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战国初期,晋阳之战中韩魏最终反水,联合赵氏攻伐智氏,最终形成三家分晋的格局。
魏家的家主魏驹虽然能力不强,性格上也比较软弱,但是他为魏氏选择一个好继承人,即他的孙子魏文侯魏斯。
1.韩赵争锋
韩赵魏瓜分三家之后,赵氏和韩氏的位置比较好,所以两家都在向外扩张。
不久之后,韩国和赵国这两个祖上互相扶助的国家起了龌龊,都找到了魏国求助,希望联合起来攻打对方。
此时的魏国经过努力已经初步恢复稳定,魏文侯接到两家的求助后,并没有被两家提出瓜分对方的利益所诱惑,而是认为三家不能起战争。
魏文侯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魏国处在强国包围之中,不说三家之间的战争如何,晋国之外的国家有可能会趁火打劫。
另外魏国联合另外哪一家都不是好事,联合赵国消灭韩国,魏国也将不保,联合韩国消灭赵国,不说能不能灭掉,即使灭掉之后韩魏还会继续战争,那么就会错失发展机会。
于是魏文侯拒绝了两家的求助,并向两方述说了其中的利害关系,劝说两国放弃攻打对方。
韩赵两国接到魏文侯的拒绝消息之后,第一反应是很生气,后来知道魏文侯在两国之间进行说和,才明白魏文侯的用意,于是都来朝拜魏文侯。
魏文侯趁机劝说两家,晋国三家和平相处,这样可以将精力用在经营内部和攻略外部上,不然三国会错失良机。
事实也确实如此,三国都是从晋国的土地中分割出来的,一旦三家相互攻伐,自然就不敢轻易对外攻伐,最后只能沦为别人的盘中餐。
尽管最后没有结盟共进退,但是三国表示愿意维持和平,这为三国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不得不说魏文侯的政治能力是比他祖父强。
2.招揽人才
魏文侯劝说韩赵维持和平之后,也迫不及待地开始寻求魏国发展的道路。
瓜分晋国后的魏国地盘是一个狭长地带,并且被秦国、楚国、韩国和赵国包夹在中间,与齐国之间也不过隔着鲁国,如果魏国不强盛起来,很容易被灭掉。
另外魏国的内部也有很大隐患,因为晋国多年的权力斗争,很多士族由贵族直接变成一无所有的阶级,对魏国的治安和稳定造成很大影响。
魏文侯迫切想改变这种现状,所以对人才很是重视。魏文侯在位期间招贤纳士重视能力不重身份,先后重用翟璜、吴起、西门豹、乐羊、李悝等人。
其中翟璜是戎狄人,为魏文侯推荐了很多人才,后来被任命为宰相。西门豹我们应该很熟悉,河伯娶亲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他。
关键的是魏文侯任用李悝为相,开启了战国时代的第一次变法,对内实行“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的政策,并制定《法经》,作“尽地力之教”,行“平籴”法等政策,极大地增强了魏国国力。
然后就是任命吴起为将,并对军事制度改革,训练出战国三大有名兵种之一的魏武卒,扩张了魏国在秦国方向的疆域。
魏文侯还任命乐羊为将攻伐中山国,尽管中山国以乐羊的儿子性命为威胁,但是乐羊最终还是拿下了中山国。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吴起在来魏国之前曾母丧不奔丧,杀妻求将,还贪财好色,在国际上有着很糟糕的名声,但是魏文侯在知晓他的能力后还是信用他。
乐羊也是一样,他的儿子在中山国为将,魏文侯也能够对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以至于乐羊在面对这份信任时也不得不承认攻下中山国是魏文侯的功劳。
从这其中可以看出魏文侯对人才的重视,更重要的是他用人的手段,远远比他的儿子高明。
3.虚怀纳谏
如果说仅仅能够找来人才,用好人才算是一个不错的君主,但不能算是一个好君主,因为还差一个关键素质,那就是虚怀纳谏。
为什么这个素质这么重要,因为是人就会犯错,这时就需要有人来纠错。如果不能虚怀纳谏,那就会犯错,一个小错误可能就会断送很久的努力,比如智瑶。
乐羊灭掉中山国之后,魏文侯没有将此地封给有功之臣,而是封给了他的儿子魏击,因此下面的大臣对此不满。
有一次魏文侯邀请大臣们聚会,酒酣兴浓之际,魏文侯有感于这几年魏国的变化,于是就问大臣们自己这个君主做的怎么样。
君主这么问自然是想得到大家的吹捧,其他人都很有眼色对魏文侯一番称赞,只有任座站起来骂他,你将中山国不封给自己的弟弟,却封给自己的儿子,怎么算是仁君呢?
魏文侯的弟弟魏成子很有才能,为魏文侯推荐了很多人才作为他的老师,后来被李悝推荐为相。
魏文侯对任座的话很是生气,于是让人将任座弄出去。等到任座出去之后,翟璜告诉魏文侯您就是明君啊。
魏文侯以为他还在拍马屁,这还不够尴尬,于是就问他何以见得。
翟璜回道,圣人云:君明则臣直。现在任座能够如此直言,不正是说明您是一代明君吗?
魏文侯听到这话很高兴,也意识到翟璜在给自己台阶下,于是亲自出门将任座请了回来,奉为座上宾。
4.结束
魏文侯还对音乐颇有研究,有一次他和田子方一起听音乐时,本想以纠正乐官的错误获得称赞,却遭到了田子方的批评,魏文侯向田子方道歉,并虚心接纳他的意见。
因为魏文侯视田子方为师,所以不能和臣子劝君主相提并论,不过也能看出魏文侯的气度。
除了田子方之外,魏文侯还拜了卜子夏、段干木等人为师,向他们学习治国之道。
魏文侯一方面拜贤人为师加强自身修养,学习治国之道,另一方面招揽贤才对魏国进行发展改造,最终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最强大的国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08 14: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