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07-05 20:12:00 来源:康之道

“反式脂肪酸”很多人都熟悉,一部分人对它的态度似乎只是轻描淡写,少吃就是了;但也有一部分人对其态度坚决,一点都不可以吃。

这不,最近 #宝妈因孩子吃了同学生日蛋糕发飙# 的话题就上了热搜,声称孩子吃蛋糕是被“投了毒”,还强迫孩子喝油,企图将反式脂肪酸逼出体内。事件中的这位宝妈就属于对反式脂肪酸态度坚决的人,决不允许孩子吃一口不健康的食物。

只因为孩子吃了同学妈妈给的蛋糕就在群里发飙,爱子心切可以理解,不过做法有些极端,对孩子身心健康也会造成莫大的伤害。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既然事件起因是因为蛋糕中的反式脂肪酸,那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反式脂肪酸,看看它到底是不是“洪水猛兽”,又该如何对待。

01

反式脂肪酸是咋回事?

脂肪酸有两种存在形式,一种为顺式脂肪酸,另一种为反式脂肪酸。自然状态下,大多数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顺式脂肪酸,比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

但是它有一个缺点,就是结构不稳定,无法长时间储存。

所以,科学家们就利用氢化的过程,将不饱和脂肪酸的不饱和双键与氢结合了一下,让其变成了饱和脂肪,这样就变得结构稳定了;随着饱和程度的增加,油类可从液态变为固态,增强了油脂的抗氧化作用。

不过,在氢化的过程中会出现副产物,有一些没有被饱和的不饱和脂肪酸空间结构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顺式变成了反式,于是就出现了反式脂肪酸。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02

哪些食物会有反式脂肪酸?

反式脂肪酸在生活中普遍存在,几乎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它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

1.加工来源

这可是大家最熟悉的了,包括蛋糕、小甜点、代可可脂巧克力、冰淇淋、沙琪玛、威化饼、酥脆的小饼干等,这些预包装食品都可能含有反式脂肪酸。

特别是加工过程中会用到起酥油、人造奶油、人造黄油的食物,它们三个中,起酥油中的反式脂肪酸含量较低,而人造黄油和人造奶油中的含量相对较高。[2]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2.反刍动物

一些反刍动物比如牛、羊、骆驼等,它们瘤胃中的微生物会和饲料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酶促生物氢化反应,这个过程会产生反式脂肪酸。[2]

反刍动物反式脂肪酸会存在于动物的肉、脂肪和乳制品当中,比如我们常吃的牛肉、羊肉、鲜奶、奶粉、酸奶等,其中羊肉含量最高,酸奶最低。[3]

3.高温烹调

日常做菜使用的烹调油也含有反式脂肪酸,高温脱臭是油脂精炼过程中反式脂肪酸形成的主要原因。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另外,煎炸食物会产生更多的反式脂肪酸。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因为油脂在煎炸过程中,部分顺式脂肪酸会转变为反式脂肪酸。煎炸温度越高、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反式脂肪酸含量就越高。[2]

03

人体代谢反式脂肪酸

需要51天吗?

有一种说法称“反式脂肪酸在人体需要51天的半衰期”。

这位宝妈也在群里提到,人体代谢反式脂肪酸需要50天

这种说法真是太夸张了,说法来自于国外的一位脊椎按摩师,“反式脂肪酸51天半衰期”的说法是他根据自己的研究和经验总结的,并没有经过可靠的研究数据来论证。[4]

所以这种说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并不存在。反式脂肪酸和普通脂肪在身体中的代谢是一样的,没有明显差异。[5]

04

它到底有啥危害?

反式脂肪酸之所以能让本次热点事件中的宝妈发飙,是因为吃它之后会对身体造成一定伤害,主要是对心血管健康的影响。

1.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反式脂肪酸可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坏”胆固醇),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荟萃分析证实,反式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升高14%,进一步的尽量效应关系分析结果显示,每增加1%来自反式脂肪的能量,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增加6%。[6]

2.促进身体炎症反应的发生

部分研究显示,反式脂肪酸会加重身体的炎症反应,可通过激活炎症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3.可能增加糖尿病风险

美国的一项对84941位女护士随访16年的前瞻性研究显示,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与糖尿病的发病率呈显著正相关。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而另外2个在男性健康工作者和艾奥瓦女性中的前瞻性研究表明反式脂肪酸的摄入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无显著相关性。[7]

反式脂肪酸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证实。

不过,也并非所有的反式脂肪酸都对身体有害,还有两个存在争议。

4.反刍动物反式脂肪酸

它对人类血管健康方面健康的影响存在争议。

有研究说它能降低血脂、预防癌症;也有研究说它对心血管健康有负面影响;还有研究说它在一定范围内对健康有益,过量则有害。[3]

5.反式双烯酸

它是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反式脂肪酸,主要为共轭亚油酸,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反式脂肪酸。

有研究提到,它对于人和动物来说,不仅对人体无害,还是一种营养物质,可能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力,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等作用。[8]

不过也有研究提到:共轭亚油酸的摄入量可能与乳腺癌发病风险存在正相关。[9]关于共轭亚油酸对人体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证实。

05

有必要拒之千里吗?

