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聊聊崔宁的妾室任氏的神奇传说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05 12:0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唐代宗大历三年(768年),泸州刺史杨子琳趁西川节度使崔宁入朝之际,率领数千精兵偷袭成都。节度留后崔宽(崔宁之弟)无力抵御,成都危在旦夕。

这位杨子琳原本就是个打家劫舍的山贼,后被朝廷招安,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官员。两年前,杨子琳曾经与崔宁发生过交战,几乎被打丢了底裤。

崔宽常年给哥哥打酱油,吃喝玩乐很在行,行军打仗根本一窍不通。尽管崔宁一再叮嘱他要留意杨子琳,可崔宽的心太宽,完全不拿哥哥的话当回事,结果酿成了大祸。

中唐时期,枪杆子是军阀的胆,地盘是军阀的根,如果成都丢了,崔家兄弟的好运就算到头了,剩余的时光只能自求多福,保命吧。

就在崔宽急得团团转的时候,一个女人火急火燎地赶来:你摸索个啥子嘛,等杨子琳给你送请柬呐?

崔宽急头白脸地说,你说得轻松,人呢?咱一共就万把人,被杨子琳搞掉了大半,内城防守都不够,向周边征调又来不及,你说怎么办?

女人双手叉腰:咋办?凉拌!你个水垮垮的死娃儿,撩你的妹儿去吧,姐来。

哪个女人敢对崔宽这么说话?此人正是本文的主人公,崔宁的妾室任氏,一位民间传说中的神奇女子。

☞浣花夫人的神奇传说

成都城内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河岸边,女人们常常三五成群来此浣洗。

附近有个信奉佛教的浣洗女,某一天从溪边回去后怀孕了,第二年生下一女孩,正史里管这个女孩叫“任氏”。

岁月流逝,女孩出落得楚楚动人,她面似桃花,目如碧水,谁见了都乐意瞅,吴老二瞅一眼浑身发抖。

某一天,溪边来了个臭烘烘的和尚,浑身长满疥疮。和尚脱下脏兮兮的僧衣,让女孩帮他洗一洗。

女孩儿一点都不嫌弃,微笑着接过僧衣。却不料,僧衣刚一接触溪水,立刻化作莲花朵朵。

女孩大吃一惊,再回头一看,和尚却不知什么时候不见了踪影。

消息传开,人们都说,这女孩儿得到了佛的护佑,于是人们将这条小溪叫做“浣花溪”,称这个女孩儿为“浣花女”。

18岁那年,浣花女正在河边劳作,岸边来了个男人,目不转睛地盯着她看。此人不是吴老二,而是崔老大,大唐西川节度使崔宁。

崔宁此时刚刚打跑前任节度使郭英乂,按照当时大唐帝国的惯例,他就是川西的土皇帝了。

崔宁此刻比较郁闷,前两年郭英乂“不讲究”,把他那些如花似玉的姬妾们都办了,害得他虽然当了老大,“后宫”却空空如也。

所以,见到浣花女任氏的一刹那间,崔宁的心差点从喉咙蹦出来。就这样,浣花女成了崔老大的妾室。

妾室的地位很低,怎么敢训小叔子跟教训孙子似的?

原来,任氏很特别,在平民堆里长大的她不光吃苦耐劳,而且性情泼辣,行事作风跟男人似的,很有胆识,深得崔宁的宠爱,地位如同正妻。

崔宽平时也对这个嫂子多有敬畏,如今大哥不在,任氏自然能顶半个主人。既然她愿意出头,崔宽也乐于甩掉烫手的山芋。

☞散财募兵赢得成都保卫战

任氏一个女人家,从来没接触过军队,更不用说上战场了,她能做好无米之炊吗?

任氏展现出她不同凡响的智慧和“魁伟果干”的人格魅力,她散其家财十万贯,发出招募令,一夜间得勇士千人。

一千人虽然不算多,但却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猛士。任氏很懂得“兵不在多在精”的精髓,她将这些人按行伍、将校编制,并自领将军。

