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人民日报头版|兰州新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3-25 13:05:00 来源:人民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董洪亮 银燕 张晔

人民日报头版|兰州新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春日,漫步甘肃兰州新区栖霞湖畔,草木蔓发,碧水澄澈。用好“引大入秦”的水,再经过合理规划建设,形成了水天一色的怡人风光。

兰州新区地处甘肃中部,是我国筑牢西部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区域。曾经,这里多为丘峁荒地,水不存,树不长,生态环境脆弱,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近年来,兰州新区推进生态修复治理和未利用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建设黄河中上游生态修复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示范区,以绿色产业发展为导向,以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让曾经的丘峁荒地变身湿地绿廊,也为兰州新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2023年下半年,中央第四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甘肃省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兰州新区坚持问题导向,立行立改、举一反三,着力补上制度机制、企业监管、工作举措等方面的短板弱项,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生产生活环境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绿色发展的底蕴更加厚实。

生态修复,拓出连片绿色

驾车来到兰州新区中通道入口处,高标准的农业用地、完备的灌溉设施……沿途面貌焕然一新。“通过土地整平、土壤改良、水利设施提升,那些碎片化的耕地、退化的林地和丘峁上的荒地被整治成集中连片的田地,同时配备较好的水肥条件。”兰州新区农林水务局局长汪开宏介绍。

“我们注重加快生态修复,已整治200多平方公里土地,增加10万多亩农业用地。如今,林草覆盖率提高了16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罗耀宗说。

生态修复治理后的平整土地为农业拓展了空间。兰州新区建成小麦、玉米、蔬菜等20万亩的“六大规模化种植基地”和10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培育1亿枝鲜切花、2万头奶牛养殖、200万吨粮油加工及50万吨粮油储备等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支撑村集体经济和村民收入双提升。

兰州新区利用新增的产业用地,规划29个专业化产业园区,促进优势产业的集聚发展。同时,通过新增的城镇用地,成功安置生态和地质灾害避险搬迁群众,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深挖潜能,发展绿色化工

踏入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工程车辆在园内穿梭往来,人们井然有序地忙碌着。厂房鳞次栉比,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然成熟。

依托良好的石化产业基础,兰州新区于2018年启动规划面积达150平方公里的绿色化工园区建设,重点发展精细化工、专用化学品以及化工新材料等领域,围绕石化产业链延伸、专用化学品等产业链条,全力打造产业链完整、承接产业转移基础好的全国高质量绿色化工园区。

“我们专注于定制加工专利期内的农药中间体项目,为国际农化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在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内的专精特新化工产业孵化基地,雅本化学旗下兰州雅本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剑介绍,“车间主要进行生产投料、工艺反应等工序,在各个环节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人员安全,有效避免了人员接触、物料外泄等风险。公司投产不到半年就成功达到规上企业标准,随着未来产能的提升,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工作,努力在碳排放和绿色环保方面迈上新台阶。”

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管委会主任张亚飞说,目前兰州新区绿色化工园区已成功引进了200多个产业项目,涵盖高纯电子化学品、高纯同位素试剂、航天特种材料、新型原料药等领域,总投资超过600亿元;成功落地的产品超过1000个,超过220个产品出口外销。园区过去两年规上工业产值实现连续倍速增长,未来5—10年内,计划培育和发展500家专精特新企业,同时力争产业项目的投资和产值均超过1000亿元,实现每年纳税和利润均达到100亿元以上的目标。

创新驱动,积蓄绿色动能

来到兰州新区重离子应用技术及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制造车间回荡着机器运转的声音,先进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设备的关键部件在机床上“精心雕琢”。这里的重离子装备由兰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制造,拥有设计、生产制造、安装、调试、检测以及运维服务的全方位能力。

“我们的设备在全球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加速器将电能转化为粒子运动的动能,该过程需要提供真空环境和施加磁场以控制粒子轨道。在治疗中,粒子高速运行,必须精确控制轨道,并在每一圈的同一位置施加高频电场为粒子不断加速。该加速器实际上是几十个门类工业产品的集合,应用了工业领域的顶尖技术。”科近泰基副总经理杨文杰说。

