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4-04-25 13:14:00 来源:感受你的温柔

我是63年生人,今年61岁。小时候父母工作忙,我一直被寄养在姥姥家里。那时候我经常跟村里的小伙伴下河摸鱼,上山采蘑菇,我的小学也是在村里读的,在那里,我度过了一个美好的童年。

后来,我回到城里读书,毕业之后当了老师,跟同为教师的爱人结婚。结婚之后要忙工作和家庭,我很少回姥姥家,跟小时候那些玩伴也断了联系。

十年前,90多岁的姥姥生病,我陪同老妈回去探望。小时候的玩伴还在,他们对我嘘寒问暖,给我送自己上山挖的野菜,给我送自己种的粘苞米,让我感觉到浓浓的乡情。另外,老家的空气新鲜,环境安静,当时我就有了退休之后回农村养老的想法。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我55岁退休,爱人不放心我一个人回农村居住,让我再等几年,等他60岁的时候跟我一起回农村。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孩子在外地上班,一年只回来几趟,我在家也没事可干,就接受了学校的返聘,又教了一届学生,去年,学生们毕业,我也正式退休了。

我让表弟帮我物色一个院子,并说出了自己想回农村养老的想法。表弟劝我三思而后行,他说农村生活比不上城里,很多东西都不便利,买了房子又不能过户,不值当。

我对表弟说自己就是农村长大的,喜欢农村的生活,简单、安逸。表弟说姥姥去世之后,房子一直空着,本想扒了种菜,既然我想回去,就去住姥姥留下来的房子吧。

爱人是城里人,他没去过农村,所以他对农村生活还是挺期待的。

老房子有点年久失修,我和爱人买水泥买沙子,找到村里的泥瓦匠和装修工人,用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把房子翻新了一遍。我们只是换了个房盖,安装了热水器、马桶和地暖,粉刷了墙壁,买了点家具就花了将近10万块钱。

看着自己动手装修好的房子,我和爱人满心欢喜,幻想着坐在院子里数星星,听着池塘蛙声一片的美好田园生活。然而,我和爱人住了8个多月就失望地离开了农村,并发誓以后不会轻易回农村了。之所以放弃花了10多万翻新的老房子回城里,主要是有以下几点原因: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第一、农村的生活很不方便,这种不方便体现在方方面面

首先,交通不便。我和爱人都不会开车,家里离镇中心有5里路,走路得40分钟,打车得20块钱,关键经常打不到车,因为那些出租车都是在农闲的时候才出来兼职。

我和爱人为了锻炼身体,一人搞了一辆自行车,骑行去镇里买东西。农村的道路很窄,路两旁杂草丛生,把两边的道路挡了大半,我们也只能靠路中间骑行。村里有养鸡户,大货车不断,司机看到我们也不减速,反而是我们吓得赶紧下车躲到路边。

其次,村里没有超市,买一点点东西都要去镇上。以前村里有个小卖部,老人家去世以后他的儿子接着开了几年,后来村里人有了汽车和摩托车,都喜欢到镇上去买东西,村里的小卖部也就黄了。年轻人无所谓,骑着摩托车几分钟就到了镇上,我们这些老年人骑着自行车,遇到上坡还得下来推上去,费劲。

最后,冬天的时候寸步难行。虽然村里通往镇上的道路修了水泥路,但是冬天下上雪之后没人清理,被大货车一压,溜光锃亮,别说骑车,走路都得格外小心。尤其到我们家还有一个大下坡,两边都是大沟,这样的道路,就是打车我也心惊胆战。

说到底还是我家离镇上太远了,如果就住在镇边上,我想这些情况应该会好很多。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第二、农村山清水秀,空气新鲜都是过去式

我小的时候,每次下过雨之后就会闻到一股泥土的清香,稻田里的青蛙也呱呱叫个不停。现在一到下雨天,就会闻到一股腥臭味,因为养鸡户很多,粪水会沿着高地流向沟沟壑壑,太阳一出来,味道刺鼻。

我问村里人,现在怎么听不到青蛙叫了?他们说村里扣大棚的多,农药化肥用了很多,袋子到处扔,池塘和稻田里面都有农药残留,鱼虾都少了,更别说青蛙了。

我们村离镇上比较远,没人给放垃圾桶,大家就把垃圾倒在一处水沟旁。原本可以用来洗衣服的小河沟,现在堆满了生活垃圾,不禁不好看,夏天路过的时候味道还很大。

我怀念小时候的大井水,清凉甘甜。可现在大井边上散落了满地的农药袋子,我根本不敢去井里取水喝。就连院子里面的井水也有一股说不出的味道,大家都说是环境污染造成的,我和爱人不得不买纯净水回来喝。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第三、老熟人越来越少,一个孩子都看不见

