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7-06 06:19: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北京城中流传着这样一句民间俗语,叫做“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明明这些石狮子是矗立在桥上的“死物”,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具体数量,无法数清

史书有载,由于清朝的乾隆皇帝不认同这条“邪门”的俗语,他还特地在微服出巡的时候来到卢沟桥,试图点清桥上的石狮子的数量。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可就算是他亲自去数,也是每一次都数出了不同数量的石狮子,而且这位清朝皇帝还越数越多,从第一次的409只,到最后一次的451只,足足多出了42只!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得不相信了那条“卢沟桥的狮子,数不清”的民间传说。

于是,乾隆皇帝在回宫后再也没有主动提起过卢沟桥石狮子的传言。

不单单是乾隆皇帝没能数清,明代学者刘侗和于奕正二人同样也没能统计出这里具体的石狮子数量。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因而,他们才会在自己的《帝京景物略》一书中总结道,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之辄不尽”。这个“辄”字就透露出了这两个学者的无奈,他们怎么数都不能数清桥上的石狮子。

但是,为什么卢沟桥的石狮子会数不清呢?明明它们是纹丝不动地坐落在桥上呀?

民间传说,根植人心

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则故事,一位宛平县的县令在刚刚赴任的时候,他就想要打破“数不清”的这个传说。于是,县令就命人去桥上进行清点。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这个任务落到了师爷的头上,在古代社会师爷是官员的幕僚,是帮他们出谋划策的人物。

然而,就算是衙门的“智囊”师爷,他也没能搞清桥上石狮子的数量。而且,这位师爷还兢兢业业地数了一个晚上,可到了天明他还是得出来不同的答案。

这可把师爷愁坏了,但他还是要将这个消息告诉县令。县令听闻后,肯定是不信这个邪的,于是就亲自来数。可不管他怎么努力,他和师爷一样,都失败了。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他们共同得到的结果是,卢沟桥上的石狮子真的数不清。此外,数得眼睛都花了的县令似乎看到了石狮子变成了“活物”,这可把他吓坏了。

县令急急忙忙地号令众人回府,至此之后他再也没有再尝试过数石狮子的事情。

为什么他们都无法数清呢?这还要从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本身开始讲起,这些石狮子最初是由金人修砌的。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难以数清,是何缘由?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骑踏破了北宋的山河,占据了北宋的大半江山。而金人南下路线选择的是从太行山的东麓进入中原的,所以,他们需要通过流经太行山的永定河。

可是这条河流水势湍急,水流浑浊。渡河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因此,金人在推翻了北宋政权后就整修了永定河,将此变成了一条容易通行的河道。

而且,金国统治者还将这条河流更名为“卢沟河”,卢在金语中代表的是“黑色”的意思,这是用来指代河水浑暗的情形。到了金世宗统治时期,这位皇帝还命人修建了卢沟桥。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在修桥的时候,金人还在桥柱上加上了石狮子。古人认为石狮子是一种“灵物”,有着镇压邪祟的能力。金人将它们安置在桥上,是为了守护来往行人。

金朝灭亡后,元朝接手了中原的统治。历经两朝风霜,卢沟桥也有些残破了。所以,元朝统治者就命工匠重修了此桥。在这个过程中,工匠也对这里的石狮子开展了修缮工作。

金元年间的石狮子的身型是偏纤长型的,而且狮子的脑袋会比身体要大得多。虽然狮子脑袋大,可它们的面孔却非常狭窄,这就在视觉上给人一种嘴大的感受。

此外,金元的石狮子嘴巴微微张开,面部似笑非笑的神情,让人看了会油然而生一种诡异之感。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元朝之后,就是明朝了。由于卢沟桥是北京通往河北的交通要道,也就得到了建都在北京的统治者的重视。

因此,明清两朝的皇帝同样也对卢沟桥进行了整修,在修理的过程中还着意为桥上添置了很多石狮子。

就比如说明朝,一共对卢沟桥开展过6次小型修缮工作,每一次工匠都会将有着明朝特点的石狮子加在桥上。相交于金元两朝头大身小,面容阴狠的石狮子来说,明朝的更显温顺可爱。