虽然反式脂肪酸对健康有不利影响,但没有必要对它闻声色变。生活中要想完全避免摄入几乎是不可能的,毕竟就连我们吃的牛羊肉、奶类、烹调油中都含有反式脂肪酸。

至于加工来源中的反式脂肪酸,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含量;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人造奶油、起酥油、代可可脂等基本上不再使用部分氢化油脂作为原料,而且绝大部分精炼植物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已非常低。

吃一口反式脂肪酸,真的需要代谢 51 天吗

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如果配料中使用了氢化和(或)部分氢化油脂时,需要在营养成分表中标注反式脂肪酸的含量。

当含量≤0.3%时,可以标注含量为0,说明配料中氢化油和/或部分氢化油所占比例很小,或者植物油氢化比较完全,产生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很低。

我们在购买预包装食品的时候,可以看好包装上的标签,选择营养成分表的反式脂肪酸含量是0克/100克的产品。

WHO建议成年人每日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不超过膳食总能量的1%,而我国居民反式脂肪酸摄入水平及其风险评估结果显示:

中国人通过膳食摄入的反式脂肪酸所提供的能量占膳食总能量的百分比仅为0.16%;北京、广州这样的大城市居民也仅为0.34%,远低于WHO建议的1%的限值,也显著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居民的摄入量,目前整体来看风险可控。[10]

另外,平时也要控制好烹调油的摄入量,注意烹调方式。烹调油摄入每天控制在25~30克,经常更换种类食用;烹调方式尽量少煎炸,多采用蒸、煮、炖、快炒。

总结:

反式脂肪酸虽然不招人待见,但也不是“毒药”,偶尔少吃一点没关系,别极端对待。实在膈应,那就多自己做吃的,采用健康的烹调方式进一步降低摄入量。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00: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买零食,只要包装上有这“几个字”,一口都不能给孩子吃,快看看
...以确保每一次的选择都是对孩子健康负责的决定。 反式脂肪酸,这种听起来有些陌生的成分,实际上对孩子的健康影响极大,特别是对于正在快速成长中的孩子来说,其危害不容小觑。首先,反
2024-03-23 11:44:00
令人谈之色变的植物奶油,孩子真的一口也不能吃?一文解惑
...之所以对植物奶油如临大敌,是听说植物奶油中含有反式脂肪酸。反式脂肪酸这两年备受家长们的关注,因为它会让人患上肥胖、肿瘤、心血管等疾病,甚至可能损害认知功能、诱发n型糖尿病等多
2023-07-28 22:07:00
关于反式脂肪的疑问,一次说清楚
...食物含有反式脂肪?天然食物和加工食品中都有脂肪是由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甘油三酯,根据结构不同,脂肪酸也有不同的名称。反式脂肪是脂肪酸的一种,因其化学结构上有一个或多个“非共轭反
2023-02-19 00:07:00
这种让人上瘾的食物,比喝油更容易胖
...同类食物的热量差别吧~(图/科普中国公众号)②饱和脂肪酸及反式脂肪酸 ➡️ 心血管疾病糖油混合物中的“油”,大多需要高温加热。所以在烹调或制作时,要么用饱和度高的油脂(如黄油
2024-03-02 22:03:00
今日辟谣(2024年5月16日)
...准的楼房结构造成损害。(来源:大象新闻)误区:反式脂肪酸一口也不能吃? 真相:反式脂肪酸是一种不饱和脂肪酸。现有研究认为,反式脂肪酸的主要危害是会显著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4-05-16 19:07:00
医生提醒,这两种食品趁早别再吃!
...下反复使用,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如丙烯酰胺、反式脂肪酸等,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老炸油中的丙烯酰胺是一种强致癌物质。据研究,长期食用含有丙烯酰胺的食物,会增加患癌症的风
2023-10-22 20:57:00
吃一口等于喝七口油?反式脂肪究竟有怎样的危害?分析下
...上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黑名单”。吃一口等于喝七口油?反式脂肪究竟有怎样的危害?没错,我们要说的就是“反式脂肪”,世界卫生组织曾明确表示,将在2023年开始,全面禁止工业生产的反
2023-08-09 21:34:00
有三类脂肪酸,对心脑血管的危害极大
...感再胡吃海喝了。 特别是医生告诉他经常吃的食物大量脂肪酸的肉类,开始了践行医生的治疗方法如饮食清淡,适度锻炼这些、减肥,开始坚持吃心脑血管类的药物。他还经常榨取一些芹菜汁喝
2023-10-09 12:28:00
燕麦并不是“害人麦”,而是一种血脂友好的食物
...能被人体吸收,会在大肠中发酵,产生丙酸、丁酸等短链脂肪酸,这些脂肪酸能够抑制体内有害菌的生长,促进益生菌的繁殖,从而起到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防止腹泻或便秘的作用。——维持新陈代
2024-01-14 20:57: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滨州市中心医院多学科协作,助力复杂肿瘤患者康复出院
64岁患者秦大娘绝经10余年,4个月前出现阴道持续流血伴尿频尿急,于近日到滨州市中心医院妇科一病区就诊。张琴主任结合其病史及超声提示“宫腔内占位性病变”
2025-10-14 14:57:00
院内首例!齐鲁医院甲状腺外科完成一例经颈入路腔镜辅助上纵隔淋巴结清扫术
近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普通外科甲状腺外科在学科带头人曾庆东教授和主任吕斌教授、副主任李鲁传教授的指导下,盛蕾副主任医师和石金源医生凭借精湛技术与创新思路
2025-10-14 12:33:00
东城中医医院柴雨欣:小儿抽动症——针药结合,让“小风车”转得更稳
柴雨欣,执业医师,出诊时间:每周二、三全天,周日下午。擅长针药、推拿结合治疗:小儿抽动症及相关情绪问题,小儿咳嗽、反复呼吸道感染
2025-10-14 09:58:00
东城中医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月经不调的中医治疗方法及要点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三、周四全天出诊。善于治疗小儿脾胃失和
2025-10-14 10:58: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中医调理孩子脾胃的“私房笔记”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4 10:58:00
孩子一直咳不停,可能是这种疾病在作怪
小明(化名)今年4岁,从三个月前开始咳嗽,起初只是偶尔几声,妈妈以为只是普通感冒,没太在意。没想到这咳嗽就像“赖”在了孩子身上
2025-10-13 11:09:00
“贴”心守护健康,济南市第七人民医院开展中药贴敷小儿绿色疗法
每当季节变换,或是小家伙们一时“贪嘴”,咳嗽、喘息、腹痛、腹泻这些“小麻烦”便常常不请自来。看着宝贝难受,家长更是心疼不已
2025-10-13 14:01:00
2025全身美白沐浴露TOP9!实测28天提亮全身肤色,黄黑皮逆袭冷白皮
据尼尔森《2025 全球身体清洁护理消费趋势报告》显示,超 80% 消费者将沐浴露定义为 “全场景肌肤养护伴侣”,而非单纯清洁工具 —— 其中 56% 用户优先关注 “长效保湿力”
2025-10-13 14:08:00
东城中医医院呼吸科杨道文:健脾护肺为秋冬打好基础
杨道文:医学博士,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 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医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委员、兼任中华中医内科肺系病学会委员
2025-10-13 14:11:00
2025温和抗敏感脱敏牙膏TOP10,温和舒缓不伤牙釉质
据中国口腔护理协会《2025 中国居民口腔敏感与牙周健康报告》(样本量 n=22000)显示,我国 25-60 岁人群中
2025-10-13 15:57:00
守护光明,用科技点亮希望——陶勇医生公益团队在国际盲人节发布公益项目成果
在第42个国际盲人节到来之际,陶勇医生公益团队联合北京善无边社会组织能力建设服务中心以及多家医疗机构,正式发布“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CMVR)早期公益筛查”项目成果
2025-10-13 16:02:00
告别“无效睡眠”,四步提升你的睡眠质量
不少人都有这样的困惑:明明每晚已经“睡够8小时”了,次日却依感疲惫不堪,甚至比睡眠不足时更累。这一现象背后,是对“睡眠质量”的忽视
2025-10-13 16:04:00
东城中医院特聘专家李秀忠:哮喘的秘密,你了解多少?
李秀忠,北京中研集团东城中医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儿科临床工作30余年。每周周三、周四全天出诊
2025-10-13 16:12:00
全国高血压日 | 稳住血压,远离风险!这份“控压”清单请收好
2025年10月8日是我国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高血压,这个看似平常的“健康杀手”,正悄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的生命质量
2025-10-13 16:19:00
尖峰眼科:为什么说国产龙晶PR是更贴合亚洲人眼部的晶体植入
当摘镜成为刚需,你是否因角膜过薄无法做激光手术?或因前房深度不足对晶体植入望而却步?现在,中国人自己的“隐形眼内镜”——龙晶®PR人工晶体早已正式登场
2025-10-13 17: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