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专注水稻育种 诠释无悔人生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2-28 10:1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恩施日报

专注水稻育种 诠释无悔人生

全媒体记者 刘磊 通讯员 蔡娟

州农科院高级农艺师李继辉,怀着对田野的无限深情,36年默默耕耘在农业科研一线。

2008年,李继辉被评为“首届恩施州具有突出贡献专家”,2015年获中华农业科技奖,2021年被评为“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

学农,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

“我的决定没有错!”谈起工作,60岁的李继辉精神十足。

1962年,李继辉出生于恩施市盛家坝镇。祖辈务农,家里人多劳力少,读书时,每到收获季节,李继辉都要帮家里收黄豆、包谷。

1983年,李继辉初中毕业,得知可以报考农校时,他毫不犹豫填下志愿。

他的想法很朴实:想学点真本事解决人们的吃饭问题。3年后,他被分配到州农科院,成为一名农业科研人员。

要揽瓷器活,得有金刚钻。

不满足于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李继辉利用一切机会加强学习。向书本学、向能人学、向大学教授和农科院专家请教,用脚步丈量、用心观测,他的足迹遍布全州每一个农业示范基地。

“那时大家的日子都很苦,我们团队就想弄点好品种让大家吃好饭。”1992年,李继辉担任助理农艺师。恩施州农村有种植长粒籼稻的传统,但本地水稻产量不高,且稻瘟病严重,要增收,必须突破品种瓶颈。

为破解这一难题,李继辉团队引进几百份种质资源,进行“恩稻3号”育种试验。

水稻生长季成为团队最忙的季节,试验时间不够,李继辉就利用午休或下班后做试验。

多年坚守,终有成果。培育出的“恩稻3号”既提高了水稻产量,也增强了抗病性,亩产可达500公斤,稻农每亩可增收60元左右。

育种,农民和企业认可才算成功

怎样让水稻品质更好、产量更高?

2011年,李继辉着手培育满足新时期市场要求的新品种水稻——用外地引进的水稻做父本、本地水稻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

恩施山地多、温差大,稻瘟病严重,要适应这些条件,并将口感优、适应性强、抗虫病能力强、高产等目标优势集于一身,新品种研究面临的难题很多,但李继辉没有退缩。

“要直面困难、解决困难!”他坚持“形态改良与杂交优势利用相结合”育种理念,利用水稻杂交优势提升米质,改善水稻形态,增强抗病、抗虫性能,提高产量。

育种、种植、施肥、撒药、收割,每一个环节,李继辉都严格把关。遇到下雨或高温天气,他总是立刻赶去稻田,察看水稻苗的状态和长势,掌握第一手资料。

团队成员蔡娟说,李继辉每月坐在办公室的时间加起来不足半天。

“每年杂交一代,每个生长阶段都要经过反复观察、测量和筛选,大多数会被淘汰,最终留下的寥寥无几。”李继辉说,每年能从6000多株水稻苗里“脱颖而出”的稻苗不超过50株,育种成功则需要10多年。

“农民和企业认可才行。”田间试验期间,李继辉经常邀请种植户和企业参与选种,参考他们的意见开展育种工作。

功夫不负有心人,以李继辉为第一选育人选育的恢复系“恩恢66”脱颖而出,水稻新品种“中9优恩66”终于问世。

该品种在适应性、抗病虫害、产量、品质方面均优于以往品种,水稻品质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能较好克服水稻普遍存在的产量低、抗性差、整精米率低等问题,较好协调了产量和品质的矛盾。

至今,李继辉育成的31个水稻品种均通过州审定,32个水稻品种通过省审定,8个水稻品种通过国家审定。

选育,不断否定过去创新未来

水稻育种是一个不断否定过去、不断创新的过程。随着极端气候频现,倒春寒、寒露风等低温灾害逐年增多,培育更优质、适应性更强的水稻良种成为必然选择。

在有关项目的支持下,李继辉团队持续开展优质抗病高产水稻品种选育工作。

每天晨曦初露,他便拿起科研笔记本,钻进地里,观察、记录作物性状。中午简单吃完午饭,稍事休息后又连忙回到田间。

“育种就像培养小孩,亲力亲为才能熟悉它的优缺点,并不断改良让它‘成才’。”李继辉说。

功不枉使,地不亏人。2021年,李继辉团队成功培育出优良品种——喜两优丝苗。

“这些大米外观晶莹剔透,闻起来香,吃起来软,带有一丝嚼劲,已经通过了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评定。”说到自己培育的稻米品种,李继辉十分自豪。

