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
□泰安市委党校 田冰
近年来,东平县聚焦做好黄河滩区迁建“后半篇文章”,紧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契机,将迁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谋划、综合推进,构建形成资源配置更优、组织效能更大、社区治理效果更佳、群众自治程度更高的黄河滩区迁建社区治理服务新模式,用党建“绣花针”穿起了基层治理服务千条线,在精准服务中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谱好社区治理合奏曲
让群众生活稳起来
东平县8个黄河滩区迁建社区中,有5个采取“多村一社区”迁建模式,每个社区涵盖原建制村2至12个不等,传统的行政村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治理需要,也不具备提供高标准服务的条件。针对这一情况,滩区迁建社区探索实施管理线与服务线“双线融合”模式,提升治理服务水平。
围绕强化“管理线”,优化党组织设置。对采取“多村一社区”模式的5个迁建社区成立社区党总支,原村党支部隶属于社区党总支领导,在整个社区实行“发展同步规划、资源统筹使用、治理一体推进”。在每栋居民楼选出“党员楼长”,形成“党总支+党支部+党员楼长”的三级组织架构,使党的领导贯穿于社区发展和治理的各方面、全过程。
围绕提升“服务线”,全面推行红色物业。探索建立红色物业国有平台公司,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国有物业公司经理,村党支部书记担任国有物业公司项目部经理。通过国有物业平台公司,以招投标方式引入商业化、专业化物业公司,承担具体的物业服务工作。群众有意见需求,不直接与商业物业公司接触,而是将问题反映给国有物业平台,由国有物业出面协调解决,国有物业公司获得的直饮水收益、商品房物业费收益等全部用于服务群众。这种红色物业模式,一方面,有效发挥国有物业平台“缓冲带”作用,解决了商业化物业公司以营利为目的的局限性,有效减少了物业矛盾纠纷;另一方面,发挥了商业化物业公司的专业优势,提高了服务质效。
吹响倡树新风协奏曲
让群众生活新起来
东平县从涵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入手,引导居民转变旧有的思维习惯、行为模式和生产方式,共建文明和谐社区,在“以文化人”中教育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
提升人居环境。采取推动文化下乡、开展文化活动、打造文化氛围等形式,广泛宣传文明新风,引导群众提升文明素质。社区党组织免费对居民开展天然气、用电知识等培训,特别是对年龄大的居民,一对一讲解社区配套公共设施使用方法。针对未搬迁村,推进沿黄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开展清理垃圾、清理坑塘、清理庭院、清理村容村貌,村庄硬化、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四清五化”行动,切实改变环境脏乱差局面。加快补齐公共基础设施短板,鼓励村级党组织利用闲散土地、农田道路开展植树绿化建设,合理优化布局,全力推动沿黄村庄人居环境实现改善提升。
减轻生活负担。对于社区水、电、气、暖等基础性消费,由镇村补贴部分费用,尽量减轻群众负担。旧县乡时代新城社区探索物业费三方分摊的方案,群众承担20%、村集体承担60%、乡镇补贴20%,社区群众交口称赞。采取社会化、市场化、公益化相结合的方式,在社区建设“幸福食堂”,解决75岁以上的老年人吃饭难题,为年满90岁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送餐服务,让社区老人“食有所依”。
树立文明风尚。推行网格化管理,推选党员担任楼长,定期上门入户,召开群众会议,宣传文明生活理念。探索实行信用积分管理,将群众文明生活信用积分与社区补助相挂钩。定期评选“文明家庭”,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推动形成文明新风尚。
唱好致富增收大合唱
让群众生活富起来
在迁建社区的同时,东平县同步规划建设产业园区,抓住定规划、建园区、转方式、保就业4个关键点,确保迁建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
制定详细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总体规划》《泰安市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规划》《东平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等,编制了《东平县黄河滩区脱贫迁建产业发展规划》,以“农业、绿色、文化、旅游”为主题,依托黄河滩区现有的土地资源和农产品基础,重点抓好有机粮食、高档果蔬和特色农产品等生产项目,促进休闲旅游、高效农业、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发展,打造山东西部生态农业示范带、黄河文化旅游区、休闲农业示范区。
建设配套产业园区。在每个搬迁社区附近同步规划建设1个特色产业园区,大力发展服装加工、鞋业制造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让迁建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依托滩区砂石和人力资源优势,积极与好孩子集团等国内、省内大型企业合作,大力发展石头造纸、童车加工等科技型、链条型富民产业,加快乡镇产业转型发展,促进滩区区域发展。
转变土地经营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盘活土地等集体资源,用好移民、惠农等政策资金,大力推行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等利益联结机制,构建产业、居民、社区利益共同体,推进“产居融合”,带动迁建村(社区)集体和群众“双增收”。
保障迁建群众就业。产业园区注重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有劳动能力的生活困难家庭至少1人就业,年均增收过万元。依托社区管理以及黄河、东平湖防护林建设,开发一批护林、保洁、保绿等公益性岗位,大力解决群众就业难题,确保在迁建社区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不断提升服务治理水平,进一步增强迁建社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