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10:4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清朝已经灭亡了107年,这些看守皇陵的到底是什么人?有工资吗?1912年是我们值得铭记一生的2月12日是我们值得铭记一生的一天,在这一天清朝发布了退位诏书,2000多年的封建统治就此终结,君主专制制度就此结束,

自由民主

的也从这一天开始了。在中国上下5000多年的历史当中,我们经历了无数次的

朝代更替

。这其中清朝是最特别的,因为它是中国最后一个朝代。照理来说清朝灭亡之后,应该是没有看守皇陵的人了,但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接着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怎么样才能成为守陵人呢?

守陵人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每个朝代都会有自己的守陵人。因为守陵人看守的是皇家人的坟墓,所以他们是能够享受到工资的。在古代皇权社会中,看守陵墓是非常必要的,毕竟皇帝的陪葬品都是非常珍贵的,每一件都是

价值连城

,为了看守好这些遗物,皇帝们也是采取了很多的办法来保护皇陵。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一般来说各个朝代的守陵人或多或少都是和皇室有宗亲关系,担任守陵人受到皇帝的嘉奖和享受俸禄。除此之外,犯罪了的人也是有可能会被贬去守陵。还有一种守陵人就是

世代沿袭

,就是家族式守陵。随着朝代的灭亡,一般来说守陵人也会跟着消失,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哪怕到了现在还是有人守着皇陵。那么现在守陵人的工资到底是谁来发放的呢?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清朝统治期间,对于皇陵的维护是很要紧的一件事情,当时清政府也把这当作是一件大事来处理。在军事和管理机制上面都是经过

层层把关

的,毕竟看守的是皇家的宝物,所以会选择有官职的人来担任,这样子领导者也比较好把控。守陵人的工资也是不少的,除了朝廷发放的固定工资以外还有一部分是来源于在皇陵置办的产业。后来随着清朝的灭亡,守陵人该如何挑选成了一个问题。

清东陵和清西陵的那些事儿

清朝除了末代皇帝溥仪没有陵以外,其他的九任皇帝都是有大规模的陵园的,因为位置的关系被分为了清东陵和清西陵。清朝皇陵的风格沿袭了明朝,特别之处是增设了

月牙城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清朝的几任帝王都是有圣德神功碑的,从道光皇帝圣德神功碑才没有的,因为道光皇帝丢了土地,皇太极曾留下祖训,凡是在位时土地少了一份的皇帝,不许立圣德神功碑。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清东陵埋葬的帝王有顺治帝,康熙帝,乾隆帝,咸丰帝和同治帝,他们的皇后和妃子们也一起埋葬在这里。但是后来因为守陵人看守不利,孙殿英把乾隆和慈禧的陵墓给盗了,陵墓破坏很严重。清西陵埋葬的是雍正帝,嘉庆帝,本来按照规定雍正帝应该是跟着自己的父亲康熙葬在清东陵的,但是雍正不知为何不愿意和康熙葬在一起。嘉庆帝的陵墓是乾隆给他督造的,

乾隆也是历史上第一个给儿子造陵的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除了清东陵和清西陵以外,还有一个关外三陵,这个关外三陵葬的是在入关以前的皇帝和妃嫔。像皇太极就是在入关前去世的,所以他就被葬在关外三陵,孝庄太后也是如此。努尔哈赤和他的皇帝妃嫔们一起葬在了清福陵。努尔哈赤的祖父,弟弟以及其他家人的葬在了别的陵墓中。这些陵墓的年代久远,对于研究清朝的历史有着重要意义。

守陵人工资谁来发放?

一开始国民政府在溥仪退位的时候也是允诺过溥仪的,会派人来守护皇陵,国民政府也会支付一定的工资给守陵人。但是因为那个时代实在是太乱了,战火连天,大家保命要紧,哪里还有时间去守护皇陵,所以这个重担落到了爱新觉罗后裔的身上。爱新觉罗的后裔害怕自己祖先的坟墓会被别人打扰,所以主动搬到皇陵的附近居住,把看守皇陵当成自己的使命。但是这些守护皇陵的后代,是根本没有工资的。就这样时间慢慢的过去了,在爱新觉罗后裔的守护下,皇陵一直都

安然无恙

,然而意外还是来了。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国民党的军长盗掘了清东陵,这件事情让清朝的皇室后代忍无可忍了,于是乎以溥仪为首的满清皇室都聚集在了一起,向国民政府发出了反抗。

迫于无奈

,民国政府雇了一些人来守护皇陵,爱新觉罗后裔的怒火才慢慢被平息。但是相比较于之前的守陵人,现在的守护就是做做表面样子而已。国民政府所雇佣的守陵人就是按时打扫一下皇陵的卫生而已。所以真正在承担着守护皇陵重任的还是清朝守陵人留下来的后代们。

大清朝已经亡了107年,为何还有人在看守皇陵

他们继承了自己父亲的工作和使命,与这些守陵人一起守护皇陵的还有爱新觉罗后裔。他们一直居住在这里,没有想过要去别的地方生活。他们把自己祖先的生活环境当成了自己唯一的家园,

把守卫皇陵当作是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对于他们而言守卫皇陵就是在守卫自己的"家园"。虽然大清朝已经不在了,但是对于大清朝的皇室后代而言,对于先祖们,他们还是怀着敬畏之心的。他们铭记着自己身体里所流淌的血液是从何而来的,哪怕是没有薪水他们也依然守护在皇陵的附近。对于他们来说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自己的信念,不只是自己,他们还要把这种信念继续传递下去,保护好皇陵的完整性。

