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民生调查|公园24小时开放方便了谁?新民晚报记者实地观察运营情况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7 17:16:00 来源:新民晚报

4月1日,闵行区最大城市公园——闵行文化公园进一步延长开放时段为24小时开放。目前,上海市中心最大的免费公园——世纪公园目前也正在加速破墙中,超过130万平方米的游园区域将与街区无界融合,并有望在五一前试行24小时免费开放。连日来,24小时公园建设成为市民关心的话题。对此,许多市民表示期待,随着24小时公园不断建成,市民夜游终于不用被保安催了!然而,也有人表示顾虑,深更半夜,会有多少人来游公园?夜间运营,多出不少的人力物力成本是否值得?还有人关心24小时公园的夜间运营质量,毕竟安全可不是小事。

4月4日,清明小长假第一天,记者从晚上9点开始到次日早6点,依次来到位于闵行区的闵行文化公园、位于浦东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位于虹口区的和平公园三座全天开放的公园蹲点采访。了解上海24小时公园的运营情况。

民生调查|公园24小时开放方便了谁?新民晚报记者实地观察运营情况
民生调查|公园24小时开放方便了谁?新民晚报记者实地观察运营情况

图说:上海24小时公园。曹博文 摄

探访实录:游人虽少,但获得感满满

4月4日晚上9点,记者来到闵行文化公园。这天是闵行文化公园宣布24小时开放的首个休息日,但来夜游的游客并不多。记者在位于吴中路上的公园正门坐了近半小时,才有一对夫妻走进视野。

“自从公园夜间也开放,我们晚上回家少走了不少路,在公园走走也蛮舒服”,赵先生对记者说,他和妻子就住在附近,平时白天也愿意来公园游玩,但晚上来得很少,“现在公园夜间也开放了,说不定以后晚上顺路会多来走走”,赵先生说。 “夜跑族”是夜游公园的主力军,晚上10时20分左右,记者遇到了独自在公园跑步的白领曾先生。他戴着导汗带,穿着运动服,护膝,是个“装备党”。“我平时跑步不会这么晚,今天晚上有点事情,但因为正好知道这里24小时开放,所以就过来跑跑,这样不会中断我的训练计划。”在曾先生看来,24小时开放的公园让市民的活动没有了时间的限制,更加自由,并且对于户外运动来说公园里面道路也比较干净,空气也更好。

23时30分许,记者走进公园正门2号门的门卫室,询问夜间开放的人流情况。门卫钱先生向记者展示了门卫岗统计人流的表格。记录显示,21时后共有6位市民从正门进入公园。“再晚基本上不会有人来了” 他对记者说,公园24小时开放前三天,夜间开放时段基本只有六七个人入园。

12时30分,记者来到位于浦东新区的陆家嘴中心绿地,抬头便可看到高耸的“三件套”,公园里到处都是长椅,球形的白色路灯点亮每一片角落。其中还有自动售货机等设施。记者在位于陆家嘴环路上的公园正门蹲守直至凌晨3时,无一人前来。

凌晨4时30分,记者来到虹口区和平公园。随着天色渐亮,公园里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和平公园的智慧跑道上,不断有人加入晨练的队伍。许多来运动的居民已经互相熟识 ,三五成群,笑呵呵地打着招呼。有人提着画眉鸟走进公园,练武术的人“喝!哈!”地喊着,练乐器的人吹响了笛子。不一会,太阳出来了,阳光打在每个人的脸上。郑女士家就住在公园东边的小区里。她说:“公园24小时开放后,我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以前晨练还要看时间,现在不看了。我不光早上来,我有空就来走走,这里景色美。”

和平公园园长胡聿丞告诉记者,从和平公园开始24小时开放以来一年的数据看,在新增21时到5时夜间开放时段,平均每天客流量达1700人次。他表示,公园夜间来客量和周边居民密度相关。和平公园被居民区环抱,不少居民愿意夜间来公园活动。

记者观察:公园24小时开放,功夫在细节

记者实地观察发现,在安全方面,上海各24小时公园都做足了功课。在闵行文化公园,每隔三十米左右,就会有一个集照明、监控和一键报警按钮为一体的装置。不仅如此,滨湖等相对危险区域都被绳索栅栏隔开,通往封闭区域的岔路口都被伸缩门拦住,园区还配有电子围栏感应装置。一旦靠近,“你已进入危险区域,请立即离开”的语音提示便会响起。在虹口区的和平公园,记者看到,各种路灯将公园步道照得明亮,监控摄像头则无死角将夜间开放区域全覆盖,在滨水等危险区域还有专门的瞭望监控。和平公园园长胡聿丞告诉记者,在夜间管理方面,和平公园引入了智能巡更系统,将公园划分为7块区域,每片区域有专门的保安巡逻,保证巡视区域的熟悉。为了确保夜间巡逻的高效安全,保安佩戴的电子工牌附带GPS定位系统,轨迹可回放循迹。在巡更点的设置上,公园将许多巡更点设置在相对隐蔽的角落,让安保巡逻“全覆盖”。

