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稳稳妥妥说着老济宁风情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3-04-22 12:43: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济宁日报

稳稳妥妥说着老济宁风情

——电视剧《运河风流》中的叙事走线

稳稳妥妥说着老济宁风情

稳稳妥妥说着老济宁风情

本报记者 刘帝恩

山东卫视晚间黄金时段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运河风流》,以民国时期“济宁三杰”的人生轨迹与情感交织,展现了济宁的乡土风情和文化特色。作为正在追剧的一名观众,剧中叙事走线是最令人感兴趣的。

在《运河风流》第一集开篇,字幕就显示了故事所处的时间:1912年。在第一集将要结尾的时候,宋鲁生面前是一张火车的照片。通过人物旁白,观众得知,津浦铁路即将开通。对于民国历史略有研究,亦或细心去查阅年度的观众不难得知,津浦铁路全线于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开工建设,于1912年(民国元年)全线筑成通车。

第一集的开头和结尾,通过字幕介绍和人物对话、道具展示,透露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讯息,那就是第一集乃至整个故事讲述的,是1912年以后的故事。

因为1912年是民国元年,我们就不难得知,这部电视剧所讲述故事年代的大致范围,就是在民国时期——至少故事的核心年代是民国时期。

这在无形当中给观众画了个“圈”,仿佛编剧和导演是孙悟空,观众是唐僧,孙悟空画一个圈,就是要告诉唐僧“不出圈”才是安全的。经过第一集,我们对于影片的期待,就很自然地放在了民国时期。

这显然是没有跨时代的剧作,而通常情况下,一旦“跨越”也意味着检视历史重大背景和细节正误的风险,以及制作成本的超大投入。换句话说,这种时线处理,更容易保持影视剧的温情。

当然了,像《康熙王朝》《汉武大帝》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视剧,同样没有超长的时间跨度。可以说,编剧和导演选择了一种较为保守和稳妥的时线,然后腾出手来,从容不迫拆解济宁传统文化。

《运河风流》的叙事节奏,同样保持了一种稳定。而这种稳定之中,也有所侧重和加速。如开头浓墨重彩地讲怀孕的疑云,以及通过风景处理造成的时间流逝。这种处理方式,在中国古典小说和近年来拍摄的影视剧中并不罕见。

如《水浒传》中,施耐庵写“那雪正下得紧”,或“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看似平平无奇的描写,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却给评“妙绝”两字。

在我们看来,金圣叹称妙的原因,正是大雪的“紧”代表了一种时间的流逝,且这种流逝是加速的。在《运河风流中》,大运河上的潺潺流水,升起的大网所溅起的水花,也让剧中的叙事节奏得到了提速,看似表面平静,实则吊足了观众胃口。

第二集的开头,同样是通过字幕,大家得知了另一个主角——“济宁三杰”之一的杨春早。我们不难发现,对于“济宁三杰”的介绍,就像三条细小的暗线,时而独自延展,时而交织在一起。

这其实是一种多视角的叙事,这种叙事是有处理难度的,走线上的偏差,会造成节奏的混乱。

《运河风流》中,有群体性的描绘,有人物互动和多元的主题,导演在拍摄时,围绕“济宁三杰”做文章,对于一些杂乱的暗线则一带而过,这样的处理避免了一些潜在的影响,让观众可以全身心投入主人公的故事。

比如黄子荣一行在船上时的时候,水匪一众从水中高高跃起,画面就转场了——观众当然知道,黄子荣是被水匪给拦了下来。或许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叙事走线当成一个“安全圈”,但显而易见,这个圈对于观众而言并非坏事。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2 13:45:0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年“四季沐歌”杯文艺汇演走进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张山村
大众网记者 高靖程 通讯员 王如然 济宁报道7月13日,“四季沐歌”杯文艺汇演走进济宁市任城区长沟镇张山村,使群众在纳凉之余享受到了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2024-07-16 11:50:00
济宁,道不尽运河风情
大众网记者 李慧 济宁报道济宁,依运河而生、因运河而兴,素有“运河之都”的美誉。俯瞰济宁城,流淌千年的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悠悠运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不仅催生了明清时期济宁的盛世繁
2024-03-01 16:07:00
今日开幕:国家话剧院携手济宁曲阜,以好剧美景诚邀全国宾朋
...、新城市”为主题,于8月13日至8月27日走进孔子故里山东济宁,共同探寻传统文化的当代表达。青年导演创作扶持计划以立足中华文明传承,凝聚中国文艺力量,集结青年戏剧人才,搭建国
2023-08-13 15:22:00
济宁市博物馆2024年春节假期开放
资料图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2月9日,记者从济宁市博物馆了解到,2024年春节假期期间(2月10日—2月17日),济宁市博物馆(古槐路馆)、济宁市博物馆(文化中心馆)均正常
2024-02-09 09:36:00
颠覆杂技原炫技功能,用心用情讲好“中国故事”——专访济宁市杂技团团长赵建刚
鲁网7月21日讯(记者 徐景春)近日,济宁市杂技团接到将要去浙江诸暨参加第二届何占豪国际古筝大赛的邀请,原创杂技剧《梁祝》将作为该赛事的开幕式演出,此项演出文化盛事一经公布,就迅
2023-07-21 22:19:00
济宁市三个项目入选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获奖名单
大众网记者 尹荣耀 济宁报道4月17日,记者从济宁文旅了解到,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布第七届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精品获奖名单,济宁市3个项目成功入选,入选数量全省第一。分别是:济
2024-04-17 09:01:00
《竹竿巷》亮相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
10月10—11日,济宁市文化和旅游局重点打造、济宁市山东梆子剧院创排的原创大型山东梆子《竹竿巷》在济南群星剧场精彩绽放,亮相第十三届山东文化艺术节新创作优秀剧目评比展演。山东梆
2024-10-12 16:40:00
国庆假期前三天 济宁23家景区共纳客135.51万人次
大众网见习记者 李鑫鹏 济宁报道10月4日,大众网记者在济宁文旅了解到,2024年国庆假期第三天,济宁市全市各地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中国红”扮靓城乡,节日氛围浓郁,
2024-10-04 10:44:00
《行进中国大运河篇》今晚首播,见证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
...点”杭州出发,自南向北行进,途径无锡、扬州、淮安、济宁、德州、开封、沧州、天津,最终抵达北京。2005年12月15日,时年90岁的郑孝燮、82岁的罗哲文和61岁的朱炳仁,以一
2024-06-22 11:32: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