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12-18 13:50:00 来源:新周刊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在流行音乐的曲目如此泛滥的今天,NaraBara的尝试是在过一道窄门——这同时也是小众音乐的困境。但他们相信,坚持走在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同频的人加入。

作者 | Ariana

题图 | 由被访者提供

“吉他手——苏伯岱,鼓手——徐之曈、伊德尔Yider,键盘手——阿斯尔Asr。” NaraBara乐队的四位成员已经习惯这个相互介绍的流程,每场演出快要接近末尾时,他们都要在观众的欢呼声中完成一段solo。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图/聂一凡 拍摄)

2023年,四位成员带着乐队的第一张专辑《同行的人Hamt Zamin Hümüs》走过亚欧大陆上的很多地方:从布鲁塞尔到阿姆斯特丹,从巴黎时装周的秀场到柏林的俱乐部,从山谷间到海岸线,从高原到草原……

乐队来到乌兰巴托时,蒙古国已经是深秋,植被开始泛起金黄。从机场进入乌兰巴托市区的路上有零星分布的蒙古包,牧民们正在为漫长的冬季做准备。长久地居住在城市里,似乎会让人对寒冷的感知稍慢一步,乌兰巴托的年轻人仍然穿着单薄的衣裳。

一场露天演出过后,台下的观众呼出白色水汽,用标准发音喊着乐队的名字“NaraBara”——它在蒙古语中的意思是“太阳的轮廓”。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乌兰巴托纪行

9月中旬,我与NaraBara乐队一行人分头抵达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从北京前往乌兰巴托的路途不算遥远,再联想到两国之间的历史渊源,无论是空间上还是心理上,这座城市都没有给人很强的距离感。

伊德尔Yider主演的蒙古语电影《脐带》在蒙古国上映同期,NaraBara专场演出“Sainu”也将在乌兰巴托举办。四位主创告诉我:“‘Sainu’是蒙古语中最简单、质朴的问候,翻译过来的意思大概就是‘你好吗?’。自从乐队成立以来,我们得到了蒙古国听众的巨大支持。首次在语言相通的地方演奏这张全蒙古语专辑,和大家分享NaraBara的音乐故事,我们都很珍惜这个机会。”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图/聂一凡 拍摄)

我们按照约定在电影首映场地外的咖啡厅碰面时,乐队刚刚在当地电台完成了一档节目的录制。这次活动的随行人员比我想象中更多,占满了角落里的卡座。“大家都累坏了!”乐队经纪人告诉我,“这次过来,我们只想做真诚的音乐呈现,所以前期没有做任何商业性质的宣传,但采访邀约还是陆续地发来,其中包括蒙古国家公共广播电视台。临行前,乐队的日程表已经排满,为了保证乐队成员的休息时间,我们不得不婉拒一些邀约。”

首映影院的外观看起来像是那种会出现在老电影里的游戏厅,内部设施倒不算陈旧。当地媒体和电影从业者陆续进场,看起来都彼此熟悉。映后交流环节,伊德尔Yider上台用蒙古语和观众互动,同行的蒙古族女孩告诉我:“上世纪40年代,蒙古国受苏联影响,开始推行以西里尔字母为标记的蒙古文,近些年来,蒙古国一直希望恢复使用传统的回鹘式蒙古文,也就是内蒙古使用的蒙古文的书面语。虽然目前两地使用的文字有差异,但日常沟通不会有太多障碍。”

在回住处的路上又下起小雨,我们像落难的背包客,对着路过的车辆大幅度地挥手。乌兰巴托几乎没有计程车,如果想要搭车,最简单的方式是在路边向每一辆路过的小轿车招手,大多时候会有人愿意停下来载你一段路程,收费不定。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当代蒙古文化的一体两面

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是乌兰巴托的一体两面。现代化的建筑撑起了乌兰巴托的中心地带,著名古迹就矗立在摩天大楼投下的光影中,密密麻麻的商用住宅楼一直延伸至远处的山腰。一旦离开城市中心区域——走对了方向只需要几分钟车程——想象中的草原的模样就出现在某栋大楼身后,苍茫、辽阔、宁静,这些关于草原的形容词在此刻可以纷纷派上用场。在城郊山坡上的“棚户区”,简易搭建的住宅同样有着彩色的铁皮房顶,白色的蒙古包穿插其中。

“NaraBara给人的感觉就像乌兰巴托这座城市。”我这样想着。

NaraBara专场演出“Sainu”开演当天的早上10点,四位成员就已经拖着各自的乐器来到现场试音,伊德尔Yider在箱子里拿出马头琴、笛子、电子音乐合成器,还有大大小小的让人叫不上名字的民族乐器。整个下午,不断有蒙古音乐人到访,有人带来自己的签名唱片,还有人给伊德尔Yider带来一件蒙古传统样式的短外套。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图/聂一凡 拍摄)

