米。万州桥姿态优美,如长虹卧波、月映江中,横卧苎溪有若霄虹,不亚于中山桥。建成后立刻成为当地一道盛景。

时间到了50年代,万州桥上的桥楼严重破损,有坍塌的危险,为了安全起见将桥楼拆除。当时,距离万州桥不远的红星桥修葺完毕,万州桥显得不那么重要了。终于,在1970年的一次山洪中,万州桥被彻底冲毁,消失在了历史的云烟之中。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是一艘货船,搁浅在了秭归新滩浅水区,无法前进和后退,正准备接纤。岸上的纤夫们将纤绳绑在货船上,齐心协力将其拉出困境。

长江三峡水流湍急,浅滩暗礁密布。有些不熟悉三峡环境的船只很容易搁浅。有时候,一些需要逆流而上的船只,也需要纤夫们出手相助。

其实,让船逆流而上,考验的不仅是体力,更是船工舵手与纤夫们的协作配合能力。有些时候,因为拉纤的纤夫或者舵手的操作不当,船还会发生倾斜和沉没事故。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万县的杨家街口码头,江岸从上到下有几十级石梯。此时的码头上,一群当地妇女正在江边洗衣服。江岸上的建筑沿着地势修建,高低错落很有层次感。

这是一群妇女正在江边洗衣服。她们身后,是一百多级的台阶,走到台阶的最上面,才是江岸。每天到这里送船、接船、乘船的人络绎不绝,还有很小贩在这里卖东西。

杨家街口码头后来改名为“抗美码头”。2010年10月26日,三峡大坝成功蓄水,杨家街口码头成为了历史,永远沉入了水底。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个位置是巫峡口,两座大山犹如两扇大门,江水从峡谷中流过。仔细看右侧,那里是巴东官渡口龙王庙。

巫峡全长46公里,从巫山县大宁河起,至巴东县官渡口止,全长有46公里。这一段峡长谷深,蜿蜒曲折,两岸景色秀丽。宋代诗人曹勋在《续巴东三峡歌》中写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是位于江边码头上的一个小集市。小贩们将蔬菜、水果等商品用扁担挑到码头上售卖。码头上人流量比较大,小贩们的生意也很红火。

码头边上,停泊着大大小小的船只,江水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江岸上,有一些民居,还能看到吊脚楼的影子。

摄影师也被这富有生活气息的场面吸引,举起相机拍照。当集市上的人们看到有人对着他们拍照时,都朝这边看过来,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在三峡中,瞿塘峡最短,只有8公里长。但是这里确是三峡中最狭窄、最雄奇的一段峡谷。最宽处有一两百米,最窄处只有几十米。两侧的山峰高度都在1000米以上。

瞿塘峡有很鲜明的特点,江水汹涌奔流,两岸石壁如刀劈斧砍,岩壁高耸。这样壮美的景观,堪称鬼斧神工。

瞿塘峡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风光绝美。2020年,瞿塘峡当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新地标",可以说当之无愧。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里就是40年代的瞿塘峡,江边壁立千仞,十分陡峭。然而,在这绝壁之上,竟然有古人开凿的栈道,栈道是在坚硬的绝壁上硬凿出来的,具体是何年何月建成的,几乎无法考证。崖壁上有“开辟奇功”、“天梯津隶”的题刻。

一名男子站在石板岬上,远眺瞿塘峡美景。一边是石壁,一边是万丈深渊,走在这里腿直发软。当地人走惯了这样的山路,他们如履平地。随着三峡大坝蓄水,衢塘峡古栈道很多都淹没在了水中。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里就是秭归新滩,滩多水急,以险著称。一艘木船,正劈风斩浪在湍急的江水中前行。江面波涛汹涌,水面下还有看不到的礁石,在这里行船考验的是水手的勇气和经验。谁敢勇闯新滩?唯有三峡船夫!

