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AI时代,面对死亡有了第二种选择?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4-02 09:55:00 来源:新黄河
AI时代,面对死亡有了第二种选择?

今年春节期间,罗佩玺瞒着妈妈用AI技术“复活”了外婆,她将妈妈现在的模样和外婆留下的老照片合成在一起。时隔60多年,妈妈和外婆终于又“见面”了,这是她送给妈妈的生日礼物。收到礼物后,妈妈的表情被罗佩玺用视频记录了下来,“她像孩子一样笑出了声,笑着笑着就哭了。她一定没有想到,技术已经发展到了这种程度。”

其实,将老照片修复、合成只是AI“复活”的初级形态。前段时间,几段AI“复活”逝去明星的视频引发关注,很多人才突然意识到,AI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让逝者“开口说话”的阶段,也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关于伦理、法律等问题的讨论。

事实上,借助AI技术表达对亲人的思念,目前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商业模式——有的利用AI技术让照片“动”起来,并模拟逝者的声音与家人进行实时对话;有的则在人活着的时候就为其生成数字人,通过反复训练使其更加“真实”,以求实现“数字永生”……

AI时代,我们已经拥有了面对死亡的第二种选择吗?

AI“复活”

罗佩玺回忆,前段时间妈妈的姐姐去世,整个家庭沉浸在悲伤的氛围中。追悼会上她偶然听到舅舅说起,外婆去世的时候妈妈只有3岁。那一刻,她决定送妈妈这样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后来,这张照片被装裱起来挂在了家里显眼的位置,每天都能看到,“填补了妈妈童年记忆的空白”。

罗佩玺之前是一名社交产品经理,这项技术对她来说并不复杂。她使用AI工具,先将外婆老照片修复上色,而后对外婆人像进行了变老处理,最后将妈妈的照片与其合成。罗佩玺说,“未来如果有与之类似但是更完善的技术,能够让逝者家人平缓度过失去亲人后的艰难时期,正确使用(这一技术)或许会是件好事。”

王涛是AI行业的从业者,去年12月份开始,他和好友免费帮有需要的人“复活”逝去的亲人。做这件事情源于一则求助信息,当时一位女士想用AI“复活”逝去的丈夫以弥补自己的遗憾。王涛他们帮到了她。

紧接着,很多人陆陆续续找到他们。其中,让王涛印象深刻的是一个中年男人,他想“复活”奶奶作为送给父亲的生日礼物。收到“复活”视频后,这个中年男人特地发来语音感谢:“80多岁的老父亲抱着视频翻来覆去看了一个晚上,一边看一边流泪,嘟囔着‘我有妈妈了’。”这让王涛和好友感触很深,就这样一直坚持做了两个多月。后来,有个好友提出希望将这一服务商业化,这让王涛无法接受。在他看来,“使用的算法和数据都是免费的,不应该通过这种形式赚钱”,所以就放弃了这件事情。

同样也是在去年,辞掉工作的阿亮开始从事AI“复活”逝去亲人的服务。让他没有想到的是,3个多月后,AI“复活”逝去明星的做法引发关注,阿亮所做的事情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阿亮觉得,“AI‘复活’逝去明星的做法,以粗鲁的形式博得了流量,但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名声。”

之后,很多网络平台为了规避风险,对AI“复活”相关内容进行了限流处理,阿亮也受到了影响,他发布的视频的点赞量从之前的三位数骤降到现在的一位数,有些视频甚至直接被屏蔽或删除,这让客户数量有了明显的回落。

“虚拟对话”

在网络平台相关话题的评论区,网友对AI“复活”逝去亲人的态度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有网友觉得,AI“复活”能够“给我们机会,把想说但没来得及说的话说出来,帮助我们放下执念”。也有网友对此持反对意见,“连逝去亲人的照片都不愿意面对,怎么会选择这种‘复活’呢?”

