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123页材料举报导师学术造假后续:导师又一篇稿件被期刊撤下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10-31 09:49:00 来源:澎湃新闻

近三年前,一位退学硕士研究生以长达123页的材料实名举报时任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学术不端,如今这一事件又迎来了后续进展。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月稍早前,原张裕卿团队于2019年2月8日在期刊“Materials”在线发表题为“SrFexNi1-xO3-δ Perovskites Coated on Ti Anodes and Their Electrocatalytic Properties for Cleaning Nitrogenous Wastewater”的文章被该期刊撤回。原因为数据异常,编辑部表示,根据投诉程序,对文章进行了调查。作者无法提供原始数据,主编和编委会对报告的结果不再有信心,因此被撤回。此次撤稿已得到Materials 总编辑的批准。作者不同意这次撤稿。

123页材料举报导师学术造假后续:导师又一篇稿件被期刊撤下

原张裕卿团队于2019年2月8日在期刊“Materials”在线发表的文章被该期刊撤回

这已经不是张裕卿遭举报后被撤的第一篇文章。

根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2020年11月,自称为天津大学化工专业退学硕士研究生的吕某实名举报,该校化工学院教授张裕卿在2011年到2020年间所做的实验、发表的论文多次造假,并多次帮助其女儿发表论文等。

在网络流传的一份长达123页的实名举报材料中,吕某称自己来自普通的农民家庭,于2014年被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录取为硕士研究生,师从导师张裕卿,却在读研期间被逼着学术造假,而后无奈退学。

在举报信中,吕某说,“刚来天大的时候我是想着真正来做科研的啊!我特别讨厌造假,真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要自己学着造假,并且我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除非不打算毕业了。”

举报材料中列举了张裕卿多次把其研究生的实验成果、论文内容,稍作修改,署上其女儿的名字发表出来,甚至在其女儿还上高中时,以“女儿参与修改了论文”为由,在其研究生的论文中署上其女儿的名字。

“有成果的时候他和他女儿是一作,要是万一以后有人举报他,他又会说这都是学生干的,和他没关系。”吕某在举报材料中称,学生在毕业前会被张裕卿逼着签保证书,声明实验数据都是真的,以此来警告学生。

事件曝光后,张裕卿曾回应媒体表示举报材料中有很多事实被歪曲,但未作进一步说明。

2020年11月19日,天津大学在其官网发布通报称,经调查组初步查证,认定张裕卿学术不端行为属实。张裕卿承认其本人有学术不端行为,并愿意承担全部责任。天津大学已解除与张裕卿的聘用合同。

去年5月13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官网公布了2022年查处的科研不端案件处理决定(第一批次),其中包括了关于对张裕卿等发表的论文存在署名不实、图片重复使用、数据造假以及项目申请书、进展报告及结题报告中存在虚假信息等问题的处理决定(国科金监处〔2022〕16号)。

上述文件通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天津大学张裕卿等发表的17篇论文涉嫌学术不端开展了调查。经查,7篇论文存在署名不实的问题,11篇论文存在图片重复使用问题,2篇论文存在数据造假问题,通讯作者张裕卿对上述问题负责。此外,对于列入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论文,张裕卿还应对在项目申请书、进展报告或结题报告中存在虚假信息的客观结果负责。

上述文件显示,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五届十二次会议(综合专业委员会)审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2年第2次委务会议审定,决定依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第三十五条第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科学基金工作中不端行为的处理办法(试行)》第十七条第三、四项,撤销张裕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磷酸促进型掺锆二氧化硅/聚合物杂化膜及性能的研究”(批准号21076143)、“超强酸型AlxFeyZr1-x-yO2包覆TiO2纳米管填充聚合物杂化膜的研究”(批准号21676180),追回上述2个项目已拨资金,取消张裕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5年(2022年1月18日至2027年1月17日),给予张裕卿通报批评。

澎湃新闻注意到,张裕卿参与发表的7篇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认定为“存在署名不实问题”的论文,署名栏均出现了其女儿的名字。去年以来,张裕卿团队发表的2篇论文已被相关期刊撤回。

2022年1月14日,Nanotechnology期刊撤回了张裕卿团队发表的题为Phosphorylated silica nanotubes: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的论文,主要原因是“作者承认本文主要基于另一篇论文,但未在本文中声明或引用,也并未将论文的作者列为本文作者或署名。”该期刊所属的IOP Publishing出版社还特别感谢了吕某,他的举报引起了出版社的关注。

2022年2月16日,RSC Advances期刊撤回了张裕卿团队发表的题为Photocatalytic membranes prepared by embedding porous Zr-doped SiO2 shell/TiO2 core particles with expanded channels into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or cleaning wastewater的论文,主要原因是涉嫌不同文章图片重复使用,并且“此文有很大一部分未注明出处的文本与其他已发表文章重合”。

