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新华时评:政策对路 饭碗稳牢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3-12-11 20:26: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11日电 题:政策对路 饭碗稳牢

新华社记者王立彬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粮食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总产量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属于亿万农民的丰收,是属于14亿中国人的丰收,是党的重农强农政策的丰收。

扎牢“米袋子”,拎稳“菜篮子”,靠的是重农强农政策“先手棋”。2022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等做出全面部署。今年春节刚过,中央又及时做出部署,明确强调一年之计在于春,不误农时抓好春耕备耕,为提升粮食稳定供应能力、保持物价平稳打牢基础。这对实现今年粮食生产稳面积、稳产量,扩大豆、扩油料,提单产、提自给率“两稳两扩两提”目标,起到了政策支撑作用。

农业受自然条件影响大,扶持政策贵在有预案、能应变。2023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反应迅速、行动果断、精准发力,有效克服了黄淮罕见“烂场雨”、华北东北局地严重洪涝、西北局部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继续提高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资金规模,多措并举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各地因地制宜,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挖掘单位面积潜力,充分利用全国大部农区光温水匹配较好、气象条件总体有利的形势,“以丰补歉”“以秋补夏”,“抢回来”“夺回来”的丰收成为今年粮食生产的“丰收密码”。

夏备冬,冬备夏。年末岁尾,玉米等秋粮收购全面进入高峰。为保护种粮农民利益,2023年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12月6日起在黑龙江佳木斯地区率先启动。这释放了国家为粮农“托底”的明确信号。目前是冬修水利时节,各地要按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强化财政资金保障,调动农民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性,大力推进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完善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体系,增强农业防灾抗灾减灾能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明年春耕夯实物质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0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风吹麦田千重浪,又到一年“三夏”时。日前,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今年全国夏粮产量14613万吨,其中小麦产量13453万吨。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持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科学
2023-07-17 10:29:00
金秋十月,广袤田野上绘就了一幅幅绚烂的丰收画卷。金黄稻浪、瓜果飘香,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收获的喜悦洋溢在每一位农民的脸上。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目前,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
2024-10-09 17:23: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成都4月12日电题:“新农人”要干好“兴农事”新华社记者高健钧“90后”农机手、有博士学位的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回乡创业的土特产销售主播……春耕时节,田间
2024-04-12 11:21: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山西沁源县下好春耕备耕“先手棋”,各农资经营门店购销两旺,种子、肥料、农药等各类农资充足;江苏徐州铜山区小麦返青长势喜人,技术人员进
2023-02-17 05:26:00
眼下,各地秋粮收购正在有序展开。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1月22日发布最新数据显示,全国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秋粮超6000万吨。截至目前,南方中晚籼稻收购进度在六成左右;东
2023-11-30 12:07:00
为全面、生动呈现全国各粮食主产区再迎粮食大丰收的喜人成就,9月23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南、四川等地省委网信办主办,
2023-09-19 15:02:00
作者:马学凯习近平总书记3月19日下午来到常德市鼎城区谢家铺镇粮食生产万亩综合示范片区说“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而且里面应该主要装中国粮。我们14亿多人靠谁都不行。现在
2024-03-25 15:31:00
盐碱地是“地球之癣”。吉林省西部地区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地集中分布区之一。这里的盐碱地因盐分重、碱化度高,农作物难以正常生长,曾被称为“八百里瀚海”。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耕地是
2024-11-05 15:01:00
10月以来,新季中晚稻市场收购有条不紊,各级储备也已启动收购,收购进度整体符合预期,市场运行平稳。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1月1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全国秋粮收购全面展开。截至
2024-11-05 15:01: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加码幸福生活——看湄潭田坝新事:文明风、家园情、致富路
“我不去!除了红白喜事,什么房子酒、二婚酒,我一概不参加!”“咱们搬到这儿来,得用文明的言谈举止要求自己,比如不说脏话
2025-10-30 05:42:00
好戏连台!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将于11月7日至12月1日在唐山举行
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现场。河北日报记者师源摄河北新闻网讯(记者师源)从唐山市政府新闻办10月29日召开的第十三届评剧艺术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25-10-30 07:09:00
河北新闻网讯(梁小谦、于春梅)10月20日至29日,唐山海运职业学院考察组远赴乌干达、肯尼亚开展系列考察交流与合作洽谈活动
2025-10-30 07:13:00
唐山市工人医院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活动
河北新闻网讯(王金烨、马玥)近日,唐山市工人医院打破传统健教模式,充分利用门诊候诊时段,创新开展“候诊健康微课堂”健康教育系列活动
2025-10-30 07:16:00
集中约谈655人,到位金额超过2000万元……今年4月至9月,太原法院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2025·并法利剑”执行专项行动
2025-10-30 07:23:00
10月28日,娄烦县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县城—国道241改线南山连接线公路正式通车。自此,从太原市区到娄烦县城的车程缩短至一小时左右
2025-10-30 07:24:00
“篮”动土楼 兰香四溢——龙潭蝴蝶兰成“村BA”吸睛“流量担当”
东南网龙岩10月29日讯(记者 江雅萍 通讯员 黄秋萍 饶建平)10月28日晚,“永定土楼杯”2025年福建省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培丰镇体育公园盛大启幕
2025-10-30 07:43:00
10月29日,我市召开医改工作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全省医改工作会议要求,对全市公立医院改革重点工作再安排
2025-10-30 07:54:00
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公布我省3市1项目获得全国示范创建命名河北日报讯(记者桑珊)10月28日,中央依法治国办公布第三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地区和项目名单
2025-10-30 07:55: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通讯员常萱)近日,国家能源局公示第一批能源领域氢能试点名单(项目试点),常州大容量对偶盐穴储氢试点项目成为江苏省内唯一入选项目
2025-10-30 07:56:00
“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启幕非遗雅韵与菊香共绘古城秋意南报网讯(记者朱彦)金陵秋,重阳至。昨天,“花漾南京”重阳文化主题联展在南京市民俗博物馆(甘熙宅第)正式启幕
2025-10-30 07:56:00
指尖尼龙线 织就致富网
10月29日,高淳杨家村村民忙着编织渔用地笼。作为全国渔网特色村,其渔网编织是机器难替代的传统技艺,随螃蟹产业发展实现规模化经营
2025-10-30 07:57:00
华侨路街道对沈举人巷进行焕新工程——古巷蝶变涌生机,老城更新见新景“阔别家乡28年,今天回到老地方,很多老房子、老街道还在
2025-10-30 07:57:00
下关滨江举行社会公众定点水生生物放流示范活动专家为公众规范放流“划重点”南报网讯(记者杜莹通讯员周威)社会公众该如何规范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025-10-30 07:57:00
南报网讯(记者陈燕飞)2025中国“4+2”(汽车+自行车)接力挑战赛将于11月1日至2日在芜湖繁昌途居马仁山露营地启幕
2025-10-30 07: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