进入到这一行之前,阿亮做过市场调研,他发现“复活”逝者的需求确实存在,“但是当前的技术不一定能充分满足。”王涛觉得,“现在的效果还有明显破绽,比如声音有很多漏洞,对话也没那么丝滑”。

AI“复活”逝者需要提供比较清晰的照片和丰富的声音等素材,但目前阿亮接待的客户中,八成没有原始的声音文件,剩下的虽然有但是质量都不高。结合最近的争议,他开始逐渐调整业务思路,重点回归文字交流,而不把太多注意力放在声音和图像上。

前段时间,他在微信服务号上线了文字对话功能,只需要花几十秒钟回答几个问题,即可把AI“训练”得具备逝去亲人一定的性格特征,可和屏幕前的用户进行文字对话,并且是免费的。这一服务“目前使用人数接近2000,已经超过了付费客户数量”。

此前,很多人找到阿亮提出“复活”逝去亲人的需求,但是最终付费的人很少。后来他找到了一批低价的AI大模型资源,在此基础上搭建了“虚拟对话”功能。在没有大量宣传的情况下,陆陆续续有不少人开始使用。在阿亮看来,这个服务的设计很简陋,“也正因为足够简陋,很多人上手容易,又是在微信这样一个场景之下,大家会觉得特别真实。”

然而,“虚拟对话”使用的人数越来越多,风险也随之增大。比如目前这不到2000人的对话数据该如何保存、是否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阿亮说,这些数据实际是储存在微信平台方,他们只有检查的权限,其中的相关责任并没有明确的界定。为了规避掉这些问题,他的团队正在研发App,他希望未来这一服务更加自主可控,同时对话表现和安全措施能做得更好。

目前阿亮的团队不到10个人,基本都是AI行业的技术人员,大多为兼职。虽然整体处于亏损状态,获客成本高,实际付费人数也比较少,但他坚信,随着人们观念的变化以及当下很多有需求的年轻人成为主要用户,“这个事儿长期看肯定是赚钱的”。

“数字永生”

电影《流浪地球2》中,图恒宇将车祸去世女儿丫丫的意识存储并上传至数字世界,试图让女儿实现“数字永生”,这一剧情引发很大关注和讨论。“数字永生”其实是利用AI技术,通过分析和模拟个体数据,创造出一个能够在虚拟世界存在的数字化身份,从而实现人的“永生”。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AI技术还远未发展到这种地步,只能模拟人类的生命行为和关键特征。

刘骁奔正在做的创业项目就与“数字永生”有关。他出生于2000年,是这一创业团队负责人,同时也是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在读研究生。刘骁奔及其团队认为,“数字永生”未来会成为传统殡葬行业外,人类面对死亡的第二种选择。

他认为,“数字永生”分为“数据留存”和“数据演绎”两个过程。最近热议的“复活”逝者视频的生成过程,是典型的“数据演绎”。而“数据留存”则是收集一个人的生物数据(比如视频、音频等),并将其整理成可供AI加工的数据集。刘骁奔及其团队目前就专注于实现这两个过程,并且主张将“数据留存”这一环节面向在世者,通过访谈、音频采集和视频采集等形式,留存更多真实的数据,以方便开展后续的“数据演绎”工作,最终完成“数字永生”。

作为创业项目,刘骁奔团队目前有5个人,全部为在校生,项目已经孵化落地,学校给予了场地支持。“实现百万营收”是刘骁奔今年的目标,他觉得“有30%-50%的成功率”。

同样已经涉足这一领域的还有于浩,此前他在殡葬行业工作过四五年的时间,觉得传统殡葬行业更多的是提供物理设施服务,缺少文化传承和精神陪伴。“如今,AI技术为更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了载体。”后来他专注数字生命服务,其中就包括探索“AI+殡葬服务”相关业务。

2022年,在“中国肝脏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的追思会上,借助AI等技术手段,吴院士的虚拟影像与他生前的同事、学生们开启了一场“时空对话”,在场很多人红了眼眶。这一环节正是于浩负责策划执行的,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为吴院士完成“有温度的告别”。如今,数字礼葬已经成为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