RSC Advances表示,期刊已就列举的质疑联系作者,但他们的回应不足以解释,作者也没有应要求提供原始数据。出于对研究数据有效性和缺乏原始数据的担忧,该期刊认为本论文提出的结论不可靠,因此予以撤回。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31 12: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近年6起举报高校老师学术不端事件梳理:4件已核实,2件仍在调查
...本属实,初步认定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学生联名实名举报导师存在学术不端行为。 网络图通报显示,华中农业大学决定即日起停止黄某某校内所有职务和工作,组建导师组全面负责该课题组研究
2024-01-19 17:51:00
...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来稿量明显增加,每个月收到的稿件量从原先的10篇左右增至如今的80—100篇。随着关注度提高,如何更好地吸引高质量稿源、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成为团队成员
2024-01-30 06:16:00
...者曾经向《知识分子》谈到,“这几年国内的C刊都要求导师挂一作,否则不予发表,这主要是为了引用率的考虑。如果是导师,至少是副教授以上就会有更多人引用这篇文章,期刊排名的压力也传
2025-02-27 09:50:00
期刊出版的创新之路——新型数字出版
...传播。中国知网利用自动标引算法、碎片化加工技术等对稿件正文进行元数据标引、XML结构化,通过人员监控、周期预警等设置,保障出版周期;利用智能审校系统、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等对稿件
2024-05-28 10:09:00
贵州师范大学教授毕津顺应邀担任《IEEE材料与器件可靠性汇刊》副主编 成为首位任此职的贵州学者
...引进的集成电路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贵州省“百千万”人才领军人才,贵州师范大学集成电路研究院负责人,贵州省微纳信息器件与集成电路关键技术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负
2025-03-06 00:09:00
学术裁缝、偷梁换柱……论文“灌水”套路多
...研启动资金,每一项都与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挂钩。——导师“佛系放养”,学生培养指导缺位。张航表示,这两年扩招形势下,导师门下已有近50位硕博生,很多人他连名字都记不住,只得把部
2023-12-12 10:13:00
2024年天津市新闻系列高级、中级职称评审工作方案 扫码阅读手机版
...奖以上2项。3.参与采写、编发、制作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稿件、节目和栏目1篇(个)以上,或参与策划、组织有较高质量的版面、节目和栏目1个以上。4.参与省部级或区局级重大宣传报道活
2024-09-24 09:37:00
...记者尝试联系南京大学哲学学院、王某某本人及其博士生导师,均未获回应。针对网络误传“抄袭者系南大马院博士”的不实信息,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于3月15日发布《严正声明》予以否认
2025-03-19 08:09:00
立足科技前沿 服务学术同行
...量,突破了柔性传感器高温应用瓶颈。期刊帮助作者优化稿件,提供快速审稿通道,助力这一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出版。另一个值得一提的例子,是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埃米特·班迪帕
2024-06-21 03:36: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张家口市蔚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落幕
河北新闻网讯(陈越、李安)近期,“感恩奋进 双争有我”——张家口市新时代文明实践朗诵展演蔚县专场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书香河北群众朗诵活动”为核心主题
2025-11-03 18:02:00
廊坊银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服务区域实体经济
河北新闻网讯(刘杰、陶冶、孙泽恒)10月28日,走进廊坊市金淘鑫玻璃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工人们正在自动化生产线前忙碌作业
2025-11-03 18:06:00
近日,《湖北日报》报道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余额只有38.83元。这串带着零头的数字,不像遗产
2025-11-03 18:06:00
88岁的罗官章在湖北五峰牛庄乡走完一生,工资卡38.83元的余额,是他留下的遗产,更是一名老党员令人感佩的初心写照。这位扎根高寒山区49年的老党员
2025-11-03 18:07:00
为官一任,留给后人的会是什么?是房子车子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财产,还是那看不见摸不着的群众口碑?近日,素有“宜昌西藏”之称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
2025-11-03 18:07:00
近日,温州陈女士家一口使用近30年的不锈钢锅在网络上意外走红。这口锅柄刻着专利号的老锅,历经岁月仍不生锈、不粘锅,引得网友纷纷喊话求购
2025-11-03 18:15:00
东南网10月31日讯(本网记者 冯旭 实习生 王芷青 江宇灵)“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是政府给予失地农民的补偿和福利,跟我们自己缴纳社保获得的保障有什么冲突
2025-11-03 18:20:00
10月27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银发一族”旅游消费调查报告,指出老年人旅游存在年龄限制、保险歧视、适老化服务不足
2025-11-03 18:22:00
11月3日,那个断指扶贫的老书记走了。他是中国好人,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获奖者,是全国脱贫攻坚奉献奖获得者,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他先后扎根、帮扶长达49年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当女儿整理遗物时
2025-11-03 18:38:00
清晨的牛庄乡笼罩在薄雾中,88岁的罗官章永远合上了双眼。子女整理遗物时,发现他的工资卡上只剩下38.83元。这个数字,像一粒种子
2025-11-03 18:38:00
10月30日,“宜昌小西藏”五峰县的群山间,88岁的罗官章去世。这位退休后扎根深山数十年的老党员,用一生践行了“党员要像种子
2025-11-03 18:38:00
湖北五峰牛庄,海拔1800米的“宜昌小西藏”,88岁的罗官章带着未尽的牵挂走完了一生。银行卡余额定格在38.83元,7枚奖章被旧布层层包裹
2025-11-03 18:38:00
在海拔1800米的五峰土家族自治县牛庄乡,一位88岁老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却将一座精神丰碑永久地矗立在人民心中。罗官章用49年的坚守
2025-11-03 18:38:00
10月的五峰牛庄,山风凛冽。88岁的罗官章走完了49年扎根深山的人生旅程,乡亲们攥着礼金争执着要送他最后一程,土家汉子用“撒叶儿嗬”为他送行
2025-11-03 18:3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