适应恩施气候、拥有高产基因优异种质的“赣73优66”,解决了众多瓶颈问题的“宜香优66”,达到国家优质稻谷标准二级的“中9优恩66”,都是李继辉的“孩子”。

“如果人生可以重来,我仍会选择在这个岗位努力做更深的研究。”李继辉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8 11: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安子堡里庆丰收
...来凤县富民种业产销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进行水稻良种育种。向开金也结束在外务工生活,返乡进行水稻良种育种。忙完农活,吃完早饭,向开金赶到庆丰收现场,现场已是人山人海。早上8点,
2023-08-26 09:34:00
追着太阳 播种希望
...不懈追求。33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王黎明一头扎进玉米育种的科研大军,从原恩施州天池山农科所一众专家手中接过玉米新品种选育、制种的接力棒。如今,已成为恩施州农科院副院长的他,还
2023-05-06 09:34:00
本文转自:农民日报水稻育种联合攻关组由国内水稻育种优势科研教学单位20家、种业企业16家共36家单位组成,聚焦国家水稻产业发展重大需求,集聚优势科研教学单位和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
2023-01-04 05:10:00
重磅!杂交水稻国际育种中心项目落户柳江区
...现场。柳江区委宣传部供图2022年12月29日,杂交水稻国际育种中心项目签约仪式在湖南省长沙市举行,标志着杂交水稻国际育种中心项目正式落户柳州市柳江区。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
2023-01-03 18:01:00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稻研究所所长胡培松:分子设计育种让水稻高产又优质■ 本报记者 徐慧玲决定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如何通过科学育种满足特殊群体在营养摄入上的“定制
2023-01-07 07:01:00
杂交水稻育种需千挑万选
...究室主任,从事农业科研工作已有6年。6年对于杂交水稻育种工作而言,尚不及一整个流程的时长。水稻育种是一个连续漫长的过程,包括育种目标的制定、亲本杂交及其后代材料的鉴定与筛选、
2023-05-15 15:48:00
立足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寒地水稻育种能力
...黑龙江日报聂守军代表立足科技自立自强 提升寒地水稻育种能力图片由受访者提供□本报记者 周静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全国人大代表聂守军建议,将“提升寒地水稻
2023-03-07 07:26:00
国内首个水稻主效功能基因分子模块育种芯片在鄂研发成功
...科技重大专项支持的国内首个水稻主效功能基因分子模块育种液相芯片“稻功芯一号”研发成功。“稻功芯一号”可促进突破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有效解决我国种源“卡脖子”难题。“稻功芯一号
2024-10-14 17:10:00
...瘟病野外科学观察实验站建设依托基地以及提高我国抗病育种水平的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为推动水稻绿色种植探索出可推广应用的新模式。
2023-01-16 15:0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今日天光 | 恰逢白露节气,来一碗热腾腾的桂圆粥
今天是2025年9月7日,愉快的周末又要过去了,恰逢白露节气,来一碗热腾腾的桂圆粥,给生活增加一份甜蜜吧。
2025-09-07 08:21:0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能量的“中小微”丨品一品大运河畔的地标美食
麻辣鲜香的火锅鸡从卖产品到卖体验品一品大运河畔的地标美食赏运河美景,品火锅鸡美食,已成为游客打卡沧州的标配。若寻觅一家好吃好玩又好逛的沧州火锅鸡餐厅
2025-09-06 08:25:00
纵览·9张|有趣的馒头
壹 “我是个颜控,见到馒头竟然可以做得这么好看,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石家庄市桥西区的杨女士在她的花馍馍店里一边专注地制作着花朵
2025-09-06 09:50:00
临沂炒鸡——待客的硬菜
文/卢蒙有一年春天,和孩子有事去北京,在协和医院东的西总布胡同找了个馆子,打算寻几款京味菜享受享受,菜单拿过来,赫然有“临沂炒鸡”在列
2025-09-06 10:36:00
烟台市奇山医院开展法律法规专题培训
9月2日,烟台市奇山医院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专题培训。全院临床、医技及行政后勤科室人员共200余人参加
2025-09-07 00:01:00
白露吃龙眼,一颗顶只鸡?今天来揭秘!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当暑气渐渐消散丝丝凉意开始弥漫白露节气便悄然来临在白露这天福州人“白露吃龙眼”的习俗最为众人所熟知福州有句俗语叫“白露必吃龙眼”
2025-09-07 00:29:00
适用人群更广泛!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山东首方落地
9月5日,源自瑞士的新一代抗失眠药达利雷生(商品名:科唯可®),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和山东第一医科大附属省立医院开出山东省首批处方
2025-09-06 15:11:00
2025十大高口碑护肝片终极排名,Livereliv肝细胞修复效率第一
加班熬夜时你是不是也在一杯又一杯地喝咖啡,明明早就已经精疲力尽,可是到了床上却怎么也睡不着?这并不是小问题,根据相应的数据显示
2025-09-05 12:27:00
2025药品安全周首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规范医美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安全的提示
近年来,随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求的不断提升,中国医疗美容(以下简称“医美”)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其中,注射类产品因创伤小
2025-09-05 12:28:00
防慢病,治未病,主动健康才是硬道理
近日,一项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团队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的研究引发广泛关注。研究指出,早发糖尿病群体(即40岁以下确诊者)的疾病发展轨迹与中老年患者显著不同
2025-09-05 12:29:00
贝锐蒲公英:云端一键部署,加速医疗手术视频跨地域协同
在医疗行业迈向数字化的进程中,多模态数据协同应用与远程协作正成为大势所趋,有力地推动了优质医疗资源的共享与普及。不少医院已着手打造手术医教研数智化平台
2025-09-05 12:29:00
昆明太医堂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全力打造现代化综合性医院
昆明太医堂医院是由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审批成立的正规医院,按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具备合法的医疗执业资质。昆明太医堂医院拥有一支专业的医疗团队
2025-09-05 12:30:00
温差偷袭易感冒,白露养生有妙方
“兼葭苍苍,白露为霜”——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将至,昼夜温差在这一节气达到一年中的巅峰。中午还觉得热意不减,而早晚却已经有了秋天的凉意
2025-09-05 12:30:00
为什么大健康品牌都在抢报「健观产品创新榜」?
大健康品牌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扰:产品创新力十足,却缺权威认证难获市场信任?渠道拓展四处碰壁,优质产品困于 “酒香也怕巷子深”
2025-09-05 14:14:00
埋线、微创、全切,哪种双眼皮术式更适合你?厦门美莱眼整形享福利补贴
在追求精致容颜的今天,双眼皮手术已成为医美领域较受欢迎的项目之一。然而,面对埋线、微创、全切三种主流术式,许多求美者陷入选择困境
2025-09-05 1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