演出开始前,乌兰巴托又下起雨来,提前到达的观众早早等候在场外。“这个城市太妙了,你绝对没有来错。”说这话时,伊德尔Yider正在利用候场间隙快速消灭面前的炸鸡,“你想,就在距离这样一个国际化都市不远的地方,草原上的牧民们还过着传统的游牧生活。但是城市里的年轻人特别活跃,对不同文化的接受程度很高,韩国和日本的流行文化对他们的影响很深。蒙古国的文艺工作者几乎都在乌兰巴托,这几天遇到的每个人都非常真诚和热情。”

NaraBara登场前,台下已经挤满冒雨前来的观众。人群中有各异的面孔,时不时看到用料考究的蒙古袍在眼前闪过,我赶紧抬头寻觅衣服的主人。在合唱环节,每个人好像都找到了自己负责的声部,年轻的女孩们随着NaraBara的音乐起舞,手臂飞扬,画出恰到好处的弧线,让人联想到水草丰盛时节草原上的景观。演出过程中,场地里始终涌动着高密度的能量。

蒙古国有将近一半的人聚集在乌兰巴托,每年涌入首都的人口仍然在增加。这里是居民平均年龄最低的城市之一,即便在深夜,24小时营业的韩国便利店也随处可见,俱乐部门口有等待入场的年轻人,步行街上各国餐厅林立。驶出繁华街区后,这座城市才展现出如同那首人人耳熟能详的《乌兰巴托的夜》中一般的宁静。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同行的人

乐队到达蒙古的第一天,专辑《同行的人Hamt Zamin Hümüs》的附属曲目Nara Nara Nara上线。歌词来源于蒙古族童谣,传唱于儿童之间,表达的是最纯粹的愿望:邀请光明和仁慈来到我们的生活,让黑暗远离。这首单曲的诞生完全出于偶然:在山谷的一块石头上,徐之曈起了一个鼓点,苏伯岱和阿斯尔Asr带着自己的乐器加入,最后进入的伊德尔Yider哼唱出一段旋律。在乐队启程去欧洲巡演之前,这首单曲的最初版本诞生了。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图/由被访者提供)

“这简直是浑然天成。”苏伯岱喜欢在做音乐过程中发生的真实碰撞,“上世纪 90 年代我在做乐队的时候,大家都很有时间,没事就凑在排练房里,一起发出声音,让它们发生碰撞,然后产生一个作品。现在做音乐,大多都是拿着一个动机或者想法去完善,然后叠加、拼凑,节奏比那时候快了,人们都有自己的事情,但我们也应该努力在生活和创作之间找到平衡。”

“到了欧洲后,我们认识了很多当地的艺术家和音乐人,大家都秉持一种非常开放的、合作的态度。”徐之曈说,“乐队决定在回国之前完成这首单曲的录制。柏林当地的吉他手、打击乐手、Bass(贝斯)演奏家以及一些非洲乐器演奏家都加入了进来。在一位音乐人自己的录音棚里,我们这些人共同即兴创作并录制了Nara Nara Nara的最终版本。其实这首歌本来叫《石头》,‘Nara’在蒙古语中是‘太阳’的意思,我们希望通过音乐来建立人跟人之间温暖的联系,就像完成这首歌的经历一样,这才有了它最后的名字。”

在流行音乐的曲目如此泛滥的今天,NaraBara的尝试是在过一道窄门——这同时也是小众音乐的困境。但他们相信:“坚持走在一条相对正确的道路上,会有越来越多同频的人加入。”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暗藏着不确定性与浪漫主义

阿斯尔Asr从小就读于蒙古语学校,接受过专业的民族乐器训练:“我之前的专业是马头琴,后来也做过像布鲁斯、电子音乐合成器或者一些单块的音色表达这样偏向电子音乐的探索,城市生活给我的感觉,让我觉得应该做这种尝试。但民族音乐是我的根基,我会想自己是不是能够把这二者融合。”伊德尔Yider与阿斯尔Asr有相似的文化背景和音乐审美,二人想从蒙古民族音乐的角度出发,去寻找更多的可能性。“不希望因为是少数民族音乐,就被归类在世界音乐的范畴下。”伊德尔Yider认为,“风格有时会是一种限制,更极端的情况是,做出来的东西被风格吃掉。”

