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女子掐走雇主家2枝兰花被判3年,量刑是否合理?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5-24 15:33:00 来源:海报新闻

5月22日,河南桐柏县的金某在网络上发帖称,妻子在当地雇主家打临工时,掐走两枝兰花叶,被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帖子迅速引发了广泛关注,网友热议焦点集中在了此量刑是否合理。

女子掐走雇主家2枝兰花被判3年,量刑是否合理?

家属赔偿8万后获得谅解 农妇被判三缓四

2019年4月25日,金某、夏某夫妻在桐柏县村民汪某家施工,趁人不备,妻子夏某从汪某家三楼的两盆兰花中各折走了一枝,后带回家种植。几天后这两枝兰花不仅没种活,当地公安民警还以夏某涉嫌盗窃为由,找上门来并要求夏某到派出所接受进一步调查。经鉴定,被盗的两苗兰花,一苗为惠兰绿帽大丝草,一苗为惠兰丝草中透红花。经桐柏县价格认定中心认定,两苗总价格7万元。而汪某则声称两盆兰花其是以十几万买回来的。因被盗的两苗兰花枯萎,夏某家属金某主动赔偿汪某8万元,汪某出具了谅解书,希望对夏某从轻处理。随后检察院以构成盗窃罪,且数额巨大,起诉夏女士。

2019年10月25日,桐柏县人民法院根据夏女士的主观恶意及其经济赔偿获谅解等悔罪表现,判决夏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5000元。2020年2月,夏某向桐柏县人民法院提出申诉后被驳回。2020年10月13日,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再次驳回夏某的申诉。

双方都指责对方与鉴定方“勾结”

金某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妻子夏某小学辍学几乎不识字,当时出于好奇从汪某家两盆兰花中各自掐走一株花茎带回家,“是因为无知才犯了错”。当地兰花协会鉴定其中一盆价值500元至1000元,另一盆兰花死亡无法鉴定。“县物价局定价是两盆一共7万元,我们赔偿了8万元获得谅解才判了缓刑。两次估价差距太大,我们不服。”

23日,兰花主人汪某则对媒体称,“我家里有两个花棚,里边几千盆兰花,这两盆是最贵的,摆放在不同位置,她恰好挑选来最贵的掐,我认为她是故意为之,并不是单纯的无知和好奇。”当地兰花协会的鉴定意见出具之后,他不认可,重新经过湖北、河南两地兰花协会、种植人士共同鉴定,桐柏县价格认定中心出具了7万元的鉴定结论,“考虑到金某夫妇是普通打工者,7万或20万对他们都是负担,在赔偿了8万元后我选择了谅解,他们最近在持续发帖,我很不理解。”

汪某和金某都指责对方与鉴定方“勾结”,出具了不符合实际的鉴定意见。双方均表示将继续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疑问。

女子掐走雇主家2枝兰花被判3年,量刑是否合理?

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兰花协会的意见是最真实的,这是成本价,是不是汪先生购买时就是被人坑了,而这个后果不能让夏女士来承担吧?”

“夏女士折走两枝兰花,造成了汪先生经济损失,不是属于故意毁坏公私财物么?丈夫赔偿就行了,且也得到汪先生谅解,怎么还判刑呢?”

夏某为非法占有,故意行为系盗窃

对此,头条号法律认证作者@娟姐看法这样解读:

从法律上讲,刑法施行的是主客观相一致的定罪原则。也就是说,区分行为人是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还是盗窃,主要是看其主观故意是什么。具体而言,如果行为人只是为了泄愤而故意搞破坏,那就构成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如果是为了非法占有,那则是构成盗窃。具体到本案中,夏女士折走兰花是为了拿回家中种植。即代表夏女士是为了非法占有,故其行为应当评价为盗窃,没有异议。

得到汪某谅解,为何夏某还被判三缓四?

盗窃是指行为人趁财物所有人不知情时,秘密将其财物据为己有的违法犯罪行为。至于如何区分是违法还是犯罪,司法解释是这样规定:盗窃2000-5000元以上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盗窃价值5-50万数额巨大的,处3-10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9条规定:盗窃他人公私财物的,处5-10日拘留,可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10-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物价局的鉴定报告价值7万元来处理此案,那么夏女士的行为确实构成犯罪,且3年有期徒刑已经是从轻处罚了。但如果按照兰花协会不足1000元的鉴定报告来处理,那只是违法行为。

最后,《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5条规定,被盗物品的数额,按照下列方法计算:(一)被盗物品的价格,应当以被盗物品价格的有效证明确定。对于不能确定的,应当区别情况,根据作案当时、当地的同类物品的价格,并按照下列核价方法,以人民币分别计算:4、农副产品,按农贸市场同类产品的中等价格计算。大牲畜、按交易市场同类同等大牲畜的中等价格计算。具体而言,如果汪先生有购买发票或转账记录等证据证明这两盆兰花的实际价值,那么就没有讨论的余地,应当以实际价值为准。如果汪先生不能提供,就应当根据上述司法解释进行核价。

