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提高农村养老金,为何势在必行?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5-03-04 10:09:00 来源:缘之心

作者| 朱昌俊

资深媒体评论员

农民养老金话题,这些年备受关注。关于提高农民养老金,各方共识已经在形成。比如,近两年政策层面就频频放风。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前不久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再次重申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社会层面的讨论,也非常热烈。如有来自学界、媒体界的声音就提出,要把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高到每月500元以上,个别专家甚至建议800元/月。这几年的全国两会,与之相关的话题也是热点。最近就有媒体报道,2025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有全国人大代表拟提交《提高农民养老金,以扩大内需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

可以说,从高层到学界再到民间,在提高农民养老金的问题上,已具备了相当的共识。

需要稍微解释的一点是,严格说,并不存一个专门的“农民养老金”的概念。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大体分为三类: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其中,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就是覆盖广大农民及部分城镇居民。因此可以理解,提高农民养老金,实际就是指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

提高农民养老金的话题,为何会在近几年明显升温?

首先,还是因为当前中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且老龄化速度持续加速,养老问题已成为最受社会关注的议题之一。

2023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数已经达到2.17亿,占比达到了总人口15.4%。其中,可能被忽视的一点是,农村的老龄化更显突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重为23.81%,同期城市的老龄化率只有15.82%,差距接近8个点。

再加上,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都相对滞后,抗老龄化风险的整体能力相对更低。由此,可以不夸张地说,养老问题的重点、难点,在农村。那么,作为养老议题中最关键的环节之一,养老金自然成为关注的焦点。

其次,农民养老金整体确实还处于“低水平”状态——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而言。

数据显示,尽管自2009年的55元到2024年的123元,由中央政府补贴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涨幅并不算低,但整体金额依然比较有限。即便算上地方补贴,目前差不多有一半左右的省份,农民能够拿到养老金仍在月均200元左右。

考虑到当前社会整体生活水平,这样的标准距离真正的“老有所养”,明显还有较大差距。一个可以参考的数据是,生活在乡村的老人,四成靠家庭供养,三分之一依赖劳动收入,而主要靠养老金的仅有一成。

横向比较,针对性加大对农民基础养老金的补贴,也有着巨大的挖潜空间。如根据学者聂日明的梳理,2021年城乡居民每月人均获财政补贴164元,企业职工为483元,机关事业人员为2211元,差距分别在3倍、13.5倍左右。所以,单从缩小农民与其他群体的养老金差距看,农民养老金的提升空间也还很大。

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都有着很强的现实必要性,且也能够带来可观的社会综合效益。这或也是它能够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的根本原因所在。

其一,即便抛开从工农、城乡“剪刀差”的角度来考虑“补偿”农民,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对于强化农村养老保障也有着很强的现实价值。

一个客观情况是,受人口分布、生活习惯、基础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农村养老,至少在未来相当长时间里,都将主要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也就是说,从养老场所到养老支出、人工照料等,家庭都将是绝对的主力。

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实际就是直接增加家庭的养老能力。这相比在其他方面的农村养老设施、公共服务的投入,更契合农村养老的现实需要,至少在优先排序上更值得重视。通俗说,多“发钱”对广大农民而言,依然是最实在的养老支持。

其二,正是因为基数较低,在财政同等投入情况下,优先增加城乡居民养老金,也具有更高的“性价比”,更能体现“花小钱办大事”的优势。

比如,同样是每个月增加几百元,对农民养老而言堪称是一种根本性的改观,对于提升养老保障力度和生活水平,都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放在职工和机关退休人员的退休金里,同样的资金带来的实际增益或就要小得多。

此外,还能释放多重社会正向效应。比如,有利于扩大内需,挖掘新的消费空间。事实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正是放在“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要求中。

再比如,近年来随着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持续提升,由此带来的参保负担问题也日益显现,甚至在一些农村已出现了参保积极性下降乃至“退保”现象。这种情况下,提高农民养老金水平,客观上有助于平衡农村家庭在医保缴费上的负担,间接助力医保可持续发展,也有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的基础支撑。

的确,包括养老金在内的社会保障体系,只能是发挥“兜底线、保基本”的作用。但有针对性提升作为“短板”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对于整体抬高社会保障体系的“底线”,具有标志性意义。

当前,中国已基本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此基础上,着力提高处于最薄弱环节的农民养老金,则是推动社会保障体系由“规模大”向“质量高”升级,无法绕开的关键性一步。由此,在增强国民对社保体系的认同感、甚至整体稳定社会预期等方面,都有着不可小觑的积极作用。

当然,提高农民养老金,理由很充分,各方的共识也基本形成了,但实际的财政承受能力,仍是无法回避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当前地方财政遭遇更大挑战的情况下,要如社会所期待的,显著提升农村养老金水平,央地责任如何划分、钱从哪来,愈发需要直面。这考验担当,也考验智慧。

