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大洛坡村八路军白刃歼敌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01 15:3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1940年8月,八路军向华北侵华日军发起百团大战。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破坏日军交通线,重点摧毁正太铁路。其中,八路军抗敌决死纵队二十五团的任务是,突袭正太铁路山西寿阳境内的马首火车站。8月20日晚8时,二十五团主力发起全线攻击,猛攻马首火车站。所属八连被安排到团指挥所驻地大洛坡村,负责保卫团指挥所、后勤人员和地方群众安全,并担任总预备队,随时准备投入战斗。

二十五团主力在马首火车站和守敌激战时,盘踞在戴家垴据点的日军为解马首之围,派出50余人,趁着风雨夜,偷偷绕过龙化山,企图偷袭二十五团指挥部。8月21日拂晓,这股日军借助青纱帐的掩护,偷偷接近大洛坡村外围,却被出村挑水的炊事员张生旺发现。张生旺立即向不远处的哨兵发出警报,哨兵跟着鸣枪示警。敌人见偷袭败露,只得依仗火力优势改为强攻。

正在指挥所的团参谋长李懋之听到报警后,立即组织战士实施反击——八连连长任尚琮率一排、三排迅速抢占村东北高地,进行阻击;指导员张万清率二排赶往村东南抗击敌人;团部所有可以作战的人员也立即做好迎敌准备。

二排指战员赶到村口时,发现村外敌人一面用机枪火力压制村口阵地上的八路军岗哨,一面向村内发起冲锋,已进至距离村口阵地只有10多米远处。二排指战员立即上刺刀,冲向迎面而来的敌人。双方立即展开白刃战。

经过激烈战斗,二排将敌人打退。但敌人退出村外后,依仗火力优势,用机枪向二排疯狂扫射,企图卷土重来。战斗中,张万清和二排长毛占绪相继负伤。

关键时刻,八连连长任尚琮率领一排突然从侧翼杀出,很快冲到敌人阵地前。敌人无法发挥火力优势,只得起身迎战。敌我双方再次展开白刃战。八路军战士用刺刀、枪托、拳头,与日军进行格斗。团部和后勤人员也纷纷赶来助战。经过激烈厮杀,八路军指战员将大部分敌人消灭,其余十来个敌人丢下重武器,转身四散逃窜。八路军战士们乘胜追击,搜捕逃窜的敌人。

有一个敌人躲在一个土洞中,被司务长牛显跃发现。牛显跃悄悄摸到土洞旁,待这个敌人探出头张望时将其击毙,缴获了一把完好的三八式步枪。日军指挥官逃跑时被八连战士击中,倒在泥坑里装死。追击的八连另一位炊事员张喜上前查看,敌指挥官突然开火,击中张喜腿部。张喜不顾伤痛,奋力跳入泥坑和敌人搏斗,终将其击毙。

这次战斗,八路军和日军激战一个多小时(其中白刃战半个多小时),击毙进犯日军40多人,缴获机枪2挺,步枪48支和短枪1把以及一批弹药。战后,八连受到了八路军总部和首长的嘉奖,被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的称号。