2020年,科近泰基生产的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武威投入临床应用。运行以来,已有来自各地的1000余名患者接受治疗,而且治疗后部分病种生存率显著提高。

据介绍,该设备造价约7亿元,高度相当于七八层楼。杨文杰说:“我们正在研发下一代小型化设备。新设备占地约1000平方米,仅为原设备的1/3;采用新的超导技术,使其更加节能、更加紧凑,但性能仍与原设备相当,甚至在某些参数上有所提升。比如,引入了旋转照射,不再受限于固定角度,可以通过不同角度进行照射。除了性能相当于国际同类型装置外,我们还具有更高的开机率,为患者提供更多治疗时间,提供出色的运行维护服务。”

在兰州新区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的铜箔生产车间内,高大的智能桁架不时发出“嘀嘀嘀”的声音,预警铜箔烘烤完成;设备状态指示灯的微光不停闪烁,智能物流传送带不断将分切好的铜箔传送至包装车间……1吨多重的铜箔卷,经操作人员在电脑上做好设置,就可以实现自动上卷、下卷、烘烤、分切,直至送去包装仓库。每台生箔机上都有面密度检测仪,可以帮助操作人员更精准地做好过程监控和品质把控。

每个机台的产量、良率及瑕疵检测等生产情况都在车间大屏上显示,可实现“一屏可视”和实时更新,让车间管理者也能精益化管理、精准化决策。

高性能铜箔的生产技术同样让人眼前一亮。“现在批量生产的高性能铜箔已经达到了4.5微米的水平,最薄可达到3.5微米,主营产品为6—8微米。在技术发展上,4.5微米成为整个铜箔行业的门槛和界限,我们在去年10月左右突破了这个界限并成功实现批量应用。”甘肃海亮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所长张伟博士说。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兰州新区已累计实施新材料项目69个、总投资614亿元,建成投产53个、完成投资230多亿元,形成了新能源材料产业链;引进160个装备制造项目,总投资620亿元,建成投产78个项目,完成投资260亿元,包括大科学装置、重离子一期等项目。

