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重庆大剧院举办主题音乐会——
听,民乐里的节气之美
本报记者 王欣悦
《 人民日报 》( 2024年08月22日 第 13 版)
前不久,一场名为《立秋·风吹麦浪》的立秋主题音乐会在重庆大剧院举行。
这是重庆大剧院“民乐四季”系列音乐会中的一场。自2022年起,每逢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节气,重庆大剧院都会定期举行“民乐四季”音乐会。本场音乐会以立秋为主题,给民众带来独特的秋日体验。
距离音乐会开始还有一小时,不少观众已经来到大剧院,参加音乐会的预热活动——“传统文化之夜”。
猜灯谜、投壶、蒙眼敲鼓、书法体验……众多摊位令人目不暇接。观众身着各式传统服装,在主题海报前合影留念;民族乐器展位前,二胡、柳琴、中阮、琵琶等传统乐器吸引了不少目光,几名小朋友化身“小小演奏家”,表演古筝、二胡等传统乐器。“我们希望通过举办‘传统文化之夜’预热活动,传播民俗和民乐文化。”重庆大剧院总经理贺文说。
开演时间逐渐临近,观众陆续走进剧场落座。开场铃声响起,聚光灯点亮舞台,重庆民族乐团的演奏者们身着传统服装依次登场。以金色为主色调的舞台上,灯光装置营造出“水中有月,月映水中”的景象,令观众仿佛置身于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之中。
随着二胡带出主旋律,曲笛、梆笛、笙、琵琶等乐器陆续加入,音乐会正式开始。为了更好凸现立秋主题,本场演出选择了《风吹麦浪》《花好月圆》等人们耳熟能详的作品,表达喜迎秋日、迎接收获的美好寓意。
除了《风吹麦浪》《四岸秋光好》《大江奔腾》等传统民乐曲目,乐团还对《起风了》《晴天》等流行歌曲进行改编,力求给观众带来新意。每一曲结束,场内都响起阵阵掌声。
舞台上既有中国传统乐器,也能见到大提琴、小提琴、钢琴等西洋乐器。原创作品《数智未来》以传统演奏技法为基础,在运用琵琶、二胡、笛子、阮等中国特色民族乐器的同时,巧妙融入电子音乐与钢琴,实现古典与现代的碰撞,满足年轻观众对多元音乐风格的喜好。
“西洋乐器的加入,能让听感更加立体丰沛。”重庆民族乐团团长何建国说,“我们以传统乐器为表演重心,追求更生动、更交融的音乐形式,希望让观众们看到现代民乐的活力。”
作为重庆大剧院系列主题演出之一,“民乐四季”音乐会举办以来,累计参与人数近1.3万人次。“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民乐、爱上民乐,在民乐的陪伴下感受每一个节气的丰富文化内涵。”重庆文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冉斌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2 08: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