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0-21 15:34: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古代的圣旨可不是一般的东西,能够拥有一道圣旨,那就了不得了。然而,陕西西安一老农竟然藏有9道圣旨,并且还借给博物馆展览,不巧的是被弄丢了2道圣旨,最后不得已对簿公堂。那么,老农的9道圣旨到底从何而来的呢,还有最后博物馆到底赔了多少钱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一探究竟!

临终托付

50多年前的一个夜晚,年过花甲之年的老农张安邦,把29岁的儿子张振华叫到堂屋的先祖的牌位旁,让他给祖先磕头。随后,他从内屋拿出一个古朴的木箱子,打开箱子后,发现有两个金字的牌匾和9道圣旨,两块牌匾上的楷书用金粉写成,一幅是“世泽堂”,另一幅是“机宜果断”。除此之外,还有数十幅字画。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两幅金粉牌匾由康熙皇帝赐予,9道圣旨里,雍正皇帝、嘉庆皇帝、道光皇帝的御旨各有2道,剩下3道是乾隆皇帝的御旨。据父亲张安邦讲述,在300多年前,张家的祖上都是做大官的,先是在明朝任职。后来,明朝灭亡后,张家的先祖就归顺了清朝,并立下了战功,做到了总兵。当时,张家人丁兴旺,人才层出不穷,多在朝廷任职,得到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皇帝的重用和褒奖,这些牌匾和圣旨都是张家先祖荣耀的体现。只是到了后来,张家逐渐没落,成了平民之家。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张安邦自知时日不多,才将这个埋藏已久的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张振华,并将这些东西交给他保管。据张安邦老人说,其实祖上留下的圣旨不止9道,应该是13道,其中4道在不翼而飞。据老人推测,应该是当年镇嵩军包围西安,有一支队伍在张家驻扎。当时,张家有宝的消息闹得沸沸扬扬的,镇嵩军对其虎视眈眈。当时,张安邦一看形势不对,赶紧转移宝贝,但在清点的时候,发现丢了4道。因此,老人怀疑是镇嵩军将其偷走了。老人为了将这些宝贝保护下来,费尽了心思,躲过了10年动荡,一直将这个秘密尘封起来。直到自己临终之时,才告诉了张振华。

不翼而飞

张振华在从父亲的口中得知了这个秘密之后,也是大吃一惊,为了将这些宝贝保护好,他一直都没有告诉任何人。一直到了90年代,社会风气变了,也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张振华认为这些东西可以对外展出,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自己的祖辈曾经是多么光荣。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于是乎,他就联系了西安当地的一家报社,将自己家有9道圣旨的事情宣扬了出去。这9道圣旨规格极高,都是五色圣旨,9道圣旨一道一道铺开,竟铺满了整个庭院。色彩绚丽艳若彩虹,映出满院霞光,金碧辉煌中透出一股富贵逼人之气!此消息已经报道,马上就引起了轰动。各地争相要一睹9道圣旨的壮观场面,先是在陕西省,后来又到各地展览。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2002年,张振华家的9道圣旨,两块牌匾和几十幅古代字画,被邀请到江苏省淮安市清晏园。为了保险起见,张振华与清晏园签订了协议,展出时间规定为两个月,清晏园要向张振华支付展出费和生活费共计14400元。除此之外,为了宝物的安全,明文规定:在展出期间,文物安全由双方共同负责,主要责任由清晏园承担。每天展览结束,展厅大门的开门和锁门都由张振华父子负责,并且,大门钥匙也由张振华父子保管,同时,清晏园会派值班人员协助父子二人看管文物。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这次展览本来非常顺利,每天都有数万人前来参观。然而,就在展览快要结束的时候,发生了意外,有2道圣旨不翼而飞。后来,经过调查发现,原来是张振华因为一时疏忽,在当天下午闭馆时,竟然忘记给展厅一楼西侧的偏门上锁,给了贼人可乘之机。