以前的老熟人,去世的去世,搬走的搬走,认识的就那么几个,曾经百十来户的村子,如今只剩下30几户人家,还都是老年人居多。

我在村里住了8个多月,别说有生孩子的,连个半大孩子都看不见。老一辈的子女们都进城安家了,生了孩子之后也很少回农村,即使回来也就待上那么一两天,村子里一点生气都没有,更别说有什么休闲娱乐活动。

村里一年到头也办不上一件喜事,白事却一个接着一个,着实让人有些压抑。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第四,农村人不再淳朴,甚至嫉妒心很强

我和爱人都不会种菜,想着别霍霍菜园子,到屋后的树林子边上开垦了一片荒地。我们前脚把地垄打好,后脚就有邻居说那树林子是他们家的,不让我们在那里开荒。那邻居我们从小就认识,我笑呵呵地说种着玩,等丰收了给她送去,结果人家根本不跟我套近乎,愣是不让我种,她自己种上了苞米。

一开始我去同龄人家串门,都是客客气气陪我聊天叙旧,时间一久人家也不客气地说:“我们没空陪你聊天哈,你们两口子有退休金,我们啥也没有,上有老下有小的待不起。”

村里有人去世,一开始我觉得自己不欠人情,就买点烧纸送过去,结果背后就有人说我抠门,城里来的退休教师就买点纸,真是一毛不拔。后来我才知道,农村有人去世已经没人买纸了,都是直接随礼,200元起步。

我想着自己也不差那200块钱,就跟着别人也随200元,可还是有人背后说我。意思去世的都是我的长辈,当年也是看着我长大的,从城里回来怎么也应该多给点。

我是敢怒不敢言,生怕自己说了什么话得罪人。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第五、看病极其不方便

村里没有卫生所,只有一个赤脚医生,已经76岁了。村里人有个头疼脑热的都去她那里拿药打针,可是我还是有点信不过她,只能跑去镇上的医院。到了镇上的医院一瞧,那里的医生也都是一些老年人,看病全凭经验。

有一次爱人右腹部疼痛,我怀疑是阑尾炎,想去镇上医院做个B超,结果做B超的医生有事请假了,让我们去县里医院检查。我就很奇怪,难道镇上医院只有一个可以做B超的医生吗?医院表示很少有人来镇上看病,就把这当成一个诊所吧。