NaraBara希望做出“真实”“自然”“长久”的音乐,不拘泥于任何一种流派,只要这些音乐是从每一个“同行的人”身上自然地流淌出来的:鼓手徐之曈曾长居德国学习爵士鼓;吉他手苏伯岱被西非马里地区的民族乐器所吸引,将马里音乐的特质融入自己的演奏风格;伊德尔Yider和阿斯尔Asr对蒙古族传统音乐的理解,为NaraBara的音乐注入了灵魂。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图/聂一凡 拍摄)

尽管元素众多,NaraBara的音乐中始终有一种灵动的呼吸感。“NaraBara的音乐让人觉得舒适,是因为有根源性作支撑。”徐之曈认为,“当下,很多人都尝试做融合的音乐,无非是在古典音乐体系、世界音乐体系以及现代音乐体系的框架之下。NaraBara的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我们找到了现代音乐根源的逻辑,然后顺其自然地把它融进我们四个人这么多年来做音乐的特点中,才有了最后的结果。”

“蒙古族先民从森林来到草原,又在草原上建造起城市,游牧作为一种古老的生活方式,最近好像又重新回潮了。”伊德尔Yider说,“游牧就是跟着自然规律走,其中暗藏着一种不确定性,是一种带有浪漫主义色彩的生活方式。对于做音乐来说,拥抱不确定性也是乐队性格里很可贵的一部分,随性而行、随性而为,以一种非常自然的状态做音乐,这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

在NaraBara的音乐里,蒙古族语言和带有地方特色的乐器的应用是一种表征,透过这些意象,他们借用音乐的现代化表达,触及文化的根源。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图/聂一凡 拍摄)

生活在城市中的现代人正处于高速的离心运动中,那些孕育我们的东西,许多人正在远离它们。传统与现代之间常常被认为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成功的范本看起来有且只有两个:与自己的根源划清界限,或持久地依附于它。NaraBara似乎找到了某种中间状态,自由地游牧于传统与现代之间。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原标题: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本文首发新周刊647期《古意山西》

点击封面购买杂志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NaraBara乐队:在传统与现代之间,把游牧作为方法