陕西老农藏9道圣旨,借给博物馆展览弄丢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事情发生后,张振华立刻报警了,但是案件一直没有告破。随后,张振华只能找到清晏园协商赔偿事宜。然而,清晏园拒不赔偿,认为是张振华的疏忽所致,他们不承担责任。张振华一气之下,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清晏园赔偿损失费40万元。2009年12月初,徐州圣旨博物馆给出估价结果:张振华被盗的两道圣旨为真品,每道价值不高于10万元。法院以此酌情估价18万元,认为张振华因为忘记锁门,存在明显过错,清晏园的值班人员因为失职,没能按时到班也要担负次要责任。所以,对圣旨失窃案,双方应负同等责任。清晏园应该赔偿50%的价值,也就是9万元。

结语

判决结果出来后,郑振华表示不服,仍然会继续寻找丢失的2道圣旨。对于这2道丢失的圣旨,有人认为是监守自盗,那么这个自盗的人是非常引人深思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0-21 20: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陕西老汉9道圣旨被博物馆借走,丢了2道,最后赔了多少钱
...纷纷前来,表示愿意出50万高价收购这些圣旨。更有无数博物馆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将圣旨借去展览。要知道,一次展览所得的收益是很可观的,如果不想将祖传文物卖出去,这就是最好的赚钱
2024-09-03 10:29:00
千余件珍宝亮相 讲述秦汉文明
这是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出的西汉彩绘陶骑兵俑(5月6日摄)。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中国主会场活动将在位于陕西西咸新区的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举办,“秦汉文明”系列展览将同时揭
2024-05-17 16:43:00
谁有家传9道圣旨,被博物馆借走后丢了2道
在古代中国,皇帝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这点想必大家都再清楚不过了。皇帝们为了方便传递指令,很多时候都会采取下达圣旨的方式,所以在当时圣旨有着非同小可的意义!当然,对于生活在今天的
2024-06-18 15:27:00
北京博物馆重修名宦乡贤碑
...同小学内的“府学石学府”改陈升级后变身为“府学石刻博物馆”,“古庠墨韵鲁壁重光”校藏明清碑刻展开幕,12通石碑为人们揭秘了该校前身顺天府学的历史。其中,重修名宦乡贤碑的碑文是
2023-05-20 09:44:00
1月16日,国家文物局、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2025年度“博物馆里读中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100个,其中20个展览项目获重点推介项目
2025-01-18 11:37:00
敦煌石窟艺术首次走进山东展览,城阳区博物馆这场特展获省级荣誉
李自强 青岛报道日前,第七届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结果出炉,城阳区博物馆《只此敦煌——敦煌石窟艺术特展》获第七届全省十佳陈列展览优秀合作奖,是青岛市唯一获奖的县区级博物馆
2024-04-18 11:11:00
观秦风汉韵  品文化盛宴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开馆——观秦风汉韵 品文化盛宴本报记者 张丹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04日 第 07 版)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汉馆展出
2024-06-04 04:37:00
当博物馆严管社会讲解入馆后,研学热下的网上讲解该不该管?
...目新闻 最近,前往西安旅游的文博爱好者吕容没有使用博物馆内的讲解设备,而是给手机连上耳机线,播放网上讲解视频:“有些讲解视频甚至连参观路线都安排好了,我只要跟着走就行了。”
2023-07-27 13:59:00
我省10家“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你来打卡
...卡延安红色家风馆 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 安康博物馆 日前,全国妇联决定命名香山革命纪念馆等28家场馆为“全国妇女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省补浪河女子民兵治沙连展览馆、
2023-09-23 00:40: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
名不虚传、个个千年!河南这些小镇入列→
大河网讯 (记者 刘瑞朝)武则天沐浴过的温泉镇,齐桓公光临过的召陵镇,以造纸业出名的纸店镇,唐代高僧玄奘故里缑氏镇……每一个地名
2025-09-19 21: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