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在《竹枝词·瞿塘嘈嘈十二滩》中写道:“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足可见瞿塘峡之险。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万县的万安路十字街口。这里是当时万县城内唯一的一个十字街口。前面是万安大桥环城路,后面是大梯子,右边是二马路,左边是三马路。

这里可以说是万县最繁华的地段,平日里十分热闹。照片中左侧建筑门楣上方写着“信泰旅社”,旅社门口是菜市场,立着很多肉架。

街道宽阔,行人如织。向远处望去,城市建筑随着山势逐渐上升,山顶上的楼房和高塔清晰可见。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40年代,万县大街上走来一大群人,他们是同心金兰会游行。前面几个小孩举着牌子,后面的人敲锣打鼓、舞龙相庆。如此热闹的场面,引得路人纷纷驻足观看。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里就是著名的白帝城。白帝城位于重庆奉节县瞿塘峡口长江北岸白帝山上。东望夔门,南与白盐山隔江相望,西临奉节县城,北倚鸡公山。

古往今来,白帝城一直是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现在更是三峡上著名的游览胜地。

唐代诗人李白在《早发白帝城》中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描写的就是三峡的独特美景。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秭归新滩南岸,一群纤夫正拉着纤绳,他们光着脊梁,身体几乎弯成了九十度。队伍中,有一名身穿蓝色长衫的男子,他正在领唱峡江纤夫号子,指挥纤夫们拉纤。

峡江纤夫号子,是长江纤夫们在拉纤时的一种"呐喊",很震撼。细听纤夫们发出的节奏感很强的号子,里面透露出的是激昂、高亢、豪迈、哀怨、缠绵的情绪。更多是同峡江天险和惊涛骇浪英勇搏斗的无畏精神。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里是一处人工开凿的盐井,四周用石块加固。七八十名盐工正用扁担从盐井里往外挑卤水,再将卤水放进盐灶熬制出食盐。

照片拍摄地位于奉节,盐工们挑着沉重的卤水,上下台阶几十趟,十分辛苦。每人扛着一条醒目的扁担,忙忙碌碌像走马灯一样,没有一个人懈怠。现在,这种传统的制盐工艺,已经很少能见到了。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张照片拍摄于宜昌一座码头上,现在处于枯水期,码头上堆积着很多等待装船的货物。江面上的船只,都停在码头上等待枯水期的结束。

像这样的码头,在长江两岸有很多。由此可见,当时的长江航运业是多么的繁荣。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万县一个码头边上,停着几艘木船。船身上有着相同的标识和不同的编号,看样子这应该是一个船队。

万县,是长江边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过去的三峡地区交通不便,这里最常见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就是船。人们出门靠船,运输靠船。码头上有几十级石梯,沿着石梯可以登船和下船。江岸上有一些古来的建筑。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是船舱内部的景象,里面的空间很大,功能齐全。船上有棚,不怕风吹雨淋。一般来说,船工们平时吃住都在船上。

照片中,船工一家人正围坐在一起吃饭。旁边就是做饭的灶台,以及睡觉的床铺。他们以穿为家,以船谋生,这就是船上人家的生活写照。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在秭归新滩的南岸,有专门为纤夫们修建的棚子。棚子下设有茶桌,滩头上的纤夫们不忙的时候可以坐在棚子下喝茶休息,恢复体力。

照片中,几名纤夫坐在大方桌前,品尝着大碗茶,相互唠唠嗑。如果江上有船需要拉纤,他们很快就能投入到工作中。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长江在这里绕了一个弯,岸上就形成了一个古镇。小镇上的建筑一座挨着一座,远处的大山笼罩在薄雾之中,犹如一幅水墨画卷。

古镇边的码头上,停泊着很多小船。江水曲折蜿蜒,江面上小船来往穿梭。三峡风光,令人心驰神往。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江面上驶来一艘渡船,船上坐满了老乡,也装满了各种货物。船工划着小船,从江面上从容驶过。

在峡江区域,当地的居民出行很多时候都是靠船,这也成了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据说,当地有些地方一直到90年代,都没有通火车。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这是位于江边的一个造船厂,巨大的船体木龙骨已经成型,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要不了多久,两艘大船就能下水,扬帆起航了。

在当时,这种传统的造船厂很多,制造出的船只大多用来载客或者运输货物。照片中,造船厂的工人们正在紧张地劳动。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夕阳西下,江面上两艘归航的帆船。船帆上缀着很多补丁,看得出这些船只在江面上航行了多年。帆船依靠风力,船工能省很多力气。