数字人同样也是于浩公司的主营业务。和AI“复活”逝者不同的是,于浩接触更多的情况是,客户要求在生前就完成数字人的生成和训练工作。其中有希望为父母生成数字人的子女,也有主动要求生成数字人的五六十岁老人。他们希望通过不断的交互训练,让数字人更真实,从而成为延续生命的一种方式。

两三个月之前,于浩接触到一个客户,医生说她爸爸只能再活两年,她希望给爸爸生成一个数字人,“留住”爸爸开始逐渐衰退的记忆。于浩介绍,公司数字人的生成一般参考六个维度:形象、声音、表达方式、性格、知识库和记忆。其中,最后一步的“记忆复刻”是最有难度的,因为记忆上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要通过和数字人不断地交流才能实现。

隐私如何保护

刘骁奔团队的“种子客户”是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被“数字永生”的理念所触动,准备为父母打造数字生命。目前,刘骁奔他们已经对其父母开展了3个月的口述史访谈工作,未来还将一直持续下去。“当老人知道这个东西会留给下一辈时,态度还是很积极的”。但是从设想到现实,他们正在经历“数据隐私保护如何规范化”等各种挑战,刘骁奔希望有第三方对他们的工作进行监管。

在于浩公司的相关业务中,伦理和法律争议同样难以避免。于浩说,他们会尝试从两个方面规避风险:“首先生成数字人要经过本人授权,如果是逝者则需要得到直系亲属的授权;其次对相关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上传至云端,这一过程会寻求和相关政府部门合作。”

实际上,不管是AI“复活”还是“数字永生”,依托的都不是全新的技术。王涛长期关注AI技术的发展,他解释说,这些应用方向在2018年的时候就被“圈内人”反复提及,只是到了2022年,随着AI机器人成功拥有与人类全面对话的功能,这些应用方向才真正得以落地。

他对近期AI“复活”引发争议并不感到意外,“这方面目前处于灰色地带”。王涛说,技术的新应用一定会引发争议,争议越早出现越好,“只有这样,这一技术才能慢慢‘长大’。”

当然,所谓“长大”不能只是盲目的业务扩张,而是相关应用方向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北京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辉表示,根据2023年1月10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提供人脸、人声等生物识别信息编辑功能的,应当提示深度合成服务使用者依法告知被编辑的个人,并取得其单独同意”。因此使用深度合成服务时,需要取得被编辑个人的同意;如果被编辑人是死者,理应取得具备有义务保护死者肖像权益的亲属的同意。

此外,《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对“数据和技术管理”也作出了明确规范:深度合成服务提供者和技术支持者应当加强训练数据管理,采取必要措施保障训练数据安全;训练数据包含个人信息的,应当遵守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规定。

王辉律师表示,随着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大量个人数据被用于训练AI模型,以提高其准确性和效能。这些数据包括但不限于个人身份信息、位置数据、消费习惯甚至是生物识别信息。如果这些敏感数据被不当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隐私泄露,进而损害个人权益,甚至威胁到社会的公共安全。因此,要持续完善“数据隐私和保护”等相关法律。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阳建议:一方面开发商和使用者都应承担起责任,确保AI技术不会误导用户或影响人类情感;另一方面也要注意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相关服务中,AI需要处理大量个人敏感数据(如面部表情、语音语调甚至生理数据),以此分析用户的情感状态,这些数据一旦被滥用或泄露,会对用户的隐私造成严重威胁。

“AI+情感”可以吗

除了用户隐私如何保护,阿亮还会关注“虚拟对话”服务使用者的身心状态。在他看来,当下被广泛讨论的技术侵权、诈骗等问题都是有解的,可以依靠法律来实现约束。但是使用者的身心状态是难以把控和处理的,比如有些人因为思念逝去的亲人,会对这一功能产生沉迷,或者假如AI说错某句话,也可能会对使用者的心理产生影响。