读完点个【在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8 1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杭盖乐队:来自草原的摇滚力量
...神力量。我们乐队很多创作灵感都是来自草原,以古老的游牧歌谣、地道的蒙古语歌曲为根源,曲风或隽永悠长或雄奇奔放,如歌曲《四季》《戈壁路》,深刻再现蒙古族人深厚的游牧情怀。”“新
2024-01-04 00:44:00
古代中原王朝是如何经营游牧民族地区的?
...域,如果笼统来说就是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长城以北的游牧文明地区,另外一部分是长城之南的农耕文明地区。在整个世界古代史上,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之间的斗争就没有停止过。但游牧民族进
2023-06-25 09:33:00
人生之路雨潇潇(图)
...之感顿生……这便是呼麦,是蒙古高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见到江河分流、瀑布飞泻、山鸣谷应,面对如此动人心魄之声,遂虔诚模仿作此乐律,流传至今。诚然,我初听呼麦时,只觉此“天然
2024-02-29 05:42:00
中俄地方文化艺术交流系列活动即将启幕——达西雕塑艺术展发出草原史诗的当代回响
...纳姆达科夫雕塑艺术展”将在旷达的草原之上,揭开神秘游牧文明的面纱,开启一场跨越国界的文明对话。文明互鉴:游牧基因跨时空共振作为中俄蒙文化交汇点,呼伦贝尔毫无疑问地在深化中俄关
2025-05-27 22:21:00
宋朝一直无法战胜蒙古骑兵,明朝打败他们的方法十分高明
游牧和农耕的对抗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对抗的历史。至少从周朝时候起,我们就能确定中原地区在和游牧民族对抗。这种对抗一直持续到大清入关建立满清政权,从而以中国近代的
2023-02-22 22:19:00
蒙古帝国分裂之源:传统继承方式与权力争夺
...一定的财产支撑后另立新包,而且是远离父母家庭所在的游牧区域。按照顺序将4个儿子安排完婚事后,则由幼子陪伴在父母身边,即使成家后也不离开,他要承担父母的养老送终。在父亲离世之后
2024-02-26 05:49:00
浅谈一番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关系
...给现在的我们带来光与希望。正如我们所知,农耕经济与游牧经济是中国传统社会长期以来的两大经济模式,而农耕民族和游牧民族一直以来也是活跃于古代中国舞台的两大民族力量。它们之间相互
2023-07-05 21:08:00
...内地之外,还成功经营了西域。两代都击垮了北方强大的游牧帝国——匈奴、突厥,但是都未能成功管理漠北高原。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一,漠北和漠南的地理环境天壤之别漠北,也就是现在的
2024-04-29 21:44:00
2025战马音乐节走进春天,以母语回归音乐的怀抱
...金戈铁马,我们依旧能听见那份独有的空旷与壮阔,以及游牧民族对自然景观与生俱来的亲密感知和传达。长调与爵士、草原的自由与城市的微观,所有看似相隔万里的元素,在恩吉的音乐里都神奇
2025-04-11 15:31: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萌娃身披刺绣斗篷、头戴虎头帽,仿佛画中走出来的年画娃娃。网友:老一辈的手艺文化总能惊艳众人!
2025-11-03 18:53:00
11月2日,2025年福州市闽剧优秀选段(折子戏)展演闭幕晚会举办。“00后”闽剧粉丝现场“追星”,听听年轻一代是如何爱上传统文化!
2025-11-03 21:34:00
“大戏看北京”文艺创作孵化平台结硕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伴随着音乐,身着传统飞天服饰的舞蹈演员翩翩起舞,仿佛是从石窟中走出。台下观众被眼前的舞美惊叹
2025-11-03 21:53:00
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双实践”走进上杭古田举办专场音乐会
东南网龙岩11月3日讯(通讯员 江春凤)11月2日晚,中央音乐学院师生“双实践”走进红色圣地上杭古田,举办专场音乐会,为当地群众带来一场高水平的艺术盛宴
2025-11-03 19:52:00
2025副中心运河题材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采风孵化活动收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由北京市通州区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2025副中心运河题材原创剧本创作及选题采风孵化活动”日前收官
2025-11-03 21:23:00
《昨日重现》经典旋律长春唱响
日前,长春国际会议中心・主会场, 致敬卡朋特乐队70'S 金曲演唱会《昨日重现》拉开帷幕,这场跨越半个世纪的音乐之约,让春城观众沉浸式踏入黄金年代的时光隧道
2025-11-03 18:14:00
“戏聚榕城” 收官!福州这场闽剧盛宴超精彩!
百年闽韵,薪火不息。随着“戏聚榕城”福州市闽剧优秀选段(折子戏)展演系列活动的顺利举行,一场集中展现本次展演艺术成果的闭幕晚会于11月2日晚在福州闽剧院剧场成功举办
2025-11-03 18:53:00
文学润心田!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走进汇川小学校园
多彩贵州网讯10月29日至10月31日,由汇川区委宣传部和汇川区教育体育局主办的书香汇川·阅润校园系列公益阅读活动先后走进汇川区第三小学
2025-11-03 18:11:00
五千年文明沉淀,凝练匠心好物。非遗技艺、名窑瓷韵、丝绸锦绣、茶香千载.…海外网臻选东方好品,共享文明互鉴,中国好礼(国风系列)走进驻华大使馆。责编:张靖雯、王瑞景
2025-11-03 16:14:00
“长”乐融融,“河”睦邻里——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新经济产业社区“红享家轻读派对温馨开启
鲁网11月3日讯(记者 赵洪斌 实习记者 李安琦)在文字中邂逅美好,于交流中碰撞思想。近日,德州天衢新区长河街道邻里节——产业社区“盲盒读书奇遇记——红享家轻读派对”读书会活动
2025-11-03 16:27:00
欢娱影视2025横店影视节斩获三项荣誉 多维布局彰显行业领军实力
10月31日至11月2日,被誉为“影视行业风向标”的2025横店影视节圆满落下帷幕。欢娱影视在此次盛会中表现亮眼,一举斩获“功勋影视企业”“年度突破青年演员(赵晴)”“年度优秀横屏短剧(《金昭玉醉》)”三项重磅荣誉
2025-11-03 15:31:00
“中国影视蓝皮书2025”发布:现实关注成影视剧主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余冰玥)10月31日,“《中国电影蓝皮书2025》《中国电视剧蓝皮书2025》首发式暨中国电影电视剧发展论坛”在第38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举行
2025-11-03 16:22:00
以歌传情!校园合唱节唱响爱国旋律与艺术芬芳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唐天琪 通讯员温星月、黄连华)近日,武汉市光谷第二十九小学举办“我爱你,中国”校园合唱节,以艺术为载体
2025-11-03 15:01:00
《生命树》历时188天圆满杀青 杨紫胡歌共同守护“生命禁区”
在青藏高原的凛冽寒风中,由正午阳光出品、高满堂任总策划,王三毛、磊子、肖意凡、黄凯文、李雪、赵烁、刘小溪编剧,李雪执导
2025-11-03 15:01:00
张彬彬《余生有涯》收视口碑双丰收 粉丝应援刷屏多城热度飙升
近日,由李木戈执导、饶俊编剧的现实治愈话题剧《余生有涯》圆满收官,该剧对婚姻与社会议题进行深刻刻画,引发了广泛社会共鸣
2025-11-03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