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亚太地区首例儿童新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在沪完成。
7月12日,澎湃新闻记者从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获悉,该院心内科医生近日为一名13岁的心脏病患儿成功实施了新型AVEIR无导线起搏器植入,这也是该种无导线起搏器在亚太地区首次应用于儿童,对于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儿童生活质量等有着重要的探索意义。
亚太地区首例儿童新型无导线心脏起搏器在上海完成。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供图
13岁的小予是个运动“小达人”,但近半年来在安静时屡次出现胸闷、乏力等症状,甚至夜间也会因胸闷而醒。外院数次诊断其患有心肌炎、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但治疗后症状仍无缓解。患儿家庭慕名来到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寻求帮助,收治于心内科。
经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MRI等检查,患儿被明确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该病可导致其平均心率低于正常,且出现超过3秒的心脏停搏,这也是孩子在安静状态下出现乏力、胸闷等症状的原因。
院方介绍,该病的常规诊疗措施为起搏器植入。若选择传统有导线起搏器植入,起搏器囊袋、血管内起搏导线的滞留会影响小予日后的体育爱好及生活质量。
结合平板运动试验结果,该院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考虑进行无导线起搏器植入。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心胸外科、放射科、麻醉科以及护理团队精诚合作,于7月1日为小予顺利植入了新型AVEIR无导线起搏器,用时仅1小时。3天后,孩子康复出院。
据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专家李奋教授介绍,传统起搏器植入需在体内留置电极导线,且需用自身皮肤制作囊袋埋藏起搏器。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说,电极导线断裂、囊袋破损、感染等风险较成人更高。近年来,国内外虽然偶有无导线起搏器应用于儿童的病例报道,但受限于手术操作难度、植入后取出困难、电量受限等因素,这项技术很少应用于儿童。
无导线心脏起搏器曾于2018年上海进博会首次亮相国内,以其体积小、无导线、植入创伤小、恢复快、手术无疤痕、无需囊袋等优点,在国内逐步推广使用,也大大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3 14: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