此外,在清朝康熙年间,由于卢沟河爆发了次水患,将桥冲毁了,这位皇帝就下令重建卢沟桥。在这个过程中,清朝工匠在桥上加入了色彩艳丽的石狮子造型。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由于这座卢沟桥历经了4朝的修葺,每一朝都添加了石狮子,这就造成了在史书中卢沟桥上石狮子数量不等的原因。

除此之外,由于明清的工匠不再局限于一柱一狮的设计风格,他们创造了“一柱数狮”设计,这就代表了一个大的石狮子上可能盘踞着很多大小不一的小石狮子。

来举个例吧,在卢沟桥上一只大石狮子的头上趴着一只小的,而在大的脚下还藏有两只小的。但是由于这些小狮子太小了,在时间流逝中会被风霜侵蚀,很难找到它们存在的痕迹。

这也是另一个为什么卢沟桥上的石狮子数不清的原因所在了。

卢沟桥的狮子为何数百年来没人能够将其数清呢

另外在近代社会,日本侵略者用炮火袭击了卢沟桥,摧毁了这座古老的石桥。

尽管在后来赶跑了日本人,中国人在重修卢沟桥时还是很难将桥上石狮子完完整整地复原出来,因为中华民族在抗击侵略者的战争中,共花费了14年。

在漫长时间的侵蚀下,很多石狮子也就再也不能回到最初的状态了,这也就导致了现在的数量与古代的对不上号。

但经过现代专家统计,卢沟桥上“幸存”下来的石狮子共有501只!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7-06 12:45:1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卢沟桥上石狮子,为什么几百年来几乎没人数得清
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无数爱国男儿将热血洒在了这座桥上,永远守护着全国人民。当然,卢沟桥上不只有充满血与泪的战争,还有引得无数人好奇而至的石狮子。石狮子象征着守
2024-06-15 09:25:00
揭秘卢沟桥上石狮子的神秘之美
在北京郊外的永定河上,有一座古老的石桥——卢沟桥。它不仅因历史悠久而闻名,更因其桥上石狮子的数量之谜而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学者。几百年来,人们试图数清桥上的石狮子数量,但这些努力都以
2024-10-19 19:54:00
9月15日,经过9个月升级改造,全面展示卢沟桥历史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卢沟桥历史博物馆开馆。博物馆位于卢沟桥东侧桥头,与宛平城西城门隔路相望,红墙灰瓦的仿古建筑,庄严厚重。走进
2023-09-18 09:10:00
86年了,怎么能忘?怎么敢忘!
本文转自:新华社“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妄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侵略者的枪炮声将一个沉睡的民族惊醒卢沟
2023-07-07 08:29:00
86年前的今天永远不能忘 吾辈当自强!
本文转自:中国日报网“卢沟桥狮子吼宛平城头浴血战……”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制造震惊中外的卢沟桥事变妄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侵略者的枪炮声将一个沉睡的民族惊醒
2023-07-07 10:52:00
古宅前摆一对石狮子是为何?原来石狮子有这样的讲究
...吉祥的代表,除了可以辟邪,还作为装饰品,譬如北京的卢沟桥就有四百多个石狮子,造型各不相同。
2023-04-24 11:55:00
为什么中国不产狮子,却总是用石狮子守门呢?答案你知道吗
在中国的任何地方,你都会发现门前有一对石狮子。 卢沟桥上的那对石狮子,在一些大型的商务会所里也能见到,但这些大型的石狮子,在中国却很少见,因为中国人并不喜欢使用石狮子,而是把它当
2024-10-13 13:52:00
台湾基层民众参访卢沟桥:历史要铭记与传承
...中国新闻网2月26日,高雄里长暨基层社团参访团一行走进卢沟桥文化旅游区参访交流。陈建新摄中新网北京2月27日电 题:台湾基层民众参访卢沟桥:历史要铭记与传承作者 陈建新“欢迎
2023-02-27 12:13:00
寻访抗战记者方大曾的足迹
“伟大的卢沟桥也许将成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的发祥地了!”这是1937年8月1日刊登在《世界知识》杂志上,战地记者方大曾在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中的预言。方大曾,1912年生于北
2025-07-09 16:4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