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汉徭役制度:兵役与劳役的结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10-27 14:49:00 来源:戏说三国

西汉兵役与劳役不分,统称“徭役”,凡著名于徭役籍的男子,须服劳役和兵役。西汉统治者实行“轻徭薄赋”,始役年龄在景帝时从原来的17岁放宽至20岁,昭帝时又宽至23岁,止役年龄也从秦及汉初的60岁降至56岁。这种与劳役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具体包括更卒、正卒、卫卒、戍卒等等。正卒的范围和性质。在汉代,仍实行预备兵役制,即除必须服正规兵役之外,男子从始傅到老免都有当兵的义务,在这段时期内每人要当一年“车骑材官卒”,即郡国兵,以后再根据实际需要,或当一年“戍卒”(又称“外徭”),或当一年“卫卒”(又称“卫士”),文帝曾“减外徭卫卒”,即指此二项。

汉徭役制度:兵役与劳役的结合

可见西汉男丁一生中均要服役两年,称为“正卒”。此外,在不服正规兵役的年份,每人每年须服劳役一个月,称为“更卒”。这些都是傅籍男子应尽的义务。更卒。傅籍以后的男子除去服正规兵役的年份,每年须服劳役一月,因服役一月后即行更换,故名“更卒”。东汉王充说,“一业使民,居更一月”即指此。服役地点多在本郡县,劳役具体包括筑长城、修营垒、起亭障、做烽燧、造宫室、建陵墓、修堤、治河、转输、漕运等等,均为艰苦的无偿劳动。不愿服此役者可纳钱代役,名为“践更”。

汉徭役制度:兵役与劳役的结合

车骑材官卒,这实际是郡国兵。这是役龄男子都必须承担的一项兵役,即在本郡国充当车骑、材官、骑士、楼船等兵士。此役由郡国太守、都尉负责征发、罢遣,主要目的是进行军事训练,以获得必要的军事技能,役期为一年,即《汉旧仪注》所说:“一岁为材官、骑士,习射御、骑驰、战陈(阵)。”训练完毕,须经考核,每年八月由“太守、都尉、令、长、相、丞、尉会都试,课殿最”。然后回乡务农,成为国家的预备兵,遇有战事,随时应征入伍,平时则每年只服更卒劳役,直到老免为止。

汉徭役制度:兵役与劳役的结合

戍卒和卫卒。经一年车骑材官卒的军事训练后回乡务农的预备役军人,还有被征作戍卒或卫卒的可能。从史载:“一岁屯戍”,“一岁为卫士”可见此役期限也是一年。戍卒,即在边防军服役的戍边之卒,又称外徭,如苏林所说,“外徭谓戍边也。”不愿服此役者可纳钱,由官府雇人代役,称为“更赋”或“过更”。卫卒则指在京城中央禁卫军服役的卫士,当然,服此项兵役者为数不会太多。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各项卒役的期限及起止年龄仅是法律上的规定,而实际执行中未必完全如此。特别在遇有战争的非常时期,提前或超期服役的现象屡见不鲜。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7 18:45:0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文景盛世的最大受益人是谁
...龄范围内的人口,必须每人每年上缴一定数量的赋税。02.徭役徭役分为两种,一种是兵役,一种是劳役。兵役主要是戍边,而劳役的范围就比较广。但凡大耗民力的工程,都会征调民夫参加,政
2023-04-25 16:23:00
陈胜吴广起义:秦法严苛下的民众反抗
...性前去边境驻守,陈胜吴广一行就分属这一类。秦律逃避徭役刑罚严酷 本来陈胜吴广一行人即使知道被派去边境戍守是种苦差事也还是乖乖去了,但是偏偏因大雨误了行程,等待他们的是更可怕
2024-03-23 07:01:00
揭秘秦朝徭戍:从云梦秦简看制度的公正与严苛
“徭戍”指的就是徭役和戍边,“暴秦”的确一直以来人们对秦朝的印象,但随着出土的证据越来越多,这种观念正在改变。在云梦出土的秦简《徭律》和《戍律》便详细记载了秦朝的“徭戍”制度。按
2024-03-24 10:54:00
...“世兵制”。普通户和屯田户专门负责种田缴纳田赋并服劳役。此即所谓“强者为兵,羸者补户”。“世兵制”制度下,军户世代为国家服兵役,无法脱籍,致使军户社会地位不断下降。之后两晋、
2024-07-11 15:37:00
秦始皇:过在当代,功在千秋
...影响,社会经济被严重破坏,百姓又怎么能休养生息呢?徭役就是封建时代的强制劳动义务,包括力役、杂役、军役等。由于秦朝是我国的第一个大一统朝代,所以在有着大量的社会工程需要建设,
2024-06-22 16:47:00
古代为什么要花大功夫把犯人发配到千里之外
...即流放之刑,也就是把违法犯罪之人送往边疆蛮荒地区服劳役和兵役。这种刑罚在中国古代司法制度中是比较重的刑罚了,可以说仅次于死刑。边疆苦寒,生活条件极差,一般来说,被发配到边疆的
2023-05-02 13:47:00
揭秘商鞅变法中的奇葩规定
...可见这只是为了巩固社会稳定之举。第三,小户制度增加劳役和征兵的数量 秦国人17岁的男丁一般都要参加固定的劳役时间,秦国采取的征兵制度,每一个男丁一生要服役四年半的时间,劳役
2023-05-03 06:45:00
明朝为何会设立“佥妻”这种制度
...于这些军户,允许他们以服兵役的形式抵消掉赋税和其他劳役,并且还分配一些土地去供他们劳作。这个制度初看起来还可以,很多军户也愿意去替国家效力。但是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这些军
2024-06-23 21:48:00
李世民在“贞观之治”中都干了什么 ,导致人口锐减
...策,例如,农民和平民家庭在服兵役时,可以免除赋税和劳役,士兵的服役年龄在20-60岁,不仅如此,在服兵役期间,有重大贡献的普通家庭,还能被分到土地,这种政策极大的加深了全国人
2024-06-08 21: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古代人的“航空”梦就在吉林的这面铜镜里
人类对蓝天的向往,从古到今。但谁能想到,千年前的“航空梦”竟被镌刻在一面藏在吉林的铜镜上,那就是延边博物院的金双仙飞天纹铜镜
2025-09-19 21:59: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 | 陈蕴瑜:战地遗书饱含深沉之爱
在安顺市平坝区天龙镇,一座石木结构的屯堡民居静静伫立,这里是抗日英雄陈蕴瑜将军的故居。踏入院中,与正房相对的照壁前,是将军的遗像
2025-09-19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