无知和好奇并不能成为偷窃的理由,不管知不知晓被偷物品的价值,都不能掩盖其盗窃行为的本质。一旦伸手,未来就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26 14:45:5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30岁女子离婚后做保姆,与65岁雇主生下孩子,被雇主女儿赶出
...上司,分配什么样的工作,保姆执行就好了,很多保姆在雇主家连话都不会多说,更别提跟雇主有什么关系了,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保姆,不但跟雇主发生了关系,还生下了雇主的孩子。一、丈夫
2024-05-25 06:00:00
保洁人员调包雇主奢侈品价值达40余万元 上海警方发布安全提示
...市民也多了起来。而上海一名保洁阿姨上门后,却接连从雇主家实施盗窃行为,名表、首饰、美金等都没放过。1月26日,上游新闻(cnshangyou@163
2025-01-26 11:00:00
985毕业生在英国富人区做保姆:不会低人一等,像住在桃花源,每月省七千元房租
...追求的。在开始这份工作之前,我刚刚毕业,还没有搬进雇主家中。当时我处于一种迷茫的心态,不知道未来的规划。这份工作让我有一个居住的地方,减轻了经济压力,也让我对未来更有一些确定
2023-10-31 16:32:00
...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获悉,近日,一保姆网购假货调包了雇主家中手镯、手链、戒指、项链、手表等价值40余万元的奢侈品后变卖获利14万元,被上海警方跨省抓获。“这手表的镶钻是不是少了
2025-01-26 21:18:00
56岁当上住家保姆后,雇主女儿送了我一份礼物,我转身离开
...功取得上岗证,很快就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我的第一个雇主是一位独居的老教授,姓赵,今年已经64岁,与我有着相似的遭遇,老伴也刚刚离世。老赵身体尚且硬朗,虽然有些基础疾病如高血压
2024-03-15 09:39:00
阿姨拒绝62岁雇主的表白:有3条底线我不会越过,很快乐
56岁的张阿姨给62岁雇主当保姆,在雇主家干了半年,面对雇主突如其来的表白,她选择了很直白的拒绝,你们认为她做的对吗?讲述人:56岁的张阿姨张阿姨今年56岁,她在保姆这个行业干了
2024-05-20 16:34:00
38岁月嫂在雇主家死亡,留下多处伤痕,武汉警方:嫌疑人已被控制
...认殴打过她。现在在等尸检确定死亡原因。” 38岁月嫂雇主家死亡留下多处伤痕 公司称正等待尸检确定死因封面新闻注意到,多个家政从业者发布消息,称武汉一名38岁家政阿姨被雇主殴
2023-10-26 10:50:00
被雇佣的最后一天月嫂竟心生贪念将手伸向了雇主家的金饰近日翔安法院发布一起“金牌”月嫂盗窃案被告人蔡某在亲戚推荐下加入了一个家政服务网上聊天群,并花了1500元办理了月嫂证,成了某
2023-06-29 15:59:00
专职司机是个“贼”:调包雇主家10万元高档白酒
...重庆南岸铜元局派出所投案自首,如实供述自己多次盗窃雇主家中某知名品牌高档白酒的犯罪事实。经查,舒某利用专职司机身份便利,在2024年12月至2025年4月期间,先后7次通过假
2025-05-10 21:22: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组图】江苏建成“1+3”气象移动应急观测系统
移动应急观测车。中国网李智 摄中国网10月14日讯(记者李智)“高质量发展中国行·新时代的气象万千”网评引导活动正在江苏举行
2025-10-14 12:34:00
风湿免疫科“国家队”专家李玉慧:“京”心守护,为患者撑起免疫盾牌
鲁网10月14日讯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青岛医院北大知名专家门诊,总能看到从各地慕名而来的患者。他们中有不少人曾辗转多地求医
2025-10-14 12:33:00
惊险!农行员工“关键一扶”
鲁网10月14日讯近日,在农行沂水龙家圈支行上演了一场既紧张又温暖的救援。一名正在超级柜台办理业务的张女士突然身体一软
2025-10-14 12:3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陈莼)记者从市疾控中心了解到,为方便12-14岁适龄女生接种HPV疫苗,海沧区特开设集中接种专场
2025-10-14 08:34:00
龙口雨中“葡萄保卫战”:从直播间蔓延到街头巷尾的温暖接力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今秋,烟台龙口的葡萄园笼罩在连绵不断的阴雨里,成熟的葡萄果实难以采摘和售卖。日前,一位青年博主率先架起直播镜头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潘峰打耳洞有哪些风险,又该怎么规避?本期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医在身边”栏目邀请烟台山医院耳鼻喉科专家为市民详细科普
2025-10-14 08:36:0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孙淑玉 通讯员 胡又懿 刘姿麟“太感谢于主任了!我本来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没想到现在恢复得这么好!”近日
2025-10-14 08:37:00
今年国庆中秋假期,中国再次成为全球热门旅游目的地。在游览名胜、体验中华文化的同时,越来越多外籍游客将“中国购”列入行程重点
2025-10-14 09:28:00
2023年起,团上海市委启动“追光小屋”困境未成年人家庭居室微改造项目,帮助因父母失联、家人去世等情况导致家庭条件困难的青少年群体解决实际问题
2025-10-14 09:29:00
识破“甜蜜陷阱”,防范电信诈骗——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开展网络电信诈骗防范教育活动
鲁网10月13日讯为提升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风险,近日,枣庄市市中区永安镇遗棠小学以“安全上网,远离诈骗”为主题
2025-10-14 09:29:00
阜阳一轿车行道违停摘柿子被处罚
大皖新闻讯 近日,阜阳市民反映称,一辆轿车在西湖大道上违停摘柿子,影响通行。10月13日,阜阳市交警部门有关人员告诉大皖新闻记者
2025-10-14 09:32:00
10月1日,《人民铁道报》一篇题为《告别“纸与墨”拥抱“数与智”》的报道引人关注。从2025年10月1日起,铁路客运全面使用电子发票
2025-10-14 09:57:00
今年9月,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关于中小学春秋假的表述,引发广泛关注,全国多地也在探索实施中小学春秋假
2025-10-14 10:47:00
国庆中秋假期,郑州一家只有三张桌子、13平方米的“人生的意义”小吃店突然在全网爆火,被网友们称为“最干净小吃店”。然而10月9日
2025-10-14 1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