这话一听我就有点害怕了,毕竟我和爱人岁数也大了,要是有个急病后果不堪设想呀!最后,不得不和爱人搬离了农村老家,装修好的房子也扔在那里了。

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城里人回农村,只适合小住,不适合养老

经过在农村居住的这8个多月,我亲身体会到农村生活的诸多不便。如果说偶尔回去度个假、散散心,农村老家确实是个好地方。但要想退休之后回村养老,真的不建议。

养老,最重要的是方便,生活方便,看病方便,如果这两者满足不了的地方,就不适合养老,大家说呢?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5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我67岁,和老伴的退休金加起来18000,回农村养老后,1年就后悔了
...居们开始互相打趣:“你看老陈,快70的人了还开车呢,城里人就是有钱”。 他们老家位置偏远,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村里好几个年轻人到了结婚的年纪也没混上一辆车,有时出远门就跑到老
2023-04-28 14:13:00
浙江夫妻砸50万这样养老,接下来一幕冲上热搜!网友:羡慕了
本文转自【钱江晚报】;对很多城里人来说,农村的青山绿水固然令人向往,但长期定居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浙江一些资源禀赋较好的乡村却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城里人返乡“栖居”,诞生了余
2023-09-01 10:44:00
深度融合,驱动城乡双向奔赴
...村明月湾村的古树下、小巷里,不少村民在卖桃。“很多城里人开车来旅游,看古建,尝农家菜,游客多了,我们的农产品也不愁卖。”村民王林发说。这是江苏城乡“握手”的一个生动注脚。20
2023-07-07 02:25:00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特产变爆品 城里人当“新村民”
...转自:贵州日报[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乡村特产变爆品 城里人当“新村民”——城与乡的“双向奔赴”激活农村消费一池春水游客在麻江县宣威镇药谷江村游玩避暑。 陈孝新 摄(贵州图
2023-09-12 03:37:00
...售卖变现,不但给村里的群众额外增加收入,还能吸引着城里人到农村观光体验生活,随便带来了不少的投资招商机会,像这种一举多得的好日子,让村里的老百姓越过越有劲了……”谈及不时有城
2023-01-30 17:56:00
65岁阿姨跟儿子进城养老享福,每天都想回老家
...城里生活,张阿姨觉得太苦闷了,没有人聊天。在儿子家养老,村里人都羡慕张阿姨享福,张阿姨却觉得每天都很累,做家务带孙子,忙个不停,张阿姨每天都想回老家。1张阿姨说,相比在儿子家
2023-01-10 11:32:00
回待了几天,就发现了五大“怪象”,咋回事?几乎村村都有
...须要有一些政策来解决农村老龄化的问题,比如建立农村养老院等措施。总之,农村出现了这五大“怪象”,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情况?这与乡村的发展和人们的观念变化有关系吗
2023-11-03 21:02:00
我62岁,夫妻俩退休工资11000,回农村养老一年,我俩却落荒而逃
...场舞喇叭声更让我心烦意乱。我对老伴说:“咱们回农村养老吧,老家天蓝水清,日子慢悠悠,种点菜、养点鸡,过点自在的日子。”老伴一开始还有些犹豫,毕竟我们在城里住了几十年,早就习惯
2024-11-22 22:45:00
儿子靠不住,农村现在流行养女防老
...陈琳一般嫁出去的女儿,共同甚至更多地承担起了父母的养老责任,出现了所谓的“女儿养老”现象。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公共管理学院教师甘颖告诉南风窗,相较于城市多样的养老模式和较有保
2024-11-26 13:22: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公交司机守护走失幼童
“这孩子一个人在路边太危险了!”近日,太原公交二公司S15路驾驶员闫利锋结束上午运营任务,驾车途经山西实验小学门口准备返回场站时
2025-11-08 18:06:00
拥抱与解决方案如何同频? 珍爱网支招恋爱沟通指南
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情侣之间的沟通似乎越来越容易“撞车”,其中“他在讲道理,她在等拥抱”引发了无数网友共鸣。情侣间往往在同一件事情上各说各话
2025-11-07 15:59:00
作文《藏在罐子里的爱》感动全网 老师讲述背后故事:学生主动要看不好的评论
大皖新闻讯 学生在作文中回忆与奶奶之间的事,奶奶从罐子里舀白糖给他吃的小小回忆,生动表达了祖孙之间真挚深沉的情感。老师被这篇作文感动
2025-11-07 19:23:00
带“家味”的炒饭 满是爱的味道-中国吉林网
长白时评评论员 殷建光“爸,食堂的菜总觉得少点啥,特想吃你炒的饭。”这句随口抱怨,让父亲关了天津的烧烤店,奔波900公里到吉林四平为女儿支起炒饭摊
2025-11-06 13:35:00
西安女子取现百万现金险被骗 民警8小时耐心劝阻
从起初的抗拒,到最终的感激,民警的耐心劝导,挽回了她被诈骗分子“盯”上的钱包。女子取现100万险被骗 民警火速拦截近日
2025-11-06 18:29:00
电话听出异常 受伤老人获救助
独居老人踩着凳子取柜顶东西,摔倒在地,无法起身。正当不知所措时,网格员给老人打来问询电话,获悉这一突发情况。11月6日上午
2025-11-06 22:11:00
珍爱网见证:在屏幕那端,他们找到了余生的伴侣
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小李和小陈(均为化名)原本是两条平行的轨迹。小李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品牌策划,生活被会议与数据塞得满满当当
2025-11-05 13:58:00
“云养伙伴”打开社交新模式
在社交关系趋向“轻量化”的当下,一群年轻人正探索超越“搭子式”关系的新型社交模式——“云养伙伴”,也就是“认养”一个网络世界里的朋友
2025-11-04 14:15:00
47年,平凡的坚守与伟大的情分——聆听“好嫂子”闫学菊的人间烟火故事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刘玉娜通讯员 张阳)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藏马镇潘旺村大马家疃,闫学菊用47年时光书写了一段亲情传奇
2025-11-04 15:08:00
101岁老人耳聪目明 长寿秘诀是心宽不生气
在西安市灞桥区半坡社区西安电力机械公司家属院,提起101岁的老人张巧巧,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101岁还能这么精神,思维这么清楚
2025-11-04 18:42:00
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9个小技巧,帮助孩子实现快速的“语言大爆发”
语言发展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然而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这个过程常常充满了挑战。济南童康儿童医院蔡西萍表示,接诊时
2025-11-04 19:30:00
孤灯下的永恒守望——诗人浪子文清的精神坐标
当城市霓虹以刺眼的光芒吞噬最后一缕星光,当数字化浪潮用虚拟的喧嚣模糊灵魂的轮廓,仍有这样一位诗人,以孤勇为盾,以笔墨为剑
2025-11-03 15:12:00
【视评】亲人追思会上,出格表演不合适
文字/ 金妮视频/陈久菊编辑 李海钦二审 伍少安三审 马刚
2025-11-03 18:36:00
男子称电动车被错骑儿子还被撵下车 当事人:借同事车取快递回去锁车时才发现骑错
大皖新闻讯 11月1日,在山西晋城高平市街头发生令人啼笑皆非的一幕。男子高先生(化姓)从快递点取完快递回到路边,发现自己的电动车不见了
2025-11-03 12:06:00
寻子三十年 终于等到这一声“爸爸”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房舒)“你们辛苦了,找了我30年!”当电话那头传来这句问候时,60岁的梁三寿生再也忍不住泪水。这位父亲
2025-11-03 08: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