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今年以来,兰陵县神山镇积极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模式,以“1234工作法”即强化一个引领,建立两项机制,抓好三项举措,落实4步闭环工作,确保常态长效,持续改善村庄人居环境,不断刷新乡村颜值,提高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强化一个引领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网格化管理。全镇38个自然村根据各村实际共计划分为179个二级网格,平均每网格40-50户、每个配备2名网格员,网格下设街长、巷长,做到责任到人,网格长由村“两委”干部担任,街长、巷长优先由党员、公益岗人员担任。网格内设置公示责任牌,公布网格长、街长、巷长姓名及联系方式,同时公布微信二维码实现“码上就办”。群众对人居环境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诉求实现手机终端互联体现数字化智能化,共同关注提升环境卫生质量。通过村“两委”干部、党员带头清理村庄卫生,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带动群众,号召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从“干部做、群众看”转变为“干群一起干”,群策群力共同维护村庄卫生环境。
建立两项机制
全镇各村紧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脏、乱、差、污、堵、破”等难点堵点问题,以“户户干净、村村整洁”为目标,聚焦通村主干道沿线、房前屋后等重点区域、垃圾集中点等重点场所,明确行动目标、夯实责任。一方面是强化宣传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积极开展主题党日、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会上讲、微信转、贴标语”等方式,全方位、多角度地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切实提高村民的知晓度、参与度、自觉性,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提升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治理的主人翁意识,逐步实现由“要我治”到“我要治”的思想转变,使“保护村庄环境人人有责”的思想深入人心,激发了广大群众“收拾屋子、打扫院子、整治村子”的热情。另一方面是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全镇目前与镇内常住农户签订“门前三包”协议24300余份,明确责任区域,通过门前“三包”压实村民责任,引导广大村民养成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卫生的良好习惯。
抓好三项举措
明确包巷责任。发挥农村公益性岗位人员作用,建立公益性岗位人员包巷制度,公益性岗位人员包保巷道制度,负责清理、维护、监督巷道卫生,网格长定期检查巷道卫生,发现巷道卫生不达标,包巷人员履职不到位的情况,及时通报批评,形成人人有担子,巷巷有人管的良好氛围。
定期集中清理。通过设定村庄清洁日,召集村两委干部、党员、公益性岗位人员、群众等集中对村庄公共区域、沿路、沿河等区域集中开展清洁行动。
完善奖惩机制。通过修订村规民约,建立红黄榜,建立“积分制”制定积分评定细则,结合“红黄榜”评选,对房前屋后保持干净整洁的农户和街长、巷长实行积分管理每月评选卫生文明户、黄榜户、最美公益岗、美在农家示范户,设立“蒲公英超市”,每月一评比,通过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激励群众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
落实四步闭环确保常态长效
全镇目前通过“宣传引导—农户行动—干部监督—公开评比”闭环式工作四步法,完善建立一系列常态长效措施,推动整改由“短期清理”向“长效管护”转变,确保人居环境整治建管并行,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下一步,神山镇将聚焦党建“赋能”,以“党建+”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全面提升,聚焦重点区域和死角盲区,压紧落实责任,完善长效管护机制,多形式、多渠道宣传引导,持续激发广大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不断提升乡村“颜值”与“气质”,努力打造整洁舒适的美丽宜居环境。(通讯员 李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21 18: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