但从国家层面的频频表态来看,提高农民养老金已显现出加速、加力的积极信号。去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月最低标准提高20元,迎来最大一次涨幅。今年即将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又将带来怎样的好消息,不妨拭目以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3-04 12: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60周岁的农民,如果一次性补交6万元,就可以每月领1000元吗?
...民大部分都有社保,到了一定年纪之后还能每个月都领到养老金。但这对于农民而言,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农民平日里的收入就比较少,就连养老金也是非常少的,根本无法满足养老需求。随着我
2024-05-20 10:45:00
...今,她正在为自己的养老问题发愁。“城里退休老人都有养老金,少的一个月也有几百元,我也应该早点买养老保险的,现在确实后悔了。”周萍告诉记者,自己的父母有4个子女轮流照顾,而到了
2024-07-12 07:57:00
月入养老金不足200元,农民工养老短板如何补上?
月入养老金不足200元,农民工养老短板如何补上?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但由于户籍制度改革滞后,进城务工的农民并不能直接转为城
2023-07-31 14:04:00
代表“新”声丨省人大代表赵化录:“提高农民养老金”让农民老有所依
本文转自:大河网大河网讯 “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是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民‘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问题,解除了农民养老的后顾之忧,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省
2023-01-16 14:46:00
1.农民养老金简史农民和养老金这两个词历来都是风马牛不相及。在我们的理解中,养老金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国家机关发放给国家工作人员的。第二层含义是年轻时交了钱年老时再领钱。一个
2025-03-10 10:07:00
农村养老院初现退院潮
...及乡镇的老人提供服务,月收费通常在2000元—5000元。因养老金很低,农村老人入住养老机构的费用基本来自子女的支持和自身的积蓄。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社区居家养老分会副会
2024-06-26 18:07:00
重磅新规,12月起实施,养老金将迎来三大利好,农民也将受益
来源:极目新闻导读:重磅新规,12月起实施,养老金将迎来三大利好,农民也将受益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我国目前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超过2.6亿。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养老也
2023-10-11 10:39:00
...加庞大。省人大代表陆盛彪认为,我省农民养老存在基础养老金待遇低,补贴力度不足等问题。此外,目前我省进入老年的农民很多都是少子或是独生子女,赡养能力不足。陆盛彪建议,将基础养老
2024-01-27 07:25:00
如果年满65岁,农民能退休领养老金,农村能否变成“香饽饽”
...劳动的主力。那么,如果年满65岁的农民可以退休,享受养老金,能否改变农村的现状,能否让农村释放出更大的活力?一旦农民享受养老金,能否让农村变成“香饽饽”?可以说,这些年农村的
2024-03-26 08:40: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赤水市两河口镇:民宿联营聚沙成塔 文旅融合快速出圈
多彩贵州网讯 近年来,赤水市两河口镇依托紧邻赤水丹霞旅游区·大瀑布景区的区位优势,通过盘活闲置房屋、整村联营等方式,推动镇域内民宿产业向特色化
2025-11-06 22:43:00
东南网11月6日讯 近日,三明市生态环境局依据有关规定,责令尤溪县荣福碳业有限公司限期(5日内)修复自动监测设备的湿度计
2025-11-06 14:00:00
超2200家赣企进博会组团“掘金”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陈春伟)黄浦江畔风正劲,“四叶草”中客如潮。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开幕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推进重点质量攻关项目153个、批复筹建省级技术标准创新基地15个、全省质量融资增信累计授信额度121
2025-11-06 06:46:00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王琴红)以前买地下车位,总怕“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以后南昌居民不用愁了!南昌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近日发布公告
2025-11-06 06:46:00
太重集团11月3日发布消息,太重承制的狮子洋通道项目散索鞍鞍头毛坯全部完成验收,即将进入加工装配阶段。狮子洋大桥剑指“五项世界第一”的双层悬索桥
2025-11-06 07:10:00
11月5日从省生态环境厅了解到,围绕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弄虚作假等六大重点,全省生态环境执法队伍将努力当好生态环境的“守护者”
2025-11-06 07:10:00
秋风起,澄澈蓝天下,金灿灿、红似火、绿如翠的树叶轻舞,秋季的太原,吸引着各地骑行爱好者打卡。前不久,经专家评审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评议
2025-11-06 07:10:00
为推进跨境法律服务,近日省司法厅发布香港、澳门律师事务所与内地律师事务所在山西省开展合伙联营工作的相关规定,为我省企业和群众提供高质量法律服务
2025-11-06 07:11:00
近日,省人民医院与山西大学体育学院“康复医学产教融合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在省人民医院揭牌,标志着双方在体医融合领域的战略合作迈入新阶段
2025-11-06 07:11:00
11月2日清晨8时,57岁的刘建国轻轻叩响杏花岭区独居老人李奶奶的家门。作为“窗帘行动”的志愿者,他每天的到访已成为建设北路北社区老人最安心的守望
2025-11-06 07:11:00
红叶季 “警”相随 太原公安多维守护景区安全
图为民警在龙山景区开展巡逻防控。金秋时节,太原龙山、崛围山进入最佳观赏期,吸引了大量市民游客前往登高赏秋,人们或漫步林间
2025-11-06 07:11:00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近日,市公安局、市法院、市检察院分别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并结合工作实际
2025-11-06 07:11:00
11月3日,市妇联携手市女企业家协会,走进定点帮扶村阳曲县六固村开展“消费帮扶 金秋行动”活动,帮助村民拓宽农产品销路
2025-11-06 07:11:00
最美“助攻”!南京高校志愿者为“苏超”热血守护
晓庄学院学子进行花球啦啦操彩排。 学校供图□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姜静 通讯员孙兴盛实习生黄佳琪11月1日晚,随着“苏超”冠军的诞生
2025-11-06 07: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