摄影师也是被三峡绚丽的夕阳风光吸引,拍下了这张照片。帆船的左边,是泊船与装满人的渡船,右边,江面上还有一叶急驰的顺流小舟。头顶上正好有一只苍鹰飞过。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三名船工正在摇橹划船。常年的船工生活,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岁月的沧桑,古铜色的肤色,健壮的体魄。

他们拥有成熟的划船经验,能冷静处置各种危险情况,这也让他们成为了峡江上最出色的水手。驾驶船只穿越急流浅滩,游刃有余。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峡江帆影,长江水烟波浩渺,一眼望不到边。江面上十几艘帆船排着队驶向远方。帆船倒映在水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远处水天一色,薄雾中远处的青山连绵不绝,充满了诗情画意。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万县苎溪边,一群妇女在洗衣服。远处,有一座拱桥横跨在苎溪之上,那就是万安桥。该桥始建于民国15年(1926年),由万县商埠局主持兴建。

万安桥是一座三孔混凝土公路大桥,全长100米,宽度约21米,高度40米。这座现代桥梁十分坚固。1980年,长江发洪水,万安桥被淹没,洪水退去,桥安然无恙。后来,建三峡大坝时将桥炸毁。

77年前,被水淹没之前的长江三峡,被美国摄影师拍下,太震撼了!

新滩其实分为上、中、下三滩。这里就是新滩的上滩,江水在这里变得湍急,浪花飞溅。在此行船要十分小心。画面左下角地名叫瓦岗,江对岸地名叫黄岩。几只帆船这正在瓦岗附近拉纤上滩,小心翼翼地上行。滩头下的几只木船正等待上滩。

