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情感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类别:情感 发布时间:2023-12-12 20:46:00 来源:上游新闻

每天清晨天蒙蒙亮,渝中区环卫工人陈正群就要出门打扫社区环境,到了中午,她又得赶紧回家,给家里的“大儿子”准备午饭。

这个“大儿子”今年35岁,可智商却只有6-7岁,曾是一个出生就被遗弃差点夭折的重病弃婴。35年来,陈正群夫妻俩以远胜亲生父母的爱、责任与耐心,牵着儿子从襁褓走向壮年,用12775个日夜的温润时光,治愈一个残疾弃婴的病痛与哀伤。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陈正群(左)、赵良铭(中)和 赵波一家三口。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

悲悯重病弃婴 “不能见死不救”

说起陈正群与儿子的故事,时间还要拉回至1988年12月。那年冬天,特别寒冷,重庆还少见地下了一场大雪。一天上午,陈正群下楼买菜,遇到了堂哥。此时,堂哥怀里正抱着一个孩子,厚厚的襁褓里,还放着药品和奶瓶。

原来,这孩子是堂哥在南区路邹容烈士纪念碑处捡到的,“我家有个娃了,养不了,要不你拿去养吧,当救一条命。”

“我们是人,娃娃再小也是个人,我们总不能见死不救噻?”彼时在这对年轻的夫妻眼里,襁褓中的是一条生命,冰天雪地的冬天,无论如何都不能见死不救。

养个娃!那可不是小事,但心生怜悯的陈正群想也没有多想,就把孩子抱回了家。看着怀中气若游丝,即便在哇哇大哭,那声音也只如“小猫咪叫”的婴儿,陈正群的丈夫也心软了。

就这样,两个新婚不久的夫妻就当起了这个孩子的父母,他俩甚至都没有考虑,以他们的经济能力,如何将一个病怏怏的孩子拉扯大。

哮喘、癫痫、漏斗胸、先天智力残疾……医院的诊断书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瞬间没有了主意。为了养育和医治这个弃婴,小两口做出了那个时代罕见的牺牲:放弃城市打工,回农村老家,给孩子治病。

为了让孩子正式成为家庭成员,1989年元旦夫妻俩决定给孩子上户口,正式收养这个弃婴!一个诞生于1988年岁末的弃婴,至此拥有了自己在人世间的名字:赵波。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治病欠下“巨款” “儿子是我两口子的命”

小赵波有了家,但彼时那个家却已风雨飘摇。

回到老家后,陈正群的丈夫赵良铭使出浑身解数,当临工做木工活,晚上还要编竹背篓、筛子;陈正群则种地、喂猪、喂鸡。但小两口如此玩命挣钱,一个月也仅能挣到100块左右。

可小赵波随随便便发一次病,就需要几十块钱治疗费。很快,夫妻俩辛苦打工积攒的几百元积蓄全部耗尽,还欠下了几千元外债。

“你们两口子是全村最勤快的人哦!就为了这么个病罐子,值不值得嘛?还是送走嘛!不然要拖累你们一辈子的哇!”邻居不断善意劝解。

“他是我儿子,是我们两口子的命。”赵良铭丢下这句话再不言语。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小赵波四岁才会独立行走,彼时陈正群家早已债台高筑。

“亲戚朋友、乡里乡亲都是因为同情我们才愿意借钱给我们儿子医病,这笔账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还上!”一天晚上,夫妻俩作出了又一个重大决定,赵良铭再赴重庆主城打工还债,妻子陈正群则留守家中照顾儿子继续治病,“不然我们一辈子都还不清这笔债。”

于是,赵良铭只身来到重庆市渝中区,当了一名环卫清洁工。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持续35年的责任 “活一天就要对娃负责一天”

1995年,赵良铭靠着一人打几份工的辛劳,让这个家逐渐又有了一点起色。他毫不犹豫地将母子二人接到重庆主城,一家人终于团聚了。

但命运的考验却远未结束,风雨再度来袭。

1996年,赵波突然再一次发病,高烧一周不退,夫妻俩把儿子送进医院抢救治疗。长时间住院治疗,迅速耗干夫妻俩好不容易积攒的家底。在借遍了10多家亲友后,夫妻俩再次凑齐3000多元钱,全部投入儿子的抢救。那一年,赵良铭一个月工资只有200多元。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赵波如今已经35岁了,但他的智力却永远停留在了6、7岁。时至今日,赵波说话依旧一次只能说一个字,他甚至无法独立洗澡。