“很多时候即使你做了规避措施,比如不能聊‘自杀’,但是用户可能还是会因为AI的某句话而受到伤害。”阿亮希望和研究机构合作,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魏冉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师,在她看来,AI“复活”逝者等技术的出现,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丧亲之痛,弥补一些未了的遗憾,尤其是没有机会与逝者郑重告别的遗憾,使用得当可以帮助生者更好地接受所爱之人的离世。

与此同时,魏冉也发现,相关技术有可能会成为哀伤过程的阻碍。她进一步解释说,有关人类面对死亡时所出现的心理反应,心理学界普遍认同“哀伤五阶段”,即否认、愤怒、讨价还价、沮丧和接受。其中的“讨价还价”阶段指的是,生者会因无法接受所爱之人的离去,而试图施加控制来改变情况。

“这就是生者会购买相关服务的阶段。当生者看到逝者的图像时,不仅可以缓解相思之苦,还会产生与死神对抗、控制了生死的错觉,这会让生者感受到强烈的控制感,并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但是,如果沉迷于这种控制感,也阻碍了哀伤过程的自然完成。也就是说,生者会卡在‘过去’,而无法真的向前走。”

沈阳教授发现当下AI技术应用存在两个明显相反的方向,一种是AI理性化发展路径,“拼命强调只是大语言模型”;另一种是AI情感化发展路径,“千方百计证明能够成为人的伴侣”。而AI“复活”和“数字永生”业务正是后者,通过“AI+情感”这种模式试图实现营收。

他说,未来要进行长期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研究,评估情感AI对人类行为、社会结构和心理健康的影响,确保技术发展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同时要发展包容性强、适应性广的算法模型,提升AI的情感认知准确性,使其能够学习并理解不同人群的情感表达方式。

那么,AI时代,“复活”或“数字永生”是否已经成为我们面对死亡的第二种选择?

百度公司研发的“文心一言”AI大模型给出的回答是:虽然AI“复活”或“数字永生”在技术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面对死亡的方式,但我们仍需要尊重生命的自然规律,同时深入思考和应对由此产生的伦理、哲学和社会挑战。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王涛、阿亮为化名)

