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长三角暑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出炉 低价游、黄牛票等被吐槽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9-23 11:30:00 来源:杭州网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张悦 薛晶晶 记者薛庆元)9月20日,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发布了2024年暑期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暑期经济”热力十足,消费新场景精彩纷呈,但一些热门领域的消费体验短板依然存在。旅游出行、教育培训、文娱消费等方面舆论关注度较高。

据悉,长三角消保委联盟通过江苏消费网舆情监测中心对2024年暑假期间(2024年7月1日—8月31日)的消费领域舆情情况进行了大数据监测,长三角消费领域舆情信息共计19176927条,其中消费维权类舆情信息2843417条,占舆情总量的14.83%。监测发现,消费者高频吐槽主要集中在旅游出行、教育培训、文娱消费、家电维修四个方面。

暑期消费新场景精彩纷呈

暑期以来,长三角地区各地紧跟消费新趋势,举办特色文旅活动,打造文旅消费新场景,夏日经济活力持续释放,各地亮点精彩纷呈。

上海启动首届“上海之夏”国际消费季,推出一系列高品质、高流量的演唱会、音乐节、文艺演出等活动,例如“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首届上海国际邮轮节、City Walk Pro上海城市体验季等,为消费者提供多元消费场景,激发“大消费”潜力。

江苏举办2024“水韵江苏•璀璨夏夜”主题活动,紧抓夜间消费“黄金时段”,兴起新“夜”态。从南京夫子庙—秦淮风光带的夜间游览,到苏州金鸡湖的光影夜宴;从扬州瘦西湖的“唐诗主题”全景沉浸式夜游,到常熟“戏韵沙家浜”横泾不夜天等一系列夜游,各式各样的夜间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助燃夏日经济。

浙江“漂流溯溪”成顶流打造避暑新业态,坐拥一众山湖秀水的浙江,“凉经济”引来了“大流量”。众多县域的绿水青山间人声鼎沸,小山村的热度持续上涨,漂流、溯溪等清凉的游玩方式吸引了游客前来避暑。溪水两岸也开起了各类民宿、咖啡馆、露营地,形成了避暑游新业态。

安徽黄山旅游创新高。今年5月,黄山风景区天都峰经过5年的封闭轮休,恢复对外开放。正值开放后的第一个暑期,吸引了大批游客争相排队观景。据统计,7月、8月,黄山风景区共接待游客115.47万人,同比2023年暑期增长6.99%,创景区暑期接待量历史新高。

旅游消费乱象凸显

今年暑期旅游热度持续升温,出行住宿消费增长,热度上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报告显示,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旅游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132689条,出行住宿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59998条。

一是研学旅行热度居高不下,费用高、质价不符、体验感差等问题引发舆论热议。不少“研学游”实际变成打卡“观光游”,行程缩水严重、安全保障不足以及住宿和用餐标准降级等问题遭到消费者的吐槽。

二是老年低价游乱象屡禁不止。不合理低价游暗藏欺诈、虚假宣传、强制消费等陷阱,表面上是15元老年旅游团等价格低到离谱的旅游产品,实际上安排指定场所购买高价产品、诱导投资理财、购买所谓的艺术品收藏等,令老年消费者防不胜防。

三是免费景区“黄牛票”亟待整治。一些免费景区如博物院、科技馆等在暑期人流量巨大,常常出现一票难求的现象,给了“黄牛”可乘之机,不少黄牛以代预约的方式,高价倒卖免费门票。

此外,出行住宿方面问题也较为集中,主要体现在:一是酒店纠纷较多。酒店住宿宣传房型、环境与实际不符,商家不予全额退款以及代订酒店藏风险。入住前临时加价1600元、央视曝光低价代订酒店骗局等话题频现。二是机票被换票、退费收取手续费等问题遭吐槽。有消费者遇到机票被“退高买低”的情形,私自变更退改消费者所购买机票,涉嫌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教育培训顽疾难除

数据显示,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教育培训相关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14181条,集中在3个方面:

一是教培机构停止营业、闭店跑路,导致消费者维权“碰壁”。不少大型连锁教培机构一边是充值买课宣传,一边突然闭店,加之职业闭店人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难度。

二是办卡容易退费难问题引担忧。在预付式消费中,当消费者要求退费退课时,商家会以收取高额手续费、合同未约定等各种情形为消费者设置重重阻碍。

三是线上教育或课程乱象频现。在线课程质量差、广告虚假宣传、实际课程与宣传不符、“套娃式”诱导买课等问题也引发热议。

文娱消费问题频现

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文娱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311258条,舆论关注焦点集中在:

一是线上购票退费难。演唱会、音乐节等演出门票手续费高昂、退票难,电影票退票时平台与影院互相推诿等问题遭诟病,还有如柱子票、影音设备出故障等问题都困扰消费者。

二是未成年人网游充值问题藏隐患。部分游戏没有落实未成年实名认证,以送皮肤、礼物等方式诱导未成年人大额充值,加之部分家长缺乏引导和监督,由此引发不少消费纠纷。

三是盲盒市场无序引争议。不少未成年人沉迷盲盒游戏,花费几十、几百甚至数千上万元购买,不仅容易上瘾还容易造成财产损失。

家电维修乱象突出

今年暑期,全国各地高温持续。长三角地区多地出现极端高温天气,空调、冰箱等“清凉”家电报修量明显增加。舆情监测发现,2024年7月1日—8月31日,长三角地区家电维修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共计11809条,舆论关注焦点集中在:

一是收费规则不透明,乱收费多收费现象较普遍。包括收费标准不透明,平台显示价格与实际收取价格有差异;收费过于昂贵,远超市场价;巧立名目,上门费、开机费、检测费等层层收费。

二是虚假维修现象突出,“小病大修”“无病乱修”。存在虚假报价、虚假维修以及虚构故障等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

三是使用劣质配件或不规范的维修操作,维修质量难以保证。维修人员的服务水平也参差不齐,一些商家和个人仅受过简单培训甚至无证上岗,维修质量难以保证。

相关链接

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消费体验

结合2024年暑期消费领域出现的舆情热点问题,长三角消保委联盟提出以下建议:

聚焦未成年人消费需求,优化服务供给。建议不断提升研学游质量,在“研学”二字上悉心雕琢,减少虚假宣传、挤出价格“水分”、丰富产品供给,形成统一的行业规范,不断加强行业监管。整治盲盒和网游充值的高消费现象,需要加强多方协作:平台方或游戏方要主动承担监管责任,做好实时监控与审核;监管部门加大虚假宣传、欺诈等整治力度;家长做好引导和教育,共同呵护祖国的未来。

补齐行业发展短板,提升消费体验。建议针对“银发族”低价游乱象,从源头着手对旅行社旅游产品的日常监管、广告宣传的引导“把关”、从业人员的专业培训,破除低价游顽疾。针对退票难问题,在完善退票规则及制度上“下功夫”,构建合理的规则体系,制定相关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完善售后服务和退票流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针对培训机构跑路问题,要做好预付式消费的风险评估,积极防范职业闭店人可能带来的消费损害,降低单次储值额度,强化资金监管。针对家电维修乱象,平台方面要对家电维修商户进行严格审核和把关,服务必须明码标价;家电企业须加强对售后服务的投入,提升维修服务人员素质和技能水平;监管部门应当多一些突击检查,打击虚假宣传、高价收费等违法行为。