35年,12775个日日夜夜,赵良铭和陈正群夫妻俩,以远比亲生父母还要深沉的爱、责任与耐心,牵着这个儿子从婴儿走向壮年。

如今的赵波,在父母持续35年的不间断寻医问药救治下,绝大多数病症都已得到有效控制。

陈正群说,1996年她也成为了一名环卫工人,让自己的家庭有了另一份收入。

环卫夫妇捡养患病弃婴35年 “养了他就要负责”

在夫妻俩新家客厅最显眼位置,是赵良铭这些年来所获的各种奖励证书:2022年度先进环卫工作者、2023年“爱祖国•亮绝活”一线职工技能竞赛“以克论净”清扫保洁比赛第二名……

“养娃儿和干工作是一样的,既然养了这个娃儿,那就得对他负责,我们夫妻俩活着一天,就要负责一天。”这是赵良铭和陈正群的共同心声。

上游新闻记者 陈竹

编辑:饶治美责编:孙琼英审核:吴忠兰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12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3·感动重庆 | 不离不弃 重庆环卫工夫妇养大残疾弃婴35年
...,他们将曾患哮喘、癫痫、漏斗胸,先天“智力残疾”的弃婴赵波抚养长大,感动全网。捡到弃婴 夫妻二人将他养大陈正群,57 岁,渝中区菜园坝街道珊瑚湾红帆物业服务中心环卫清洁队长,
2023-12-12 18:21:00
...自:重庆日报环卫夫妻陈正群与赵良铭无怨无悔养育患病弃婴30余年本报记者 崔曜“30多年来我们从不后悔养育小波,哪怕他有再多的病患。”12月13日,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
2023-12-15 05:45:00
35年,以家人之名
...,35岁,一名曾患哮喘、癫痫、漏斗胸和先天智力残疾的弃婴。他们没有血缘,却是世界上最亲的人。1988年12月,重庆城区少见地下了一场大雪。就是在这天寒地冻的日子里,陈正群从堂
2023-11-06 00:08:00
动海报 | “一声爸妈,多年辛苦值了” 环卫夫妇抚育患病弃婴35载
2月1日,重庆没有血缘的亲情战胜了万难,他们把智力停留在两三岁的弃婴养大。陈正群和赵良铭没有物质上的富足,却有精神上的广袤。
2024-02-01 21:24:00
夫妻收养弃婴3年办不了领养证,不能任由孩子成“黑户”
...日,南京的费先生反映,三年前,他从安徽明光带回一名弃婴,并视如己出,精心抚养。现在孩子到了即将上学的年纪,他们却犯了难,因为孩子至今都没有户口。费先生说,报户口需要13项证明
2025-02-27 15:23:00
本文转自:安顺日报环卫工夫妇养育弃婴22载 为孩子撑起温暖的家——记第八届贵州省道德模范鄢桂英□本报记者 罗野2001年,环卫工人鄢桂英在关岭自治县县城二小岔路口的地方看到一名襁
2023-02-14 02:27:00
为脑瘫弃婴带来一生的温暖
本文转自:石家庄日报为脑瘫弃婴带来一生的温暖——记第六届石家庄市道德模范倪荣□本报记者 刘 青面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先天脑瘫弃婴,她用无私的爱给了孩子一个家;尽管生活沉重艰辛,为了照
2023-12-21 05:45:00
女儿变儿媳:农民夫妻捡毁容弃婴养大,弃婴长大变美后,嫁给哥哥
女儿嫁给哥哥,是不是觉得荒唐至极,这简直违背伦理,天理不容啊!这是一个违背伦理道德的事情,他们一家就不怕遭天谴吗?现在的文明社会,文明究竟到哪里去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接下来我
2024-05-31 11:13:00
“捡”来脑瘫女儿 无怨无悔照料34年
...动弹,就不会丢下她不管面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先天脑瘫“弃婴”,淄博市高青县高城镇政和村村民刘心静夫妇用无私的爱给了她一个温暖的家。尽管日子清贫、生活艰辛,但为了照顾好这个捡来的女
2023-08-10 06:05:00
更多关于情感的资讯:
有些热爱,是刻进DNA里的 大叔一辈子热爱 嬢嬢跨城追赛 锦屏县际篮球赛假期“出圈”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龙本枝二审 王迟三审 陈诗宗
2025-10-03 17:51: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忽有故人心上过,忆起那年中秋桂花香
文|琦垚秋日的上午,去市里办完事,见街对面是一片古老的胡同区。老树、灰瓦、四合院,明亮干净的阳光下,愈发显得静谧安适。看看时间尚早
2025-10-02 07:39: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老家房顶的那轮明月,是我心爱的“小月亮”
文|琦垚无涯的天幕上悬挂着一轮晕黄的月亮,遥遥的、淡淡的,像一枚钝钝的古铜币。从这枚古币里泻下来的光辉掺和着微弱的、模糊的路灯光
2025-10-01 17:28:00
农行东平东原支行:三张银行卡背后的“养老诈骗”拦截战
鲁网10月1日讯“姑娘,帮我们仨都开张能大额转账的卡!”清晨,农行东平东原支行刚拉开营业的序幕,三位老年客户便一同踏入厅堂
2025-10-01 20:36:00
济南红绘再传喜讯:精准诊疗助高龄女性突破不孕困局!
2023年9月,45岁的王女士顺利诞下一名健康女婴,圆了多年求子梦。这段跨越数年的备孕历程,既有屡次失望的苦涩,也有最终柳暗花明的温暖
2025-09-30 14:57:00
假期乐哈哈 安全不放假
假期来啦!开心之余,您可别忘记:安全是快乐的前提。
2025-09-30 17:15:00
“习惯性逃避”正在毁掉感情 珍爱网红娘提醒:勇敢沟通才是爱
在快节奏的当下,年轻人对爱情的期待不减,但在恋爱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一种被忽视的现象——“习惯性逃避”。出现矛盾时,你等着Ta解释
2025-09-30 17:22:00
纵览视频丨身高不够举高高来凑,夜游现场娃儿眼睛瞪得像铜铃
9月29日晚,吴桥杂技节巡演现场,为让孩子能看清表演,许多家长将孩子举过头顶或扛在肩头。这一充满温情的画面,成为了杂技节巡演现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摄制:王怡文、刘玉婧)
2025-09-30 00:10:00
陈家人的传家宝:一枚74年前的“抗美援朝”月饼模子
新一年中秋节马上到了,89岁的陈巧玲老人坐在桌前,手里摩挲着珍藏的木质月饼模子,模子中央“抗美援朝”四个小字与五角星图案清晰可见
2025-09-28 16:10:00
男子割肝救妻后续:梨园丰收盼销路,想赚钱带娃去云南看望岳父母
大皖新闻讯 安徽宿州砀山县的马雨1990年出生,他“割肝救妻”的义举感动了无数人(详见大皖新闻3月28日报道)。2024年12月
2025-09-27 20:09:00
孕妇泰国坠崖离婚案择期宣判,王暖暖情绪几度失控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苗 徐宁26日,“孕妇泰国坠崖案”当事人王暖暖(化名)与俞某冬的民事离婚案一审,在南京市秦淮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2025-09-26 13:55:00
中国银行郓城支行暖心服务助聋哑夫妇解保险难题
鲁网9月26日讯近日,一对行色匆匆的夫妇走进中国银行郓城支行营业部,手持手机向厅堂工作人员求助,称有笔交易流水对不上。工作人员发现二人是聋哑人后
2025-09-26 18:14:00
宁德8岁女孩含泪求手术:“妈妈,我要变漂亮,想和大家一起玩”
“你好丑,我不想跟你玩。”因为一双斜视的眼睛,宁德8岁女孩念念从小就成了小伙伴眼中“特殊”的存在。尤其是踏入小学后,同伴的排挤
2025-09-26 18:46:00
g260701.jpg
2025-09-26 07:31:00
260302.jpg
2025-09-26 0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