如果你手上有一千人会怎么办?死守?不,任氏眼光独到,她干脆将这支队伍拉出城外,跟杨子琳直接扳手腕。

当然,她不会跟敌人对攻,而是打袭扰,今天袭营,明天断粮道,后天打闷棍,反正就是让杨子琳四处漏风,顾头不顾腚,再也无心攻城。

这时候杨子琳的弱点就暴露出来了,他也就几千人,打偷袭可以,硬攻兵力也显得捉襟见肘。同时他远道而来,粮草供应是短板,时间久了难以支撑。

老天又“拉偏架”,阴雨绵绵,导致道路泥泞,运输更加不便,杨子琳顿于城下,很快粮食就耗尽了。

再这么耗下去,估计部下就要反水了,于是杨子琳不得不下令撤军,“引舟至廷,乘而去”。

当崔宁匆匆赶回来的时候,杨子琳已经跑得无影无踪。就这样,一个弱女子竟然神奇般地打赢了成都保卫战。

唐代宗也高兴坏了,咱大唐就是人才荟萃,一不小心就蹦出个天选之女,赏,得往死里赏!于是一道圣旨抵达成都:崔宁封冀国公,任氏封冀国夫人。

任氏授封冀国夫人,事实上就等于将她的地位提升到与嫡妻同等的地位。可是为何是“冀国”,而不是“蜀国”?冀,是指河北,崔宁明明在蜀地嘛。

崔宁出身于河北博陵崔氏,按照“光宗耀祖”的惯例,一般以家族所在地作为封邑。这就怪了,崔宁既然是河北人,怎么跑到蜀地当了军阀呢?

☞救得了国家却救不了丈夫

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到,唐朝的藩镇军阀大多出身于“行伍世家”,崔宁是唯一一位出身于“五姓七望”豪门大族的军阀。

自从藩镇制度取代府兵制后,大唐就进入了“行伍世家”对豪门士族集团的反攻时代。您仔细研究一下藩镇将领们的履历就会发现,他们的家族世世代代服务于藩镇,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行伍世家”。

崔宁却是个例外,崔氏从来就不是“行伍世家”,而是豪门大族。同时蜀地也不是崔氏的势力范围,崔宁是凭借个人才华,异地开花结果的“有志青年”。

崔宁年轻的时候就喜欢纵横家的诡辩之术,因此被信奉儒家思想的崔氏家族所鄙视和排挤,实在混不下去了,一咬牙,跑到蜀地当了一个步兵。

这事一点不亚于博士生毕业当快递小哥,但崔宁真不简单,愣是混出了“人样”。

宝应初年,吐蕃占领柘州、静州,朝廷命令节度使严武必须夺回失地,严武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崔宁。

崔宁抓住了机遇,他以少胜多,“昼夜穿地道攻之,再宿而拔其城。因拓地数百里,下城寨数四”。

一战成名,崔宁迅速跻身为剑南节度使帐下最重要的将领之一,并且深得严武的信任。不料,就在崔宁步步高升之际,恩公严武却英年早逝。

严武的去世导致剑南军分裂,一部分人主张拥立郭英干,而崔宁则主张立王崇俊,最后朝廷却派来郭英干的弟弟郭英乂。

郭英乂一上任就展开报复,他先杀害了王崇俊,又派人招崔宁到成都报到,企图连他一起出掉。

崔宁很害怕,借口要对付吐蕃人,拒绝调令。郭英乂就将崔宁全家强行迁移到成都,并且将他的小妾们全都那啥了。是可忍孰不可忍,崔宁被迫与顶头上司郭英乂干上了。

郭英乂为人贪腐,为了个人享乐,他在成都大肆搜刮民财,搞得民怨沸腾。他还做了一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事,居然霸占了唐玄宗留下的行宫,还将唐玄宗的金身铸像给毁了。

崔宁抓住这个舆论优势,分化瓦解郭英乂,并对他展开进攻,并一举打跑了郭英乂。树倒猢狲散,兵败后的郭英乂被部下杀害,崔宁趁机占领成都,并迫使朝廷任命他为西川节度使。

跟一般的藩镇节度使不同,崔宁没有跟朝廷撕破脸,而是通过巴结宰相元载,巩固朝廷对他的信任。

史书说,那些年崔宁在蜀地活得相当潇洒,比郭英乂有过之而无不及,居然将部下的妻妾几乎玷污了一个遍。

我很怀疑史料的真实性,崔宁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部众的拥戴。一个频繁往部下闺房跑的将领,不被砍死才叫奇迹,怎么可能得到拥戴?

