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南日报
□付彪
近期,温州星巢秘境音乐节、无锡九龙湾音乐节等国内多个音乐节宣布延期或取消,引发热议。业内人士认为,除了确实存在“不可抗力”因素,更归因于“一次性”音乐节在追求短期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忽视了文化内涵和长期发展,导致票房预期不佳。同时,高票价与低体验度的矛盾越发严重,让许多消费者开始质疑音乐节的价值和意义。
城市主动举办音乐节,一度被视为解锁本地文旅的“流量密码”。按照业内估算,音乐节期间,一元钱门票大约可带动举办城市七元到八元的其他消费。如周杰伦2023嘉年华世界巡回演唱会海口站,短短4天吸引15.46万人次游客入场,实现旅游收入9.76亿元,高出当地“五一”小长假的旅游收入。放眼全国,2023年音乐节市场呈现出一派前所未有的繁荣,演唱会、音乐节下沉效应凸显,在三、四线城市举办的比例攀升,成为促进地方文旅消费的重要力量。
“繁荣”过后,大家对音乐节的吐槽也越来越多。交通拥堵、现场安保秩序混乱、音乐质量不高、临建设施数量不够、商业气息太浓……这与近几年音乐节的盲目扩张而各方面配套能力并未相应跟上有关。音乐节犹如一座移动城堡,要把平时散落在酒吧等小型演出场所中的优秀乐队集结起来,投放在同一空间,不仅要有专业的运营团队,还需要注重个性和特色。近期多地官宣取消或延期音乐节的理由多为“不可抗力”,业内人士分析,大概率是因为票价贵、阵容同质化拼凑、市场竞争激烈、策划及执行无序等问题。预售票房不佳,难以为当地和主办方带来经济效益,甚至还可能做“赔本买卖”,于是不得不取消或延期。
音乐节是文化产品,文化品牌的打造并非易事,只赚快钱的音乐节难长久。挖掘区域文化内涵、打造特色产业品牌,带给观众高品质的享受,音乐节才能余韵悠长,成为城市的亮丽文化名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6 08:45:09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