虽然24小时公园在安保设置上做到极致。但将夜间活动的“安全感”传递给市民,让市民愿意走进公园则更加重要,记者了解到,有市民宁可在街边活动也不愿走进公园,原因就是灯光太暗。在闵行文化公园,记者发现,虽然公园安保设施充足,但是在深夜,比起公园,市民更愿意到紧邻公园的闵行博物馆、宝龙美术馆区域活动。与公园内冷冷清清不同,当日这里聚集一些三五个散步夜跑的人,一块草坪上,还有不少青年带着若干只宠物犬在一起活动。“如果稍早些人多的话我愿意进去跑跑的,公园还大,这个时间太冷清了,虽然公园里面也有照明,但比起这里来说还是很暗的”,在博物馆旁街头跑步的一位女士这样对记者说。记者也观察发现,公园西侧照明比较充足,东侧区域灯光则较为稀疏,有岔路几乎没有照明。记者查阅相关报道了解到,闵行区博物馆区域每晚亮灯也正从上月15日开始,这一举措正来自于闵行区政协委员一份《关于闵行文化单位实施“亮灯工程”的建议》,短短半月,就聚了人气。

另外,记者还发现,一些公园管理细节需改善,陆家嘴中心绿地公园虽然24小时开放,但保安值班室内,两名保安却同时并排躺在地铺上呼呼大睡。夜晚,公园内野狗成群,看到记者路过便狂吠不止,紧紧尾随,让人心惊肉跳。

记者还注意到,在闵行文化公园夜间开放的公共厕所并不充足,市民如厕恐有困难。记者实地考察发现,沿着公园夜间开放区域步行一周需要近一个小时,然而途中的4座公厕在21时后悉数闭门。公告写着,市民夜间如厕需要到公园三个门卫室借用厕所。由于公园很大,并且缺乏指引,市民快速步行至最近的门卫室可能也要十五分钟。晚上11时30分,记者就在公园东侧步道迎面撞见来夜跑的市民不得已在路边绿化带解手。

专家声音:盼更多24小时开放公园涌现

公园24小时开放,每每成为市民争论的话题。记者蹲点采访发现,24小时公园,确实是公园在时间上的一次“破墙”。为夜游市民带来了获得感。但也有从业者表示,夜间开放确实带来不少成本,公园的管理也并非易事,尤其对于大型公园而言,如何看待这对矛盾?对此,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姜炎鹏认为,要回到公园作为公共空间的本质属性。

“公园的本质是公共空间,它不仅仅是一个游玩的地方,更应该作为一个多功能的场所,让人们在这样一个空间里面可以做各种各样的事情。那么破除时间和空间上的围墙,更多更好地面向市民就是应有之义”,姜炎鹏认为,不应该因为运营管理上面的难点应该正面面对解决,不能因此就回避开放,这正是对城市精细化管理的考验。

近年来,从不收门票,到破墙透绿;从儿童友好,宠物友好,到如今的24小时开放……上海正以扎实的脚步,将城市公园打造成开放的公共空间,让公园成为城市的闪亮名片,成为开放、包容城市气质的写照。今年,上海将继续推动30座城市公园24小时开放,一步一个脚印向 “千园之城”迈进。期待24小时开放公园为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