也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把很多盗墓者的盗窃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总结: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个词,也是生而为人最重要的一份情怀。

虽然封建统治带给了我们太多痛苦的回忆,但是也是有好的信念传承下来的。所以对于

腐朽,黑暗

的清朝,大家不要一味的讽刺,反感。我们要用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的态度去看待这些事情。这样我们自己的生活也会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从爱新觉罗后裔世代守护皇陵的这个举动你有什么感悟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讨论,时代的进步和历史的变革,我将与你同在!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揭秘皇陵深处的那段历史密码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承十二帝,从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建立后金算起的话,总共历时296年,如果从爱新觉罗·皇太极改国号“大清”算起的话,总共历时276年。191
2024-06-08 16:27:00
孙殿英盗清陵为何要打掉乾隆的牙、扒慈禧的衣服?
...摇摇欲坠的清王朝在1912年溥仪宣布退位以后宣告灭亡,爱新觉罗一族从此自身难保,更别说保护皇陵了。清东陵这么一块与世隔绝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家禁地,在大清灭亡后也变得朝不保夕了
2023-01-13 13:33:00
清西陵中,唯一一座皇帝生前命名的皇陵
...俭著称的道光皇帝,老样子介绍下这位道光帝,他本名为爱新觉罗旻宁,大清朝的第八位皇帝,老爸是嘉庆皇帝,爷爷是大名鼎鼎的乾隆帝,他也是大清一朝第一个以嫡长子继位的。下面便是他的画
2023-02-04 21:49:00
清朝灭亡后,为何爱新觉罗的后人不去清东西陵祭拜他们
...,可人还是在的,以整个皇族如此盘根错节的关系来讲,爱新觉罗家族当时遗留的后人,最起码也有十多万。在经过了这近百年的繁衍发展,这个数目,最少还要翻十倍,他们活跃在社会的中高阶层
2024-05-21 21:27:00
清朝灭亡后,为什么还有守陵人
...除了末代皇帝溥仪之外,有9个皇帝是埋葬在了清西陵和清东陵的,现如今两个皇陵已经成为了文物保护对象。清朝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埋葬在了清东陵的孝陵。无论是清东陵还是清西陵,它们的
2023-08-05 21:28:00
古代那些修建皇陵的工匠们,事后真的都被杀了吗?
...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制作的清东陵地宫模型以及地宫修建的完整信息。你看了这个东西就会知道,皇陵修建那绝对是完全公开的,所有人都清楚皇帝埋在哪儿,这个
2024-11-08 09:28:00
揭秘明清皇陵的下葬者
...布在河北、湖北、北京、江苏和辽宁,主要包括明显陵、清东陵、清西、明十三陵、明孝陵和清福陵、昭陵、永陵。这些建筑的格局保存完整,反映了皇家陵寝的原貌。规模大、气势磅礴是皇家陵寝
2024-02-28 04:40:00
为何明皇陵一座都没被盗,清皇陵面目全非?非也,明皇陵被考古过
...两部分。先介绍入关后的那部分,这部分皇帝的陵墓都在清东陵和清西陵两个陵区。清东陵陵区内共有五个皇帝的陵墓,包括顺治皇帝的孝陵、康熙皇帝的景陵、乾隆皇帝的裕陵、咸丰皇帝的定陵和
2024-11-19 16:37:00
清朝已覆灭百年,守陵人为何还在
...陵,后来又在河北遵化和易县修建了规模庞大的寝陵——清东陵和清西陵。其中,清西陵坐落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城西永宁山下,始建于1730年,停建于1915年,是目前我国现存的规模最大
2024-06-15 16:49: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
“我最喜欢的济宁楹联”|鱼台孝贤广场楹联
(高山景行 上联:阁壮水云乡,克襄孝道明忠道 下联:德昭桑梓地,且看今贤继古贤)(紫气东来 上联:鱼龙呈变化,万顷烟波堪醉我 下联
2025-10-31 17:24:00
《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肥举行
大皖新闻讯 10月31日下午,文化学者夏冬波新著《吴长庆家族》出版暨读书分享会在合肥育才书店徽州书局举行。《吴长庆家族》是研究合肥市(原庐州府)名门望族吴长庆家族(庐江鳌山吴氏家族)的一部家族史著作
2025-10-31 21:52:00
聚焦如何“提笔绘丹青” 山翁画册《墨痕》出版
继《山翁书画集》和40万字的《山翁评论文集》出版之后,著名书法家、评论家、收藏家山翁先生介绍如何“提笔绘丹青”的专著《墨痕》
2025-10-30 08:40:00
“跟着楹联游济宁 ”第十五站活动走进金乡奎星湖公园
鲁网10月30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金乡,在金乡,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文峰塔前走一走,官学财运全都有。”光善寺塔又称文峰塔
2025-10-30 17:13:00
老有福丨他的百年“青春之歌”:百岁陈世明的信仰与传奇
福州新闻网10月29日讯(记者 朱榕 文/摄)重阳节前,福州江南水都小学的学生们来到台江万颐养老院,探望101岁的陈世明
2025-10-29 15:14:00
每年农历九月九,是中国传统的重阳节。此时,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枫叶正红,形成了登高、赏秋、晒秋、赏菊、插茱萸等重阳节习俗
2025-10-29 16:57:00
寒葱岭,八十载枪声犹在耳——追寻陈翰章将军的东北抗战印记
翰章红军小学的操场上,一尊戴着红领巾的烈士雕塑静静矗立,目光如炬。这位被称为“书生战将”的烈士,就是东北抗日联军杰出将领陈翰章
2025-10-29 18:0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