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来源:极目新闻极目新闻记者康旭阳
不敢说的话可以找人代说,不敢做的事可以找人代做……最近,各类“代服务”出现在网络平台。
极目新闻记者在网上看到,只需花费几元到几十元不等,提供对方的手机号、社交平台账号等信息,就能请人代道歉、代表白、代分手、代传话,有的商家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针对性方案,一对一定制“代服务”。
不过,“代服务”在给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让一些不法分子动起了歪脑筋,例如有人收费代骂、代打电话发短信“轰炸”,有的“代服务”还存在个人隐私信息泄露、欺诈等风险以及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等不良影响。
专家表示,“代服务”满足了部分人群的需求,为其提供了便捷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也要谨防“代服务”被滥用,建议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代服务”的范围和限制,同时加强对“代服务”提供者和平台的监管,以及对消费者的教育引导,确保相应行为合法合规。
各类“代服务”在网络流行
“专业团队解忧解气”“一对一专业代聊”“匿名帮忙办事”“不方便的话我替您说”……在电商平台、二手交易平台搜索“代传话”“代联系”等关键词,各式各样的“代服务”出现在手机页面。
某平台上发布的“代服务”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这类服务一般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根据代办事情的难易程度来定价,有的代办商家还可根据顾客需求提供针对性方案,一对一定制“代服务”。
在二手平台上,一则“代服务”信息显示,可接单各种代打电话、代发短信服务,包括但不限于代表白、代分手、代道歉、代发祝福、找前任复合、匿名传话等,下单人只需提供想要传递的信息,以及传递信息的时间、地点、人物、传递对象联系方式,只要不触及法律法规、道德底线,能做到的都可帮忙代办。
“有的人羞于表达,比如不好意思表白、不敢打探消息,或想自己说又怕被拒绝、被误会、惹上麻烦等,就会花钱请‘嘴替’帮忙代办。但出于安全考虑,只接单打电话、留言、发短信等线上代办,不提供线下代办服务。”一位“代服务”提供者介绍,代办过程中会全程录音或截图,事情完成后发布给下单者验收。
也有商家不直接代办,而是帮助双方建立联系。
极目新闻记者点进电商平台上一家提供“代联系”服务的商家,店铺主页有7个商品链接均写着“情侣吵架被对方拉黑,快速代建立联系”。店铺客服称,只需要提供通话双方的手机号,就会生成一个虚拟号帮助拨通对方的电话,虚拟号为临时号码,分为48小时、72小时、15天等不同时效,价格在4.8元至16元不等。时效过后就会自动注销为空号,如在有效期内再次被对方拉黑,只能重新下单生成其他虚拟号再次联系。
有人代整蛊、代出气
五花八门的“代服务”中也存在一些违背社会道德、法律法规的灰色领域。
极目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代骂”“代轰炸”等在网络上也大量存在。由于平台监管原因,一些职业“代骂人”则避开关键词,用隐晦词汇发布信息,并引导顾客脱离平台进行交流、交易,以躲避平台的监管。
某平台上一个“帮忙做事解忧解气”的商家主页显示“因产品话题敏感,平台聊天不回复,详细需加微信咨询”。记者根据提示加了该商家微信,其随即发来了一张“价格表”,并表示“不提供骂人服务,可以帮忙‘轰炸’对方”。
商家发来的价格表
价格表上显示,短信“轰炸”价格为“1小时10元,1天30元,1周60元,1月120元,每分钟可发送60条左右”;电话“轰炸”价格为“1小时20元,1天50元,1周110元,1月160元,每分钟可拨打6个左右”;短信加电话套餐价格为“2小时30元,1天60元,1周130元,1月240元”。
上述商家表示,不接受定制内容,短信内容为验证码,电话则是拨通响铃后就挂掉,不用担心被对方拉黑了信息发不进去、电话打不进去等问题,因为进行“轰炸”的都是不同号码。记者询问其“这样做是否有风险?”对方则回复“不用怕。”
随后记者又私聊了某平台一家“整蛊业务”商家,对方回复了一个微信号后,随即下架了商品链接。
某平台上的“代骂人”信息
部分“代服务”违法违规
各类“代服务”是否合规合法?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表示,“代服务”可以认定为个人之间的劳务关系,基于双方自愿,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的情况下都是合法有效的,但提供服务和接受服务的一方应当把握必要的尺度,否则可能涉及民事侵权,情节严重的会被治安处罚或者追究刑事责任。
“‘代服务’是否合情合规合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付建表示,如果部分网友法律意识淡薄,委托他人服务的事项可能存在侵权或者违法情形,需承担法律责任,例如服务提供者代骂人、代恐吓等行为显然是违反法律的。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已有“代骂”服务提供者被警方依法行政拘留。
据公开信息,8月初,在互联网某平台内多条提供“代骂”服务的留言引起了长沙市公安局雨花分局网安大队的注意,该发布留言网民真实身份为李某东(男,22岁),在网络平台上替他人提供骂人服务,公然网暴侮辱他人,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自2022年10月至今,李某东以100元一天的价格帮助客户在指定社交平台上对不特定人进行网络言语辱骂,非法获利近万元。
“代服务”市场需引导规范
“‘代服务’的出现是由于社会需求的增加和个人时间资源的有限性,以及场景的多元化所致。”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表示,人们生活压力增加、生活节奏变快,也使得需要将某些任务交给他人代办成为可能。
时评人解筱文也认为,“代服务”的出现,为那些无法或不敢亲自表达自己的需求、观点、情感的人,提供了便利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但法律人士也提醒,在享受“代服务”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需要警惕其存在的隐患。例如,提供个人信息可能会导致隐私泄露、不法分子借此进行欺诈以及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等违法行为和不良影响。
因此,“代服务”市场需要进行引导和规范。
“规范‘代服务’市场需要法律、监管和教育等多方面的综合措施,以确保其合法性和公正性。”付建表示。
首先,需要建立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代服务”的范围和限制,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其次,需要加强对“代服务”平台的监管,确保平台上提供的服务符合法律规定,不涉及违法行为。同时,也需要对从事“代服务”的个人或机构进行监管,确保其行为合法合规。此外,还需要加强对消费者的教育和引导,提高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避免滥用“代服务”。
(来源:极目新闻)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31 20: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