本报记者 曹博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7 21: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在上海外滩,买2元饮用水要靠运气?
...观光平台饮用水近期却因“断货”成了游客诟病的对象!新民晚报夏令热线记者数日来多次实地走访发现“断货”背后有“花式操作”观光平台上“2元水”难买到“还记得外滩的‘1元水’吗,现
2023-08-01 19:28:00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本报“问‘题’于民”活动收到六百多条问题线索花大心思解民生“小事”编者的话民生无小事。游园如厕难,社区食堂远……这样的民生“小事”成了“问‘题’于民”反馈中的“
2023-05-08 14:45:00
上海一地铁站出入口装了11个摄像头,有的还在厕所附近?轨交回应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最近,有市民向新民晚报反映,地铁10号线邮电新村1号出入口安装着11个摄像头,在站内通道靠近厕所附近,也安装了摄像头 ,让不少市民感到不解和困惑。“是否有必
2023-10-25 13:54:00
“撤场前一天,还在收钱充卡!”沪上某主题乐园“销声匿迹”,300多家长懵圈了
图说:现场已经空空如也 新民晚报记者 徐驰 摄(下同)多位市民向“新民帮侬忙”求助,他们在位于浦东新区唐镇上丰路1788号恒生商业广场内的“嘟嘟鸟”主题乐园办理了预付卡后,商家竟
2024-01-03 16:08:00
@乒乓爱好者,三位世界冠军为你送来新年祝福,请注意查收
...同时,几位名宿对2023年上海市乒乓球首个开年大戏——新民晚报红双喜杯迎新春乒乓球公开赛充满了期待,希望快乐乒乓,给大家带来好运。新民体育,赞4自2005年举办至今,新民晚报
2023-01-21 10:00:00
雏鹰飞入海港青训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雏鹰飞入海港青训武磊颁奖为足球少年鼓劲武磊出席颁奖仪式本报记者 李铭珅 摄 昨日下午,武磊身着白色上衣,以赛事形象大使的身份亮相浦东足球场多功能厅,给两位后辈颁
2023-02-27 14:16:00
文体跨界成就消费盛宴!从乒超联赛火爆说起
...,等待热爱体育的你来发现和体验。上海男篮主场火爆 新民晚报记者 李铭珅 摄 全城新消费乒乓跨年,成了2025年上海体育的新话题。曾经需要靠赠票才能填满座位的乒超联赛,一夜之
2025-01-06 09:45:00
...海陵;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执行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新民晚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朱国顺;人民日报《新闻战线》杂志社副总编辑冷梅;新民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刘可;副市长王映海出席。
2023-10-12 07:53:00
滨州上海两地就媒体合作开展交流活动
...滨州市赴上海“体悟实训”队队员前往上海报业集团旗下新民晚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开展考察调研及合作交流活动。《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着眼于“
2024-06-21 11:58: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合众和你在一起:风雨中守护每一份希望
在生活的起伏跌宕中,保险如同一盏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近日,合众人寿江苏宿迁中支以一次迅速而贴心的理赔服务,再次展现了其在客户面临困境时的坚定守护
2025-10-09 22:19:00
万余名优秀学子“职”等您来!临沂大学毕业生双选会即将启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其峰10月9日,临沂大学面向社会发布“临沂大学2026届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活动”邀请函,邀请各用人单位莅临选才
2025-10-09 21:39:00
深耕党史廿九载!蒙阴县委党史研究中心王铭铎守好“红色家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主余凤在蒙阴县,有一位深耕党史领域的“老黄牛”。他以笔为犁,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梳理红色脉络;以心为灯
2025-10-09 21:39:00
听力下降后第一选择,90%的人搞错了!
45岁的张先生(化名),是一家公司的项目负责人,每天在会议室、客户现场来回穿梭,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某个周一早晨,他忽然觉得左耳像是被棉花塞住
2025-10-09 18:15:00
嫦娥之快,可越九天;天问之远,已巡星火。北斗之明,导航寰宇;神舟之捷,往返苍穹。人类探索的脚步,正以加速度迈向那浩瀚星海的深处
2025-10-09 18:51:00
青岛平度:“00后”截瘫女孩李子萱55小时自主登顶泰山 以生命韧性书写无障碍出行新篇章
鲁网10月9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10月7日晚9时许,山东泰山南天门见证了一场震撼人心的突破:青岛平度00后女孩李子萱
2025-10-09 18:16:00
鲁医健康说|睡不好非小事,睡眠障碍易缠上这些人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秦聪聪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关系着大众的健康幸福,也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
2025-10-09 18:15:00
国庆我在岗|国庆“警”色浓 忠诚护平安
多彩贵州网讯国庆假期,当大多数人沉浸在与家人团聚、外出游玩的欢乐中时,黔东南公安广大民警辅警始终坚守岗位,用一件件暖心警事
2025-10-09 17:03:00
临沂圣陶高级中学魏冰玉老师、张晓双老师获评高新区“表现突出教师/班主任”荣誉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临沂高新区教育体育工作办公室公布2025年表现突出教师、优秀班主任评选结果,临沂圣陶高级中学喜讯传来——魏冰玉老师凭借扎实的教学功底与突出的育人成效
2025-10-09 17:03:00
Ddrops滴卓思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纪录片重磅发布,以全球视野探寻宝宝营养的关键
近日,全球知名营养品品牌Ddrops滴卓思发布了《全球宝宝第一口营养》系列纪录片。该系列包含9部短片,深入全球9个国家
2025-10-09 17:04:00
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 初步研判:近几日原震区发生更大地震可能性不大
大皖新闻讯 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10月9日13时17分在四川甘孜州新龙县发生5.4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震中位于北纬30
2025-10-09 16:34:00
微光成炬!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里的这些暖心故事想讲给你听……
在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时间似乎总在两种节奏里流转:急诊、门诊通道的脚步急促而紧迫,病房里的话语却温柔又绵长。这里不仅有与病痛赛跑的紧张时刻
2025-10-09 16:32:00
一面锦旗映初心 一颗诚心育桃李——记莒南县西城小学张宏老师平凡而温暖的善举
鲁网10月9日讯近日,莒南县西城小学老师张宏用一次拾金不昧的平凡善举,生动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她在外出途中捡到一部崭新手机后
2025-10-09 16:29:00
“日薪5000元,急招‘霸总爹’”等极具吸引力的短剧、群演招募信息在社交平台热传,吸引银发族及兼职人群。但《法治日报》调查显示
2025-10-09 16:13:00
东南网10月9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黄琼芬)10月1日,《泉州与中国当代艺术》讲座在位于泉州鲤城区的小山丛竹书院举行。小山丛竹书院
2025-10-09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