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我要推荐一个人,她以前是女篮队长,她的孙子还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大学生运动会篮球赛。”昨日,本报记者在杭州街头开展关于“亚运知多少”的采访时,一位刘阿姨热情推荐她的老闺蜜。
这位曾经叱咤风云的女篮队长叫张玉香,今年70岁,杭州市双浦镇杭富村人。一见面,记者就被她干脆利索的三步上篮给震惊了,矫健的身姿完全看不出已是古稀之年。
张玉香回忆,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与广播体操一同火热兴起的全民健身项目之一,就是篮球。青年农民白天劳动、晚上练球。村与村、队与队邀请赛,大队与大队、公社与公社之间的篮球赛事纷纷举办,许多篮球赛事,也放到晚上进行,打破了千百年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农村夜生活的沉寂。
在张玉香的印象里,1958年,周浦公社(2007年袁浦镇、周浦乡合并设立双浦镇)己成立10余支篮球队,此后在多场省市级农民篮球赛中捧回奖杯。如今,当地第一代乡村篮球运动员有的已80多岁,仍津津乐道当年的高光时刻。
刚开始,篮球只在男人们之间流行。后来张玉香上了高中,知识青年纷纷下到各社队插队,不少城里女生也参与这项运动,给农村注入新的活力。在教练的牵头下,张玉香和附近村里的几个高个子女孩,再加上几个女知青,12个人组成了周浦女篮,人称“十二金钗”。
“那时一上场,观众都在呼喊我的名字,现在想想还是很热血。”张玉香回忆往事,依旧踔厉风发:那个时候,篮球场基本是沙土的,球篮是生产队自制的,篮球圈是由公社发的……虽然条件艰苦,但大家劲头十足。
打得一手好球的张玉香,算是嫁给了热爱——丈夫身高1.86米,也是“灌篮高手”。婚后,身为女篮队长的张玉香继续打比赛,直到怀孕5个月还活跃在球场上。
她笑着告诉记者,人人参与,代代传承,打球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周浦并不鲜见。现在村村建有篮球场,不少家庭一家三代都能打球。
张玉香自豪地举例说:“比如我的教练、双浦翁家埭球场‘常青树’翁阿林,他的儿子、孙子篮球都打得很好,先后成为翁家埭优秀的队员;再如,我一家三代的个子也一代比一代更高,我儿子身高1.9米,从小打乡村篮球联赛,现在加入中老年篮球队,有时还去富阳等地打比赛,我孙子身高1.93米,今年作为浙江省大学生代表参加了在成都举办的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总决赛,我们全家都在电视前盯着他转。隔壁湖埠村篮球老将杜少海就说,他跟我家三代人都在球场上交过手呢。”
眼看亚运会越来越近,张玉香一家也早早地排好了赛事日程表,准备在屏幕前为健儿们摇旗呐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