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闽南日报
▱江惠春
进入年关,有一天突然发现道路两侧的行道树上挂着大红灯笼, 从街头到街尾,一摊接着一摊的摊位开始售卖春联,喜庆的气息铺满大街小巷,“年味”扑面而来。
母亲打电话跟我闲聊,说老家院子前的炮仗花开了,炮仗花一开,年就来了。我知道,母亲的心思又开始飘回老家了。老家院子的墙上种着一排炮仗花,每到过年前后便开满一串串橙红橙红的花朵,远远看去就如一串串鞭炮,年年开花,累累成串,盛时如火焰一般,看起来非常喜庆热闹。母亲不仅仅惦记着那些炮仗花,母亲还说,同村的叔伯家孩子已经自驾从西安返家准备过年,又说姨婆家的女儿也搬了新家,今年准备在新家过年了……言里言外,不外乎是想回老家过年的念想。
对背井离乡的人们来说,乡愁是一张小小的火车票,我们在铁路这头,家在铁路那头。每年的春节,数以亿计的人们都会返乡过年,形成了一股春运大潮。每次看到火车站候车厅密密麻麻的人流,我总会想起我也曾是这步履匆忙中的一员。那年外出学习,回来时恰逢年关在即,在火车站就开始归心似箭了。候车时连一个空位都找不到,地上满满的都是行李,有人就直接躺在行李上等车,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广播里一直播报走丢的孩子,还有找不到亲人的老人家,电话声,吵闹声,叫唤声……此起彼伏。检票时,场面一度混乱,然后一拨拨的人们上了车,马上又一拨拨的人们涌进来。车上依然拥挤不堪,密闭的车厢里压缩着各种各样的气味。车外的人眼巴巴地盯着显示屏上跳跃的绿色字幕,那是回家的指令,是前进的颜色。
回家过年是刻在人们骨子里的执着,不管今年过得好不好,不管回家的路程如何艰辛,春节到了都想着要回老家。《荷马史诗》中的英雄奥德修斯长年漂泊在外,历尽磨难和诱惑,正是回家的念头支撑着他,使他克服了一切磨难,抵御了一切诱惑。最后,当女神卡吕普索劝他永久留在她的小岛上时,他坚持道:“尊贵的女神,我深知我的老婆在你的光彩下只会黯然失色,你长生不老,她却注定要死。可是我仍然天天想家,想回到我的家。”从古至今,回家过年,已经是人们不能轻易磨灭的心灵需求。
其实我们想回老家过年的心和母亲是一样的,虽然很多人嘴上时不时念着说,过不过年,日子还不是一样的过。是的,日子是一样的过,我相信说那些话的人,心里也是期盼着团圆年。可能是因为生活在不一样的环境中,有人会有各种焦虑,或者小小的不如意而回不了家。这都是每个人或多或少会有的历程。小时候喜欢过年,因为小时候无忧无虑,过年可以放鞭炮,穿新衣,收压岁钱,长大后的我们,面对着社会杂务,压力接踵而来。曾经有位朋友就说,每年回老家过年,最大的烦忧事就是派发红包,老家的长辈,长辈家的孩子们,来来往往,一年到头就春节见个面,红包也是必不可少,好像没有发红包,就没有勇气回家过年。虽然朋友年年烦红包,却依旧年年回家认真准备若干红包,毕竟“年与红包”也是爱与烦忧共存的时刻。而爱,会战胜一切的烦忧,因为在派发红包的过程中,我们同时也是被“爱”包围,所以嘴上说着烦,却从没停下奔赴回家的脚步。
过年的日子一天天近了,看着母亲一袋袋地买着年货,心里突然升腾起一股兴奋与激动。很多的父母为了带孙子,远离老家跟着孩子住在城里,其实他们从小就扎根故土,在城市生活显得笨拙,显得格格不入,但他们也一直在努力跟随时代的节奏,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外出买菜学会使用微信支付,还会用微信发朋友圈发语音,慢慢熟稔城里的一切。可是只要一踏上老家的土地,他们马上又恢复到多年前的样子,左邻右舍都是熟人,可以大声说话,可以在门口晒着太阳喝茶唠嗑,没有网络才是他们真实的生活状态,一切想要的都触手可及,而屏幕里的虚拟是城里的生活所需,却不是他们的必需。我跟母亲说,过年了,就在炮仗花下好好拍下照,希望日子像炮仗花朵一样繁盛美丽,红红火火,永远散发着幸福的芬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2-09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