来源:中国青年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02 12: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八届五次理事会暨电池护照工作推进会圆满召开
...东理工大学原校长张铁柱,监事长姚令春,以及来自宁德时代、比亚迪、风帆公司、骆驼集团、南孚电池、中银电池、欣旺达、亿纬锂能、天能集团、超威集团、双登集团、南都电源、蜂巢能源、孚
2024-04-24 17:30:00
乡村防溺水 电信在行动
...化产品及应用创新,优化乡村数字化治理模式,为实现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贡献电信力量。
2023-06-08 12:24:00
易华录党委书记、董事长林拥军带队前往山东移动青岛分公司交流
...各自能力优势,充分实现资源共享,有效协同,共同推动数字青岛建设发展。在数据存储方面,结合易华录蓝光存储核心技术和青岛移动全国领先的云计算数据中心资源,铸牢青岛市数据存储底座;
2023-06-19 10:51:00
“数智添翼 融启华章” 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峰会主论坛成功举办
...发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坚持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己任,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探索和创设匹配数字经济发展进程的产业数字金融新模式。从产业数字化和金融数字化相结合出发
2023-11-16 16:05:00
全国网络媒体龙江行|北大荒信息有限公司:做强农业“智慧大脑” 为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北大荒路径
...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数字引擎,引领中国智慧农业进入新时代。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涛 文/图
2024-06-17 22:30:00
华为mwc2023期间发布一系列技术解决方案
...理委员会主任汪涛发表了题为“持续创新,全面迈向5.5G时代”的主旨演讲,并提出了“全面迈向5.5G时代”的理念,并与运营商和行业合作伙伴共同探讨未来5至10年行业整体代际演变
2023-02-14 19:50:00
...江北水城”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笔,绘就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画卷。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生物育种等技术的深度应用,聊城农业的“科技故事”必将更加精彩。(文/王涛)责任编辑:吴晓慧
2025-04-24 17:22:00
...供了多种物流解决方案,如快递、仓储、运输等,为企业选择最优的物流服务提供了便利。电子商务降低了库存成本。传统供应链往往需要维护大量的库存,以应对市场波动和不确定性。此外,电子
2024-03-08 09:57:00
吉视传媒与吉林省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协议为起点,携手探索退役军人服务现代化新路径,为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注入“军民融合”新动能。此次战略合作是吉视传媒继与省农业科学院、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等单位合作后,在“数字
2025-05-12 15:20: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绝绝子”“芭比Q了”“你个双肩包”“你个老六”“你好唐人”“你个双肩包”“yyds”……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一些中小学生交流中习惯使用网梗
2025-11-05 07:56:00
华商网讯 11月4日,温州技师学院就“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一事,公开发布情况通报。情况通报称,针对近日网络上流传“平阳职专学生遭受殴打”的相关视频
2025-11-05 07:25:00
近年来,功能性饮料成了无数人熬夜加班、提神醒脑的“续命神器”,但如果把这“神器”当水喝,它可能变成把人送进重症监护室(ICU)的“毒药”
2025-11-05 07:26:00
当前,我国流感活动呈现上升趋势。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南方、北方省份检测到流感病毒阳性标本中,H3N2亚型占比均超过九成
2025-11-05 07:26:00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11月4日公布《成人健康体检项目推荐指引(2025年版)》,旨在进一步规范健康体检行为,维护受检者健康权益
2025-11-05 07:26:00
发布会上看河北 | 跳动的数字 满满的信心
11月3日“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河北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河北省统计局专场来了这场发布会聚焦 “十四五”时期河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数据成果每一组跳动的数字都带给我们满满的信心记 者丨方
2025-11-05 07:29:00
亳州男子翼装飞越埃及金字塔,用独特方式宣传家乡
大皖新闻讯 近日,一段翼装飞行者如雄鹰般翱翔在埃及金字塔上空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引发关注。这位以天空为画布、以勇气为笔墨的飞行者
2025-11-04 21:43:00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阳光洒过山间的侗寨,风吹过片片灰瓦溪水潺潺,宁静的山居等待被揭开面纱,露出文化的神秘。那是鼓楼纹案的玄奥,是传承至今的交响。为你展现历史的积淀来源 从江县融媒体
2025-11-04 23:19:00
中国网11月4日讯 据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6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内容如下:经国务院批准
2025-11-05 02:24:00
近日,南京大学仙林校区食堂以999元/只的价格上架帝王蟹,面向学生售卖,引发网络热议。今天早上(11月4日),南京大学发文回应
2025-11-05 03:55:00
校馆弦歌|一馆见校魂!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书写艺术传承与创新的篇章
坐落于吉林艺术学院红旗校区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馆,自2016年以来,便以专业实力与文化担当,成为吉林艺术领域的重要地标。这座总面积达2100平方米的艺术空间
2025-11-04 23:44:00
本报讯(记者王薇)“双十一”网络购物促销活动来临,为引导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规避购物陷阱和购物风险,昨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11-04 14:45:00
10月30日,88岁的罗官章在五峰牛庄乡安详离世。这个沉默奉献的共产党人,留给世人的是38.83元的银行卡余额,以及一生的无悔与坚守
2025-11-04 14:51:00
10月30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官章带着对大山的眷恋、对乡亲的牵挂,走完了88载人生历程。跨越49年的坚守,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生动诠释
2025-11-04 14:51:00
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亮相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
鲁网11月4日讯在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质量协会承办的第八届中国企业论坛品牌建设平行论坛上,中国联通多项品牌建设成果集中亮相
2025-11-04 15:05:00