写在最后:回顾这些七八十年前的三峡老照片,让人感慨万千,壮美的三峡让人震撼,流连忘返。也有一些地方,现在已经消失在水面之下,成为了历史。三峡的壮美与生俱来,是天赐华夏大地的自然杰作。你去过三峡吗?你眼里的三峡是什么样的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3: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第二届长江三峡龙舟邀请赛在忠县成功举行
“举国同庆·奋楫逐梦”。10月1日,中国移动杯第二届长江三峡龙舟邀请赛在长江忠县临江公园水域开赛。来自福建、山东、湖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市的12支龙舟队齐聚重庆忠县,就200
2024-10-01 17:48:00
长江之畔绘就生态富民新画卷
...绿水青山高颜值相得益彰的生态富民新路。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赵军 上游新闻特约摄影师 聂治彬 张圳阳 摄影报道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编辑:吴珊责编:冉文 审
2025-04-20 10:05:00
清漂、保洁结合 江河风光如画
...江干支流及库岸垃圾约9800吨。垃圾转运。上游新闻签约摄影师 赵军 上游新闻特约摄影 聂治彬 张圳阳 摄影报道投稿邮箱:syxw@vip.163.com编辑:吴珊责编:李奇
2024-11-03 09:08:00
记录电影背后的故事,《再会长江》同名图书首发
...长江》则以细腻的笔触梳理9集纪录片拍摄历程,收录了摄影师们撰写的幕后手记和片场花絮,公开影片拍摄现场,让读者看到更多影片拍摄背后的故事。湖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的学生现场请竹内亮
2024-05-28 11:52:00
三峡情·中国心——大型3D纪录电影《新三峡》全球首映式在京隆重举行
...务院三峡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和中央新影集团等单位联合摄制,中央新影国际传媒有限公司承制。利用世界语言,讲述三峡巨变!《新三峡》是自2020年
2025-06-27 11:16:00
2024影像盘点 | 见证身边美好 —摄影师 刘琳
2024影像盘点 | 见证身边美好 —摄影师 刘琳《灯光璀璨》1月18日,重庆渝中区大坪时代天街。《腊味飘香》1月24日,重庆南岸区弹子石菜市场。 《别有洞天》2月1日,重庆南
2024-12-21 09:32:00
光影长歌 三峡入梦 ——《新三峡》导演杨书华记录守望三峡30年
...开始记录三峡、见证三峡,走过了30载春秋冬夏,经历了长江三峡翻天覆地、波澜壮阔的改变作为三峡人,我一直怀着对三峡这片山水的眷恋与热爱,见证三峡、记录三峡、宣传三峡,把人生中最
2025-07-16 09:36:00
首届长江摄影大展开幕 “万里长江绘宏图”展现长江新图景
华龙网讯(记者 张质)长江源头的雪山冰川、长江三峡的雄伟壮观、人声鼎沸的沿江城市……1月26日,“万里长江绘宏图”首届长江摄影大展在重庆市长寿区时代广场启动,为市民带来一场文化盛
2024-01-26 21:37:00
缙云丨林克于:我给老外当导游
...中度过的。“各位旅客,大江轮马上就要进入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 夔峡了,请大家注意,一睹它雄伟的风采……”第二天早上七时过,播音员清脆而宏亮的声音传入我的耳膜,将我唤醒。我刚
2023-08-13 07:1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百岁光耀映经典,千钧笔墨书小兵。日前,“小兵的故事——于明诠主题书法作品展”在市图书馆新馆A馆一层知微展厅开幕。本次展览由石家庄市图书馆主办
2025-09-08 11:43:00
临沂第三十四中学举行八年级英语组暑假读书分享活动
鲁网9月8日讯9月5日,临沂第三十四中学八年级英语组组织了一场精彩纷呈的教师暑假后读书分享活动。在此次分享活动中,多位教师聚焦教育类书籍
2025-09-08 16:38:00
山水意境与体悟哲思结合,问心之旅打造旅游新体验
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500多年前,王阳明因触怒宦官被贬至贵州龙场(今修文县),成就了中国哲学史上无法遗漏的章节——龙场悟道
2025-09-08 17:36:00
传承泉城历史 感悟名人风骨|一场与历史对话的沉浸式研学之旅
9月7日,由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主办的“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活动第八期“文脉传承·历史名人探访之旅”顺利举行。第一站来到大明湖的汇波楼
2025-09-08 17:37:00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节”“亡者节”或“七月半”等,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有些地方是七月十四日)中元节
2025-09-08 18:18:00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勇担使命强国有我
当 亲 切 的 问 候 萦 绕 在 校 园 , 当 温 暖 的 笑 容 绽 放 在 每⼀ 张 脸 庞 , ⺠ 族 ⼩ 学 的 学 ⼦ 带 着 期 盼 与 欣 喜
2025-09-07 18:45:00
陈纳德雕像前,一眼深情“对望”,胜过万语千言
抗馆公布美国籍抗日航空英烈名录增补和勘误名单,抗日航空英雄和英烈后代捐赠珍贵文物,飞虎队创始人外孙女嘉兰蕙也来了陈纳德雕像前
2025-09-06 09:54:00
30年绘就14年抗战烽火,画家崔宁抗日战争长卷展在龙口开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通讯员 王明城9月5日,在龙口市美术馆,一幅50米长的抗战长卷徐徐铺展,瞬间将观众拉回1931-1945年的烽火岁月——这是退休警营画家崔宁用30年光阴
2025-09-06 12:52:00
淮河三峡第三峡:明光浮山峡
大皖新闻讯 浮山,位于淮河右岸安徽明光段。因南北朝时期,南梁开国皇帝梁武帝萧衍建浮山堰而出名。浮山堰处在淮河三峡中的第三个峡口浮山峡
2025-09-06 15:38:00
9月6日,“河北五超”第四轮,秦皇岛队远征保定,“榜眼”“探花”即将上演论剑争锋!
2025-09-06 19:11:00
抒写庸常中的传奇|读若非小说集《十二盏微光》
读《回煞记》的时候,我心里在想,民俗的东西竟能够带出这样的一片深情,这再一次印证了好的小说对读者而言从来都是一份情感的馈赠
2025-09-06 23:27:00
大众网记者 周琛 路鑫 张勇 菏泽报道80年的沧桑巨变,你们曾浴血守卫的山河,已是全新的模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艰苦卓绝的伟大战争
2025-09-05 09:03:00
娄山关|那个一衣带水的地方
走进怀化,是在盛夏季节。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热浪,还有高铁站上鼎沸的人声,这样的热火朝天就像我印象中的湖南人,说话噼里啪啦尾音上扬
2025-09-05 15:41:00
大禹文化⑤丨禹疏九河:到底是哪九条河?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05 16:27: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不沾血的武器 来自吉林的古代“反战顶流”
今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回首往昔,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愈发清晰。在追求和平真谛的漫长岁月中
2025-09-05 16: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