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文汇报
去年以来,上海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涉寄递毒品犯罪案件在全部毒品犯罪案件中占比超四成
盯紧寄递环节,守护小包裹的“大安全” 本报讯(记者单颖文)今天是第36个国际禁毒日。市检察院昨天通报打击治理寄递领域毒品犯罪工作情况。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涉寄递毒品犯罪案件,在全部毒品犯罪案件中占比超四成,以检察履职守护小包裹里的大安全。
据通报,本市涉寄递毒品犯罪案件中,跨境寄递占比约58%,跨省寄递占比约32%,本市寄递占比约10%。从毒品类型看,新型毒品占比较高。案件中查获的新型毒品均含有我国明令管制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成分,这些新型毒品多以糖果、电子烟、减肥药等样态出现,甚至藏匿在牙膏、咖啡等生活物品和食品中,伪装性强、辨识难度高。从作案方式看,多采用“网络+寄递”方式贩运毒品。犯罪分子利用寄递行业覆盖面广、方便快捷的优点,通过钱货分离、人货分离、第三人代收快件、第三人中转跨境寄递毒品等方式作案,犯罪手段更加隐蔽,加快了毒品扩散流通的速度。从犯罪特点看,利用智能快递柜、同城跑腿等新业态寄递毒品案件占比上升。在本市同城寄递毒品案件中,通过闪送等方式贩运毒品占比约四成,甚至有“跑腿小哥”利用平台接单、代配药物等方式贩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
通过大走访大调研,市检察院加强与相关监管部门沟通联系,与6家寄递头部企业开展座谈交流,全面梳理了解利用寄递渠道毒品犯罪案件情况和监管难点,在全市检察机关开展“落实‘七号检察建议’,共护寄递安全”专项行动。市、区检察机关与相关监管部门建立常态化联络联动机制,携手落实“平安寄递”建设。
围绕涉寄递毒品中新型毒品多、新业态不断涌现等新情况新问题,全市检察机关会同公安、禁毒等部门共同加强问题研判和依法打击,同时加强对寄递渠道违法犯罪线索收集、移送、立案监督力度,引导公安机关开展侦查取证、追捕追诉工作。
全市检察机关与邮政管理、公安、禁毒、海关等部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协同处置等工作机制,会签本市《关于进一步加强邮件快件寄递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协同监管部门积极推动寄递行业诉源治理,夯实寄递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推动实名收寄、收寄验视、过机安检3项制度落实落细。
此外,针对寄递渠道的毒品犯罪问题,全市检察机关及时制发社会治理检察建议,做好办案“后半篇文章”。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6-26 07: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