“兰州新区始终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构建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绿色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地区生产总值在连续3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2023年依然保持两位数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5.3%,工业用电量增长103%,形成了明显的产业集聚效应。我们将继续稳中求进,脚踏实地,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兰州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左龙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5 14: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兰州市民欢度佳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赵帅杰2月10日,甲辰龙年正月初一,《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发甘肃兰州市民欢度佳节照片,以下为具体内容:2月9日,甘肃兰州市城关区,市民在家中欢度佳节
2024-02-10 21:24: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7月7日上午,第二十九届中国兰州投资贸易洽谈会绿色金融助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论坛暨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成果发布会在兰州新区举行。成果发布会总
2023-07-08 12:16: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按照国家疫情防控“新十条”及甘肃省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甘肃省人民医院兰州新区分院已于12月13日恢复门诊急诊、儿科门诊急诊、发热门诊、体检及住
2022-12-15 02:14:00
人报甘头条  |  兰州新区:以高水平科技人才支撑高质量发展 ​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近年来,兰州新区以人才链为总牵引,着力在建强平台能级、推动技术攻关、调动企业参与、推进成果转化上下功夫、出实招,全力构建以人才为核心、以创新为动力、以产业
2024-02-23 15:25: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本报讯】1月19日,兰州新区图书馆公布春节期间开放时间,1月21日至25日闭馆,1月26日(正月初五)起全馆恢复正常开放,开馆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8:30-1
2023-01-20 07:48:00
本文转自:兰州日报张晓强在兰州新区调研时强调把准功能定位 强化产业支撑 在服务全省全市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勇挑“大梁”【本报讯】10月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兰州新区党工委
2023-10-06 01:29:00
《农民日报》头版头条聚焦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
6月6日,《农民日报》头版头条刊发《贵州毕节:打造“示范区” 引领新发展》,聚焦贵州毕节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了人民群众从苦甲天下到同步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
2024-06-06 13:3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超高温钍基熔盐泵、超薄铜箔等产品的技术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等大科学装置创新研发、装配运行,为高质量检测保驾护航……近年来,甘肃兰州新区坚持把科技创
2023-05-31 06:02:00
违规上马化工项目,环境污染严重,兰州新区被通报
...调查核实有关情况,并按要求做好后续督察工作。来源:人民日报
2024-01-02 14:25: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红领巾爱阅读”活动走进新疆喀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怡蒙)10月28日,“红领巾爱阅读——石榴籽一家亲,手拉手共成长”新疆数字农家书屋喀什地区活动在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拉开帷幕
2025-11-02 23:19:00
近日,全市首次召开街道(乡镇)党(工)委书记工作交流会,10位来自治理最前沿的“一线总指挥”,聚焦城市更新、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时代课题
2025-11-03 00:00:00
山海携手 共赢未来!粤黔协作为贵州经济添新动能
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这家不远千里从广东落户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行业“优等生”,此前,以一项技术“领跑”之举再次引起业内关注——率先建成全球首创的百米锰酸锂正极材料全自动化隧道窑生产线
2025-11-03 04:31:00
“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在贵州贵阳盛大启幕。来自全球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佳丽齐聚一堂,在山水之间感受多彩贵州的独特魅力
2025-11-03 04:31:00
11月2日,在“2025国际友谊小姐全球总决赛中国行·巡游贵阳站”活动上,国际友谊小姐们走进贵阳文昌阁古城墙,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族服饰换装体验
2025-11-03 04:32:00
广东清远一水库旁多人放生猫只?官方通报
中国网11月2日讯 据广东省清远市清城区人民政府网站消息,11月2日晚,清远市清城区龙塘镇政府发布情况通报:2025年11月1日
2025-11-02 23:00: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应洁 通讯员 徐丽麟)作为本届文博会活动之一,昨日上午,以“数智文创发展·智能共生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十四届白马湖文化交流活动暨2025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会议在厦举办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林桂桢 通讯员 王晓真)近日,厦门港首台自行式高压岸电转接车在嵩屿码头投入使用。该设备解决了岸电桩布置与船舶靠泊接电位置适配冗余度不足的难题
2025-11-02 08:11: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郭睿)中外青年钢琴家昨晚在厦门国际会议中心音乐厅联袂献艺,以精彩的开幕式音乐会拉开2025中国·PIANO中央音乐学院厦门钢琴音乐季的序幕
2025-11-02 08:11:00
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启动
昨天,厦门市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入户登记正式启动。(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摄)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沈彦彦 通讯员 刘倩 颜艺芬)“您好
2025-11-02 08:11:00
品鉴文创 集章打卡 VR探险 到文博会来场文旅奇遇
市民在文博IP授权展选购新奇文创。(厦门日报记者 林铭鸿 摄)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让人爱不释手。 市民积极参与“来猜茶”游戏
2025-11-02 08:11:00
随着城市规模扩大,机动车保有量越来越多,人行天桥作为城市立体交通的一种形式,能有效保障行人过街通行的安全,是许多市民特别是老年人使用频率较高的设施
2025-11-02 08:21:00
河北大名,全国一等奖! 纵览(河北)传媒有限公司获突出贡献奖
河北新闻网讯(记者李健敏)数智赋能,强农兴村。11月1日,2025年全国数字乡村创新大赛在邯郸落幕。来自河北省的“邯郸市大名县‘直播电商富农服务平台’”获一等奖
2025-11-02 08:29:00
江苏南京: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
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聚力攻坚“组合拳” 激活产业新动能今日关注数字6.2%关键词产业攻坚前三季度
2025-11-02 08:41:00
江苏南京:赛事经济效应持续释放,消费市场热力升级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黄琳燕李子俊储笑抒赛场上,球员们奔跑如风、拼抢激烈;赛场外,商圈、景区、住宿餐饮三大消费场景同步升温
2025-11-02 0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