可惜的是史书没有交代,面对雄性激素超标的丈夫,浣花夫人任氏是什么态度。

就这样,崔宁当了十二年的土皇帝。大历十四年,崔宁再次入朝,不料这一脚踩进了死亡陷阱。

藩镇节度使从来不敢入朝,生怕被朝廷做掉。之前崔宁仰仗元载的庇护,一点不担心,此番宰相换成了杨炎,他依然大咧咧地入朝了,结果被“困龙网”收了。

朝廷用一个宰相的大帽子,强行换走了崔宁的西川节度使,从此崔宁成了无牙的老虎。

失去权力的崔宁其实挺本分的,一点怨言也没有,更没有反抗举动,还曾经帮朝廷巡抚朔方等地。但朱泚之乱爆发,他却因为得罪奸相卢杞,遭到了打击报复。

卢杞先让人诬告崔宁有投靠朱泚的倾向,又伪造崔宁与朱泚勾结的信件。该着崔宁倒霉,朱泚为了离间朝廷,故意对外发布任命崔宁为中书令的“诏书”。

卢杞抓住这个机会,状告崔宁背叛投敌。猜忌心理极强的唐德宗居然不做调查,将崔宁召入宫中秘密杀害了。

崔宁的冤死引来很多非议,也加剧了武将对朝廷的不信任,以及藩镇的离心离德。

☞与杜甫草堂合居的浣花祠

崔宁遇害后,任氏的结局史书并未交代。但这已不重要,她凭借成都保卫战的功绩,已然成了老百姓心目中的女神,为了纪念这位女英雄,人们在浣花溪边修建了“浣花祠”(冀国夫人祠),世代供奉纪念。

当年杜甫流落成都时,正是在严武的帮助下,在浣花溪边修建了“成都草堂”。而浣花祠刚好占了杜甫草堂的部分院落,这一来浣花夫人与杜甫成了“邻居”。

事实上,任氏与杜甫同时生活在浣花溪边,说不定他们真的见过面,甚至相互认识。至于生前他们是不是邻居,那就不得而知了,想来也不会离得太远吧。

五代时期,诗人韦庄重修草堂,后经历代翻修、建祠,杜甫和浣花夫人居然“同居”一院一千多年,您说神奇不神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05 13: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川在战国叫蜀郡,在秦汉叫益州,为何现在叫四川而非七川或三川
...岁,崔宁杀英乂,杨子琳攻西川,蜀中大乱。唐朝分剑南节度使,设置了剑南西川节度使这一官职,管辖区域在今天成都平原及其以西以北和雅砻江以东的地区,西川和蜀一样,也成为四川的代名词
2024-07-20 15:45:00
...廷决定寻机出兵荆、湖。建隆三年(公元962年)十月,武平节度使周行逢病死,十一岁的儿子周保权继位。衡州刺史张文表乘机兵变,占领潭州(今湖南长沙),威逼朗州(今湖南常德)。周保
2023-04-18 16:21:00
刘备在四川称帝六百多年后,谁复制了他的成功
...月,唐昭宗朝廷承认既成事实,王建如愿以偿地成为西川节度使。唐朝西南地区的军政地理设置,最初只有剑南道与山南西道,安史之乱以后剑南道被分为东、西两个节度使辖区。唐人习惯将东、西
2024-05-14 21:51:00
韦皋狂虐吐蕃二十年,三段玄幻爱情,胡僧说他是诸葛亮转世
...元年(785年),韦皋接替张延赏,出任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拉开了他二十年治蜀生涯。☞镇守西川,狂虐吐蕃二十年在后人眼里,蜀地物产丰饶,战乱不至,是个天然的安乐窝。可是在唐
2023-05-06 18:33:00
...(785年),薛涛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贵人”,西川节度使韦皋。韦皋治蜀二十年,期间他多次打败吐蕃,重新将南诏拉回大唐怀抱,为帝国西南边陲的安宁做出了巨大贡献,蜀地盛传他是
2024-02-01 10:22:00
十三太保李存孝,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样勇猛无敌?
...年以后,擅于骑射,武艺绝伦。 889年,李克用向昭义镇节度使孟方立出兵,准备夺其邢、洺、磁三州。李存孝作为先锋,一马当先全部击破,并且活捉了敌方主将马溉和袁奉韬。孟立方窘迫
2023-06-30 14:15:00
朱温在汴州登基,哪四大藩镇拒不承认
...都之号,废唐京兆府(治长安)为雍州;迁唐洛阳佑国军节度使于长安。改设机构 此外,又相继改设几个重要机构,最主要的是改唐枢密院为崇政院,设建昌院。封任一批新的官爵。任命崇政院
2024-03-25 16:59:00
晚唐冯行袭,从均州都校到匡国军节度使长乐郡王
...脆把那个无谋的刺史吕烨也赶走了。均州上级的山南东道节度使刘巨容将此事上奏因农民军黄巢攻占长安而停留成都的唐僖宗,僖宗便任冯行袭为均州刺史。不是小皇帝赏罚不分鼓励下属造反取代刺
2023-06-14 09:29:00
孟知祥在位后期,沉湎酒色,不思朝政
...,前蜀灭亡,后唐庄宗便任命孟知祥为成都尹、剑南西川节度使。一开始,孟知祥没有背叛后唐,割据巴蜀的打算。但是,变故很快就来了。同光四年(926年),孟知祥抵达成都,同年四月,唐
2023-08-30 15:2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