(据《人民政协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1 17: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东团堡战斗惨烈,八路军一个团战后只剩一个营,残余日军自焚
...团堡之战,是以顽强对顽强的典型战例。”东团堡不仅是八路军需要攻占的重要据点,而且对整个战役的成败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团堡位于涞源城东北,四周有多个日军据点,如上庄、中庄、
2025-05-13 13:38:00
我们的抗战|军民情深:一碗饺子的牵挂与八十年的守望
...的“亲人”。80多年前的除夕,500余名日伪军突袭朱村,八路军滨海军区四团三营八连火速驰援,经6个多小时激战击退敌人,用生命践行了对百姓的守护。此后,朱村便以头一碗饺子缅怀牺
2025-08-21 10:21:00
...识字班,1940年成立党支部,1941年建立民主政权。该村是八路军第一纵队随营学校第一期开学典礼举行地。1939年8月1日,八路军第一纵队在岱庄宣告成立。8月下旬,山东抗日军
2023-12-24 10:17:00
...蒙抗日根据地展开“扫荡”,遭到抗日军民的顽强抵抗。八路军第一纵队首长将司令部设在距孙祖镇(山东省沂南县西南部的一个小集镇)4里处的东高庄指挥战斗。3月中旬,鲁中地区的日军获悉
2024-05-14 01:02:00
...11日 &nbsp第&nbsp10&nbsp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奉命由山西前线挺进山东敌后
2024-04-11 02:38:00
...根据地的同时,对冀南抗日根据地进行大规模“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将主力部队划为数个作战集团,转移至日军侧后分区活动,连续袭击武邑、阜城、富庄驿、景县、清河等日军据点及后方补给
2024-05-14 13:12:00
一等战斗英雄牺牲铸5000斤铜像老汉捐铜烟锅妇女捐铜脸盆
...“战斗英雄任常伦,他是黄县孙胡庄的人,十九岁参加了八路军,打仗赛猛虎,冲锋在头阵……”这是一首名叫《战斗英雄任常伦》的革命颂歌,至今仍在山东省龙口市(歌曲中的黄县)广为传唱。
2024-08-20 20:33:00
萧思明的一封信
...家说,“一旦鬼子来了,咱们要好好‘招待’,不能说咱八路军没礼貌。”萧团长和黄政委判断没错,驻扎在灵山镇的日军大队长大岛一郎,是一个中国通,他对八路军的夜战很重视,专门进行研究
2023-08-05 15:48:00
为何说此役比李云龙打山崎更激烈,而且更加巧妙,被称为模范战役
...的小镇子,却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情。1939年9月,八路军战士在贺龙元帅的指挥下,在这里巧妙设伏,痛歼日寇1200多人,这就是被当时《新华日报》称之为“模范歼灭战”的陈庄
2024-08-18 13:4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一代名相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
大皖新闻讯 9月9日,安徽省自然资源厅正式批复了张英墓修缮工程通过用地预审与选址意见。张英(1638年~1708年),字敦复
2025-09-13 12:52:00
省内唯一! “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发布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由长春伪满皇宫博物院东北沦陷史陈列馆主办的“艰苦卓绝十四年——东北人民抗战史实陈列”成功入选
2025-09-13 16:19:00
“草鞋兵”出征,无数家庭破碎:“我们没打算活到冬天”的悲壮谁懂?
“在1937年到1945年这段时间里,我们贵州出兵的总人数接近64万,大家都知道川军出川是浩浩荡荡极为悲壮的,但是其实如果把我们黔军出黔的这64万左右的人数除以当时贵州的总人口
2025-09-13 16:24:00
抗战有多拼?贵州“草鞋兵”浴血出征
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矗立的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诉说着那段悲壮而又辉煌的历史。贵阳市北郊海天园内,贵州人民抗日战争纪念碑巍然矗立
2025-09-13 17:27:00
9月12日,唱经楼文化激励暨“开笔礼”活动在太原市唱经楼举办。进入新学期的学子们在这座古建中,完成人生“第一笔”,开启求知问道新旅程
2025-09-13 19:06:00
讲好十堰档案故事 弘扬红色革命精神——2025年十堰市“红领巾读档人”活动记略
十堰广电讯(通讯员 詹浩)档案是凝固的历史,少年是跳动的未来。当新时代的红领巾遇见泛黄卷帙里的岁月印记,当稚嫩童声触碰厚重历史的脉搏
2025-09-12 09:32:00
东湖评论:光耀通城,义举传千秋
夫通城者,鄂南明珠,钟灵毓秀之地,蕴德含仁之乡。山川形胜,承天地之瑞气;人文炳蔚,传千古之遗芳。见义勇为之风,于斯盛矣
2025-09-12 10:00:00
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
9月6日,丰县史志办与图书馆联袂举办、为期一月的“丰县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图文展”在县图书馆拉开帷幕。此次布展,旨在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生动的图文展示
2025-09-12 10:55:00
大禹文化⑥丨大禹一生干了三件事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9-12 11:32:00
济宁举办《抗战三部曲》报告会,近100名读者与英雄后代参会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丹2025年9月10日晚,由山东省作家协会、济宁市政协指导,济宁市读书协会、济宁市作家协会主办的《<抗战三部曲>
2025-09-12 11:55:00
笔墨传薪 艺贯中西——书法家王世芳的艺术人生与文化使命
【引言:一位退役军人的笔墨传奇】在当代书坛,有这样一位艺术家:他以军人的坚韧锤炼笔力,以学者的深邃贯通古今,用一幅幅作品架起中外文化交流的桥梁
2025-09-12 12:38:00
河北迁安:基层干部历时四年著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图为魏江荣走访长城。河北新闻网讯(张泽慧、朱艳辉、李敏丽)近日,河北省迁安市五重安镇基层干部魏江荣(笔名魏江蓉)创作的长篇抗战题材小说《长城谣》
2025-09-12 14:35:00
【马上见】长江文明,中华风骨
..从雪山到东海,奔腾6300余公里的长江,流经十三个省区市,孕育了厚重磅礴而丰富多彩的长江文化,涵养了中华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2025-09-12 16:47:00
【AI编辑部】杜甫携好友在第十四届酒博会再续《饮中八仙歌》
千年之前,杜甫于长安酒肆以一首《饮中八仙歌》定格盛唐酒魂,通过描绘八位嗜酒名士的醉态群像,既展现了盛唐文人士大夫乐观放达的精神风貌
2025-09-12 19:36:00
文化中国行丨开放包容:不尽长江滚滚流
文明产生于河流。根据古代文献和传说,长江流域曾经生活着炎帝、祝融、共工、伏羲、女娲、蚩尤、盘瓠等早期先民,其中炎帝因为创制耒耜农具
2025-09-12 1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