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张治银——在六合盘山与日军激战5个多小时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18 07:14:00 来源:南京日报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

【人物小传】张治银,1920年生,抗日战争时期曾任新四军第四支队特务团连长,第二师第四旅第十四团连长、第三营政治教导员,第二师第四旅第十一团第一营政治教导员、第三营政治教导员,2008年7月在南京逝世。

1940年9月7日,新四军第四支队十四团三营在南京六合县的盘山进行了一次伏击日军的战斗。全营指战员以极大的爱国热忱和勇敢的牺牲精神,与有飞机掩护的日军激战5个多小时,打死打伤日军20多人,其中击毙日寇指挥官1名,谱写了一曲抗击日军陆空联合作战的凯歌。

当天上午,日军一部约六七十人,沿公路从竹镇向盘山方向走来。走在前面的鬼子扛着一面太阳旗,耀武扬威。当时虽然估计到,总体看敌强我弱,打可能要吃点亏,但是可以灭敌人的威风,长自己的志气,起到拖住敌人的作用。

11时左右,战斗正式打响。我七连的一个前卫排首先向敌人开了火,一举打死打伤敌人十余名。日军顿时乱成一团,人员、马匹东窜西逃。

不久,敌人抢占了公路附近的一个小高坡——老虎墩,向我七连阵地发起猛烈反击。战斗中,七连连长突然一个箭步跃至敌人面前,紧紧抱住一个准备射击的日本兵滚翻在地。他猛地在日本兵脸上咬了一口,顿时血流满面的日本兵发出狼嚎似的尖叫声。伏在一旁的另一个日本兵见状猛扑过来,用刺刀向七连连长胸膛戳去……这位优秀的共产党员、英勇无畏的战士倒在了血泊之中。

三营副营长一直带领部队战斗在第一线,看到部队人员伤亡增多心急如焚,毅然决然地夺过战士的机枪,猛烈地向敌人射击,后来不幸中弹牺牲。

七连指导员在组织第二次攻击时负了重伤,因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接替他的九连副指导员姚应山上去打了一两个小时,也被敌人罪恶的子弹击中。姚应山曾同我在一块并肩战斗过,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对同志满腔热情,牺牲时只有22岁。

我们同日军相持一段时间后,正准备发起新的攻击时,敌机飞来,共出动24架次对我们的阵地轮番轰炸,把盘山这块弹丸之地几乎翻了一遍,弹坑累累,再找不到一块平整的地面。

敌机持续轰炸扫射了两三个小时,直到黄昏时分才停止。公路两侧的日本兵在敌机的掩护下向程桥方向撤退。

(参考资料:张治银《难忘的盘山战斗》)

红色文化传播者说

渡江胜利纪念馆讲解员潘迎——

讲好红色故事激发奋进力量

我们取得了无数个大大小小的胜利,一点一点地把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新中国,让中华民族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胜利背后,是无数革命先烈和仁人志士无畏的牺牲、无私的奉献,他们以自己生命的火光、精神的火炬点亮了前进的征程。

作为渡江胜利纪念馆的一名讲解员,我常常重温着英雄的事迹、凝视着烈士的遗物思绪万千。就如同张治银的讲述,朴素的语句间藏着对国家的热爱、对敌人的蔑视、对战友的缅怀、对胜利的喜悦。在讲述这些红色故事和革命文物的时候,我们仿佛化身张治银,把心中的这些热爱、缅怀、喜悦等传递给参观者。每一场讲解结束,每一次宣讲完成,看着观众们感动的表情,听着他们热烈的掌声,虽然深知让他们感动和鼓掌的是先烈的事迹、胜利的欢欣,但我们就好像取得了一场小小的胜利,为革命精神的传递、红色文化的传播贡献出了自己小小的力量。

我们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人民的力量是伟大的,这种伟大的力量需要去凝聚、去汇集。在神州陆沉、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以先进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和卓越的领导,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奋起抗争,历经艰难险阻,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最终推翻了腐朽的旧制度,驱逐了外来侵略者,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我想,讲好这些红色故事,就是我们的责任义务,也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我愿当好一颗“小石子”,和大家一起,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作出新的贡献。

本组整理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邹伟祝东秀通讯员张湛钧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18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85年前,青年教师周与人即席创作庆祝新四军在六合首战告捷一首藏头诗传递“首战”豪情□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孙敬清庆功会上军容壮,捷报声中志气豪;祝我旗开得胜利,笑他仓皇尽南逃。
2025-08-14 07:46:00
山河铭记 | 定远岱山“神枪手”王文义伏击日军车队
...,探访当地人口中传说的神枪手“王三”的抗日故事。磨盘山中揭开尘封往事“王三”真名叫王文义,是当时定远县岱山晓山寺大胡人,平日里春夏务农,秋冬打猎,因在兄弟中排行老三,因此被当
2025-07-29 17:44:00
...据地连接东西的必经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38年秋日军侵占泗县县城后,张楼恶霸地主张海生投靠日军,被委任为伪淮海省“剿匪”第6总队司令兼自卫团长。张海生在张楼修建了坚固的
2024-04-04 01:17:00
本文转自:人民政协报尹善明1938年11月,华北日军在围攻冀中抗日根据地的同时,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将主力部队划为数个作战集团,转移至日军侧后分区活
2024-05-14 13:12:00
日军被地雷炸怕,捆了15个化装的伪军:这是我们俘虏的八路军
...,日伪军侵入朔县,当他们来到下角木村时,前面的两名日军兵推开了村头一家的门,突然一声巨响,地雷爆炸了。随之而来的惨叫声中,两个日本兵被炸得血肉模糊,当场死亡。紧随其后的一个伪
2025-05-23 17:18:00
为何说此役比李云龙打山崎更激烈,而且更加巧妙,被称为模范战役
...刻威胁着平汉铁路北段沿线的敌人。因此,这一带就成了日军历次“扫荡”的主要目标,敌人恨不得一下子拔除这颗眼中钉、肉中刺。曾多次派飞机进行轰炸,并于1939年5月,派重兵分多路侵
2024-08-18 13:46:00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1940年8月,八路军向华北侵华日军发起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破坏日军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其中,八路军抗敌决死纵队二十五团的任务是,突袭
2024-04-01 15:39:00
南京失守,军长把渡河门板让给行政督察专员,自己身背污名被通缉
...入最后阶段。国民党方面决定撤出上海,转移到外围抗击日军。但蒋氏仍寄希望于国际调解,命令上海守军再坚持一段时间。11月5日,日本第10军以杭州湾为进军方向,登陆金山卫,然后溯黄
2025-01-07 14:30:00
...主干公路的必经之地,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1938年8月,日军占领黄梅后,在这里设立了据点,盘查过往行人,阻隔交通,给黄梅抗日军民的活动造成极大的障碍和威胁。1941年8月,新
2023-11-23 08:0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