树立科学消费理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消费者应树立理性消费理念,增强自我权益保护意识,强化消费维权知识的学习。遇到不合理低价游、诱导充卡等情况,切勿贪小便宜而造成更大损失,在购买产品或者服务时,充分了解各项信息和内容,避免掉进商家精心编织的陷阱。如果不慎落入消费新套路中,消费者也应当积极理性维权,通过找商家协商,向有关部门、组织投诉等方式,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共同打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9-23 14: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年长三角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发布:文娱、直播、智能家电等成为关注焦点
...本允 陶维)近日,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发布2023年度长三角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文娱消费、电商直播、网游消费、智能家电以及扫码消费等舆论关注度较高。挽回损失约5.8亿
2024-01-12 17:44:00
文娱消费、电商直播等领域维权声量大
本文转自:南京晨报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发布2023年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文娱消费、电商直播等领域维权声量大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1—11月份
2024-01-12 02:44:00
...票难、民宿虚假宣传、共享充电宝涨价——长三角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出炉■ 本报记者 彭园园今年上半年,长三角消费市场加速回暖,消费环境持续优化,消费供给“量”“质”齐飞,
2023-08-01 02:06:00
...等引发热议……近日,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发布今年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剑指六大消费投诉热点。舆情监测发现,上半年,长三角有关消费领域的舆情信息共计29373686条,其中消
2023-07-26 23:41:00
...虾 外卖净重仅2.9斤昨天,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发布上半年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基于消费维权大数据信息和舆情社会关注度、互动声量及影响力值等情况,长三角消保委联盟分析总结出六大热
2023-07-25 10:58:00
中消协双11舆情分析报告:直播带货乱象问题突出
...闻网中新网11月22日电 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2023年,“双11”步入第十五个年头。当下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需求趋于多
2023-11-22 10:46:00
中消协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
...网站消息,中国消费者协会11月22日发布《2023年“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3年,“双11”步入第十五个年头。当下消费市场持续回暖,消费者需求趋于多元化、个性
2023-11-22 11:43:00
...京商报讯(记者 蔺雨葳)6月27日,中消协发布了“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618”消费舆情的互动场域并没有完全指向电商平台的集中促销活动,消费维权的负
2023-06-27 16:31:00
中消协分析“618”消费维权舆情!东航清零会员积分等事件被点名
...转自:中国消费者报6月27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618”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一起来看6月1日至6月20日,共收集“618”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98704996条
2023-06-27 19:5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低空经济催生无人机人才需求井喷 重庆高校专业转型应对市场变革
随着低空经济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技术应用领域持续拓宽,相关人才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开设无人机相关专业的高校已从2019年的约300所激增至当前的700所左右
2025-04-03 11:41:00
每日温情画语 | 7岁男孩用四年长发,编织生命的星光(2025.4.3)
近日,山东济南。7岁男孩孙霄亚蓄发4年,捐给化疗患儿用来定制假发。为这份爱心点赞!编辑:全海波责编:吴忠兰 审核:阮鹏程
2025-04-03 11:41:00
廊坊实现1687家规上工业企业首席质量官全覆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刘杰)4月2日,位于廊坊高新区的长盛(廊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盛科技”)碳化车间里,一卷卷单体约2
2025-04-03 11:49:00
清明追思——角膜移植点燃生命之光,爱尔眼科致敬全国角膜器官捐献者
角膜移植术后患者作为受捐者代表发言“我想向所有的角膜器官捐献者及家属表达感激,感谢你们的无私大爱。感谢这枚‘光明礼物’
2025-04-03 11:53:00
智启未来,AI时代的中国力量——黔南民族师范学院“莲山学子”主题班会
多彩贵州网讯 为引导学生紧密跟随人工智能发展浪潮,点燃科技创新的热情之火,树立起为党和国家奉献青春的崇高理想,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多彩人生”辅导员工作室精心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智启未来
2025-04-03 11:53:00
“数”你精彩——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举办高一数学文化节手抄报大赛
鲁网4月3日讯为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与创造力,近日,山东省济南市莱芜第一中学65级高一数学组在本次数学文化节中特别举办了“浸润数学文化
2025-04-03 11:54:00
情系业主办实事,热情服务暖人心
在这个春风轻柔、绿意盎然的美好季节,山水泉城小区里处处洋溢着春日的蓬勃生机。然而,有一位业主却在满心期待新家具到来的时刻
2025-04-03 11:56:00
固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举办“诗韵清明 传颂经典”主题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门丛硕、马敬芸)3月30日,固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联合固安县文联、固安朗诵协会开展“诗韵清明·传诵经典”——2025年固安县“我们的节日·清明”经典诵读活动
2025-04-03 11:58:00
全球移动发行商收入排行榜公布:腾讯字节领先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 吴涛)Sensor Tower在3日发布报告称,2024年,全球消费者在移动应用市场的付费首次突破1500亿美元
2025-04-03 11:59:00
无意识的5个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肝脏!
无意识的5个小习惯,正在悄悄伤害你的肝脏!丨提素养 促健康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器官。春季万物复苏,阳气生发,正是养肝护肝的好时节
2025-04-03 11:59:00
小事较个真丨这个闹市里的破损窨井盖究竟啥时候能更换?
大皖新闻讯 在亳州市市区的繁华地段,有一个用水泥做的窨井盖已经破损一个多星期了,却一直无人过问。4月2日,大皖新闻记者先后向谯城区城管局
2025-04-03 12:08:00
近日,某网民在互联网平台发布视频,并旁白称“大学城发生恐怖事件”,引发关注。经核实,网传信息系谣言。经向属地相关部门核实
2025-04-03 12:17:00
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诚聘启事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南海网、南国都市报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媒介BD(商务拓展)岗位,诚邀社会各界优秀人士加盟
2025-04-03 12:19:00
最高院:抵押权人诉讼中未主张抵押权,能否在破产程序优先受偿?
最高法院:抵押权人在诉讼中未主张抵押权,能否在破产程序优先受偿?若抵押权人在主债权诉讼时效期间内提起诉讼,并在法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对债务人申请强制执行的
2025-04-03 12:23:00
《哪吒2》进入国产影片出海榜前十
据网络平台数据,《哪吒之魔童闹海》出海票房超4894.2万美元,冲进国产电影出海榜前十!截至当前全球累计票房已达155亿,暂列全球影史票房榜前5!(总台央视记者 许盼盼)【编辑:
2025-04-03 12: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